基于D-InSAR技术和MAI技术加权获取巴姆三维地震同震形变场
本文关键词:基于D-InSAR技术和MAI技术加权获取巴姆三维地震同震形变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是传统的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与干涉技术结合的产物,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是对InSAR技术的一个扩展。它是一个极富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卫星对地观测技术,监测地表形变的精度可达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相对于传统的GPS技术、水准测量等形变测量的技术而言,D-InSAR技术具有覆盖广、分辨率高及地面垂直形变灵敏度高等优点。然而传统的D-InSAR技术只能得到地震区域在雷达视线方向的形变量,即竖直、东西、南北三个方向形变在雷达视线方向的投影。当地震发生时,不仅在竖直方向会有形变量,而且也会在水平方向也会存在较大的形变量,D-InSAR技术对其竖直方向监测精度最高而对南北向极不敏感。再者,仅仅通过升降轨两个观测数据还不能完成解算三维形变量的任务,必须借助其他技术和方法。 本文针对该问题介绍了一种监测轨道方向(又称方位向,近似于南北向)形变量的方法——多孔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MultipleAperture InSAR,MAI),以EnviSAT ASAR数据为例,该技术在监测南北方向具有较高的精度优势,这恰恰弥补了D-InSAR技术的不足。本文结合D-InSAR技术获取的视线方向形变量和MAI技术获取的方位向形变量,并采用等权法、抗差最小二乘法和形变图方差法三种不同的定权方法,解算出了2003年巴姆地震同震三维形变场。 为了对建立的三维形变场做精度评价,由于巴姆地区缺少GPS或者水准数据,,所以引入了地震学中计算地震同震三维形变的模型——Okada弹性半空间空间位错模型。本文以该模型计算的三维形变场作为真值,对SAR数据解算的三维形变场做精度评价。在加权过程中,抗差最小二乘法加权D-InSAR技术与MAI技术之间的权重比大多介于3.72~4:1之间;形变图方差法加权D-InSAR技术与MAI技术之间的权重比大多介于0.92~1000:1之间。结果发现加权后提高了东西方向的精度,从分米级提高到了厘米级,竖直方向仍保持厘米级,南北方向仍保持分米级;还提高了竖直方向和东西方向的平滑度。结果还表明三维形变中竖直方向和东西方向的是可靠的,南北方向的结果不可靠。
【关键词】:三维形变 同震形变 D-InSAR MAI技术 巴姆地震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225.1;P22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1章 引言11-19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7
- 1.2.1 D-InSAR 技术监测地震地表形变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2.2 MAI 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15
- 1.2.3 地震同震三维形变国内外研究现状15-17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7-18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18-19
- 第2章 D-InSAR 技术获取地震视线方向形变量19-38
- 2.1 二轨法 D-InSAR 监测地表变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9-21
- 2.2 二轨法 D-InSAR 数据处理流程21-34
- 2.2.1 图像配准22-24
- 2.2.2 去除平地效应和高程相位24-27
- 2.2.3 干涉图滤波27-28
- 2.2.4 相位解缠28-34
- 2.3 二轨法 D-InSAR 技术计算巴姆地区视线方向形变34-37
- 2.4 本章小结37-38
- 第3章 MAI 技术监测地震方位向方向形变量38-46
- 3.1 MAI 技术原理38-40
- 3.2 MAI 数据处理流程40-42
- 3.3 MAI 技术精度分析42-43
- 3.4 基于 MAI 技术解算巴姆地区升降轨方位向方向形变量43-45
- 3.5 本章小结45-46
- 第4章 Okada 弹性半空间空间位错模型46-57
- 4.1 Okada 弹性半空间空间位错模型理论概述46-54
- 4.1.1 Okada 点源模型47-51
- 4.1.2 Okada 有限面源模型51-54
- 4.2 基于 Okada 弹性半空间空间位错模型计算巴姆地震三位形变场54-56
- 4.3 本章小结56-57
- 第5章 结合 D-InSAR 数据与 MAI 数据建立巴姆地区三维形变场57-68
- 5.1 等权计算巴姆地区三维形变场57-59
- 5.2 不等权计算巴姆地区三维形变场59-60
- 5.2.1 采用抗差最小二乘法加权59-60
- 5.2.2 形变图方差定权法60
- 5.3 三维形变场与 Okada 弹性半空间空间位错模型的比较60-66
- 5.4 精度评价66-67
- 5.5 本章小结67-68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68-69
- 致谢69-70
- 参考文献70-76
- 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学武;胡波;莫玉娟;白蓉;;DInSAR技术监测玉树地震同震形变场的研究[J];测绘工程;2011年06期
2 罗海滨;何秀凤;刘焱雄;;利用DInSAR和GPS综合方法估计地表3维形变速率[J];测绘学报;2008年02期
3 刘峡;傅容珊;杨国华;孙东平;董运宏;韩月萍;;用GPS资料研究华北地区形变场和构造应力场[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6年03期
4 季灵运;许建东;;利用D-InSAR和AZO技术获取Bam地震同震三维形变场[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9年06期
5 孙建宝;梁芳;沈正康;徐锡伟;;汶川M_S8.0地震InSAR形变观测及初步分析[J];地震地质;2008年03期
6 单新建,柳稼航,马超;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同震形变场特征的初步分析[J];地震学报;2004年05期
7 胡俊;李志伟;朱建军;丁晓利;汪长城;冯光财;孙倩;;基于BFGS法融合InSAR和GPS技术监测地表三维形变[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1期
8 单新建,马瑾,柳稼航,宋晓宇,张桂芳,王长林;利用星载D-INSAR技术获取的地表形变场提取玛尼地震震源断层参数[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2年10期
9 王超,刘智,张红,单新建;张北-尚义地震同震形变场雷达差分干涉测量[J];科学通报;2000年23期
10 唐升峰;孙倩;胡俊;张震华;;基于PALSAR数据的2010年Darfield地震地表同震形变场提取[J];测绘;2011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D-InSAR技术和MAI技术加权获取巴姆三维地震同震形变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28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82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