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基于自然适宜性的重庆市人口分布格局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05 16:21

  本文关键词:基于自然适宜性的重庆市人口分布格局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以GIS为主要技术平台,采用移动窗口法,以250m×250m栅格为基本单元,通过选择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四项自然单因子,经加权综合构建了人居自然适宜性指数模型。采用1:5万重庆DEM数据进行重采样,获得每个网格单元空间大小为250m×250m的栅格数据,通过重采样后的DEM数据,利用Arc GIS10.1空间分析模块计算平均地形复杂度构建地形适宜性模型;选用重庆34个气象站点2000-2010年共11年的逐月均温数据,利用GIS技术,通过克里金插值,利用Arc GIS空间可视化技术,建立研究区气候适宜性空间模型;选用重庆34个气象站点2000-2010年共11年的逐月均降水数据,结合重庆市水文状况,构建水文指数模型;采用重庆市1:10万土地利用数据和2002-2011年旬NDVI数据,充分考虑重庆植被覆盖特征及各土地类型权重,构建土被适宜性指标体系,运用GIS空间可视化技术,建立土被适宜性空间模型;在各单因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加权构建了重庆人居适宜性指数模型,并对其进行测评。采用natural breaks(Jenks)方法,将样本的序列值分为五个等级,基于重庆市2004-2013年近10年的县域人口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各等级区域人口时序变化特征,构建人口演化特征模型,并在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基础上对重庆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半定量及定性描述分析各项自然单因子及其综合构建的人居自然适宜性与人口空间格局的相关性。各单因子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地形适宜度指数介于0.3-1之间,地形适宜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渝西及渝中地区,地形适宜度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渝东南的武隆县和石柱县、渝东北的城口县和巫溪县等山地地区,以及城市发展新区的南川区;气候适宜度指数介于0.2-0.9之间,气候条件最舒适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渝东及渝中地区,气候条件最不适宜的区域为渝东北的城口县和渝东南的酉阳县;水文适宜度介于0.03-0.8之间,渝东北和渝东南区域的水文适宜性明显高于主城及城市发展新区区域;土被适宜度指数介于0-1之间,土地覆被条件较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渝西、渝东地区及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部分区县,土地覆被条件相对较差的区域集中分布在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人居自然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人居环境自然适宜度指数介于0.25-0.83之间,整体适宜性较高,不适宜区域只针对本研究区域而言,为相对不适宜而非绝对不适宜。适宜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渝中和渝西地区,及渝东北的部分区县;渝东南的整体自然环境适宜性相对较差,渝东北的部分区县适宜性也相对较差。重庆市自然环境适宜性整体呈现出由渝东北地和渝东南地两大功能区向渝西城市发展新区逐渐升高的趋势。人口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表明:重庆市人口密度整体上呈现由渝中、渝东向渝东北及渝东南递减的趋势;受地形影响,人口分异及其显著。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及都市功能区的人口密度明显大于渝东北地区和渝东南地区的人口密度,且渝东北的人口密度大于渝东南。而重庆市人口密度最大区域主要集中于自然适宜度中值区域,自然适宜度最高和最低值区域的人口数量都相对较少。地形是控制重庆市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整体趋势是平行谷地、平坝人口密度高,山区人口密度低。2004-2013年,重庆市自然适宜性高度适宜区和中度适宜区人口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低度、临界及不适宜区区域的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且重庆市高度适宜区集中分布于都市功能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中度适宜区集中分布于渝西城市发展新区及渝东北地区,较少部分分布于渝中都市功能区;低度适宜区集中分布于渝东北及渝东南地区,少部分分布于城市发展新区;临界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不适宜区则全部集中在渝东北的城口县。重庆市人居环境适宜性分配面积相对均衡,人口分布相对集中,根据2004-2013年10年间的趋势分析,重庆市人口分布正朝着不均衡方向发展。人口重心位于主城九区之一的江北区境内,人居自然环境适宜性重心、地形适宜性重心、土被适宜性重心和气候适宜性重心位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长寿区境内,水文适宜性重心在渝东北的丰都县境内。人口密度重心与人居环境适宜性及其相关因子的偏移距离由小到大依次为气候、土被、地形、人居自然环境、水文。重庆市的人口偏移增长整体上呈不规则分布。人口正向增长主要分布在渝中地区,负向增长主要分布在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以及渝西的部分地区,且大多数区县的人口数量呈负方向增长。自然适宜度指数越高,人口增长越快,反之越慢。
【关键词】:自然适宜性 人口分布 GIS 重庆市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208;C924.2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13
  • 1 绪论13-23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3-14
  • 1.1.1 研究目的13-14
  • 1.1.2 研究意义14
  • 1.2 理论研究基础14-17
  • 1.2.1 人口分布等相关理论14-15
  • 1.2.2 人居环境相关理论15-17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7-20
  • 1.3.1 人口分布格局研究现状17-19
  • 1.3.2 重庆人口分布格局相关研究19-20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20-21
  • 1.4.1 研究内容20
  • 1.4.2 关键问题20-21
  • 1.4.3 研究方法21
  • 1.5 技术路线21-23
  • 2 研究区概况23-29
  • 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23
  • 2.2 地势地貌23-25
  • 2.3 气候25-26
  • 2.4 水文26
  • 2.5 植被类型26-27
  • 2.6 人口27-29
  • 3 数据与方法29-42
  • 3.1 基础数据29
  • 3.2 数据预处理29-30
  • 3.3 人居自然环境指数分析体系30-42
  • 3.3.1 地形适宜度30-33
  • 3.3.2 气候适宜度33-34
  • 3.3.3 水文适宜度34-36
  • 3.3.4 土被适宜度36-38
  • 3.3.5 自然环境适宜度38-42
  • 4 人居自然适宜性指数与人口分布42-60
  • 4.1 重庆市人居自然适宜性指数空间分布42-46
  • 4.1.1 重庆市人居指数整体分布42
  • 4.1.2 重庆市自然性指数评价42-46
  • 4.2 重庆市人口时序变化特征分析46-50
  • 4.2.1 总人口数量时序变化46
  • 4.2.2 高度适宜区人口时序变化46-47
  • 4.2.3 中度适宜区人口时序变化47-48
  • 4.2.4 低度适宜区人口时序变化48-49
  • 4.2.5 临界适宜区人口时序变化49
  • 4.2.6 不适宜区人口时序变化49-50
  • 4.3 重庆市人口空间分布50-60
  • 4.3.1 重庆功能区适宜度分级空间分布50-52
  • 4.3.2 人口密度空间分布52-53
  • 4.3.3 人口演化特征53-60
  • 5 结论与讨论60-64
  • 5.1 结论60-62
  • 5.2 创新与不足62-64
  • 参考文献64-68
  • 附录68-69
  • 致谢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河;袁卉;袁瑶南;;渝东北次增长极及其城乡统筹最优路径研究[J];国土资源导刊;2009年06期

2 冯维波;彭丽;;后发优势与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中亚;宋益富;陈云光;;开县健康教育的定位及运作方式探讨[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叶新昀;整合资源,助推渝东北旅游发展[N];重庆政协报;2011年

2 记者 杨永芹 实习生 黄依然;渝东北将新增两个连接四川的高速公路通道[N];重庆日报;2014年

3 本报报道组 执笔 张红梅 王翔 周芹 吴刚 陈维灯;“绿”+“特”,渝东北产业酝酿转型[N];重庆日报;2014年

4 记者 龙丹梅;渝东北最大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下月投用[N];重庆日报;2014年

5 罗静雯;渝东北地区要肩负历史重任 奋力开拓创新提速提档发展[N];重庆日报;2007年

6 罗静雯;市委市政府专题部署渝东北“一翼”发展战略[N];重庆日报;2007年

7 记者 高海言邋实习生 涂蔷;渝东北未来发展重点敲定[N];重庆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周季钢 胡顺涛 夏元 曾智 夏帆;“畅通重庆”助渝东北起飞[N];重庆日报;2009年

9 记者 李幸;渝东北旅游资源亟待全面整合[N];重庆日报;2010年

10 杨耀文 李红梅;重庆渝东北公司:助农增收1.3亿元[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海洋;渝东北地区中学体育教育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2 李阳东;渝东北人口承载力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3 谢晓议;基于自然适宜性的重庆市人口分布格局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自然适宜性的重庆市人口分布格局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87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b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