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格网DEM局地坡面凸凹性精度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17 03:45
DEM地表形态精度分析理论与方法的建立,对DEM数据的生产和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局地坡面形态的凸凹性角度,剖析规则格网DEM格网点位置、格网分辨率对DEM局地坡面凸凹性的影响,以期进一步完善和发展DEM质量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论文首先阐述了DEM局地坡面凸凹性的基本概念,研究建立了规则格网DEM的局地坡面凸凹性量化分析方法,并以黄土丘陵5、10、15、25、……、155 m DEM为例,采用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了局地坡面凸凹性随DEM格网点位置和格网分辨率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对于本研究中的1:5万DEM,10 m(跃变率≤0.3%)是其最佳的格网分辨率阈值,当DEM实际格网分辨率高于该阈值时,实际DEM与最佳格网分辨率DEM具有近乎相同的局地坡面凸凹性,主要在正地形与负地形的过渡区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坡面凸凹性变化;当DEM实际格网分辨率低于该阈值时,实际DEM的局地坡面凸凹性,会随着DEM格网点布设位置和DEM格网分辨率发生较大的不确定性变化。
【文章来源】: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年03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DEM局部坡面基本形态示意
式中:和TAXp分别为以地面点P为中心的局部坡面在DEM模拟地形表面和实际地形表面中局地凸凹性指标。TAXp通常可以采用实地采样法或基于更高分辨率DEM数据获取,获取时需要注意每次至少采样9个以上格网点,格网点的布置近似为3×3布局。本文重点分析DEM格网大小对地表形态精度的影响特征,因此直接以原始5 m DEM为参考真值计算出TAXp,据此分析10、15、25、35、…、155 m DEM地表形态精度的变化特征。式(2)计算结果的含义如表1所示。2.2.3 DEM局地坡面形态的精度指标
实验数据的制作过程为:(1)参照国家由地形图生产格网DEM的技术流程,首先基于矢量化的1:5万地形图中的等高线、高程点、水系等数据,采用ArcGIS 9.3中的“Create TIN from features”工具,生成实验样区初始TIN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DEM的黄土崾岘提取及其地形特征分析[J]. 薛凯凯,熊礼阳,祝士杰,汤国安.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12)
[2]新型格网DEM等高线生成技术与方法[J]. 王春,李虎,杨军生,杨灿灿.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5(02)
[3]DEM地形描述误差(Et)计算模型研究[J]. 王春,顾留碗,陶旸,刘玉婵.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4(05)
[4]DEM地形描述误差场量化分析研究[J]. 王春,汤国安,戴仕宝,江岭,王靖.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4(09)
[5]DEM地面形态重构方法的精度差异特征研究[J]. 王春,江岭,徐静,杨灿灿.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04)
[6]径向基函数算法中插值参数对DEM精度的影响[J]. 张锦明,游雄,万刚.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3(05)
[7]DEM快速构建的最小二乘配置法[J]. 陈传法,蔡乾广.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3(01)
[8]数字高程模型精度标准、质量理论和科学观念讨论[J]. 胡海,吴艳兰,胡鹏.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1(06)
[9]几种插值方法在微DEM构建中的应用[J]. 宋向阳,吴发启. 水土保持研究. 2010(05)
[10]格网DEM地形模拟的形态保真度研究[J]. 王春,刘学军,汤国安,陶旸.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9(02)
本文编号:2921352
【文章来源】: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年03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DEM局部坡面基本形态示意
式中:和TAXp分别为以地面点P为中心的局部坡面在DEM模拟地形表面和实际地形表面中局地凸凹性指标。TAXp通常可以采用实地采样法或基于更高分辨率DEM数据获取,获取时需要注意每次至少采样9个以上格网点,格网点的布置近似为3×3布局。本文重点分析DEM格网大小对地表形态精度的影响特征,因此直接以原始5 m DEM为参考真值计算出TAXp,据此分析10、15、25、35、…、155 m DEM地表形态精度的变化特征。式(2)计算结果的含义如表1所示。2.2.3 DEM局地坡面形态的精度指标
实验数据的制作过程为:(1)参照国家由地形图生产格网DEM的技术流程,首先基于矢量化的1:5万地形图中的等高线、高程点、水系等数据,采用ArcGIS 9.3中的“Create TIN from features”工具,生成实验样区初始TIN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DEM的黄土崾岘提取及其地形特征分析[J]. 薛凯凯,熊礼阳,祝士杰,汤国安.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12)
[2]新型格网DEM等高线生成技术与方法[J]. 王春,李虎,杨军生,杨灿灿.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5(02)
[3]DEM地形描述误差(Et)计算模型研究[J]. 王春,顾留碗,陶旸,刘玉婵.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4(05)
[4]DEM地形描述误差场量化分析研究[J]. 王春,汤国安,戴仕宝,江岭,王靖.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4(09)
[5]DEM地面形态重构方法的精度差异特征研究[J]. 王春,江岭,徐静,杨灿灿.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04)
[6]径向基函数算法中插值参数对DEM精度的影响[J]. 张锦明,游雄,万刚.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3(05)
[7]DEM快速构建的最小二乘配置法[J]. 陈传法,蔡乾广.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3(01)
[8]数字高程模型精度标准、质量理论和科学观念讨论[J]. 胡海,吴艳兰,胡鹏.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1(06)
[9]几种插值方法在微DEM构建中的应用[J]. 宋向阳,吴发启. 水土保持研究. 2010(05)
[10]格网DEM地形模拟的形态保真度研究[J]. 王春,刘学军,汤国安,陶旸.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9(02)
本文编号:2921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921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