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BDS组合导航定位性能模拟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1 03:1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上目前存在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美国GPS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和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为了满足更高要求的导航定位性能及精度的要求,将两种或多种卫星导航系统组合使用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应用方向。组合导航系统可以增加导航定位的观测量,提高定位性能,扩展更多的应用领域。基于此,本文采用卫星工具包(STK)对GPS系统和北斗系统分别进行单独系统与组合系统的模拟仿真、卫星链路分析、覆盖区域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中论述了GPS和北斗系统研究现状以及针对两个系统存在的差异分析了GPS和北斗系统之间的兼容性与互操作性,为二者的组合系统进行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其次,研究了GPS、北斗系统以及GPS和北斗二代组合定位的数学模型与算法,并给出了减弱测量误差的方法;再次,为比较各系统在赣州地区的导航性能,通过STK软件对GPS和北斗系统的仿真实验数据进行单独与组合系统的分析与精度评定。最后,通过分析GPS、北斗以及GPS与北斗组合导航系统在赣州地区的卫星可见性和DOP值,得出以下结论:在同等条件下,赣州地区目前北斗系统的卫星可见数比GPS系统少20...
【文章来源】: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1 GPS 系统组成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叫“海军卫星导航系统”,这个系S的前身,人们也称其为子午卫星系统。从1978年2月开始美国陆续发射轨道卫星,直到1993年6月整个系统计划完毕时一共发射了24颗卫星(2工作卫星和剩余3颗作为备用卫星),1995年4月开始GPS系统具备完全系行能力。该系统从开始研制到具备完全运行能力,共耗时22年,投资金100亿美元[1]。GPS系统的构成部分包含三个方面:空间部分是GPS卫星星座;地面部分系统;用户部分是GPS信号接收机。系统卫星空间星座是由高度为两万多道运行的21颗正常工作的卫星与3颗系统备用的卫星构成。运行的卫星轨是6个、卫星的轨道倾角550,运行周期11h58min[1]。GPS系统的卫星组成1所示。
务的形式去适应所运行的轨道与载荷的需要。这种混合的星座构成能够为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更多数量的可见卫星,可见的卫星数目越多,那么导航精度就会得到提高,就更加可以支持持续进行工作的导航仪器。图2.2显示的是北斗三种卫星运行轨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斗卫星信号实时单站电离层估计算法及性能分析[J]. 唐卫明,金蕾,徐坤.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4(11)
[2]北斗导航系统与GPS精密单点定位精度的对比分析[J]. 王阅兵,游新兆,金红林,陈涛,连尉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4(04)
[3]基于选权迭代法的GPS/北斗组合单点定位[J]. 何俊,袁小玲,刘万科. 测绘地理信息. 2014(04)
[4]北斗二代卫星厘米级相对定位[J]. 白征东,元荣,过静珺,王园. 测绘通报. 2014(07)
[5]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合单点定位模型及算法[J]. 黄丽霞. 电子科技. 2014(07)
[6]北斗定位系统与GPS系统特点对比总结[J]. 张敬伟.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07)
[7]北斗导航系统与全球定位导航系统(GPS)的比较及优势分析[J]. 李海军. 信息系统工程. 2014(06)
[8]北斗导航能否撼动GPS?[J]. 姚以镜. 中国测绘. 2014(03)
[9]电磁干扰对GPS/北斗设备授时精度的影响[J]. 焦海松,万安民,王博,李晓莉,李锋. 全球定位系统. 2013(06)
[10]北斗与GPS数据质量对比分析[J]. 潘林,蔡昌盛,戴吾蛟,高晓. 全球定位系统. 2013(02)
博士论文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密定位理论方法研究与实现[D]. 周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3
[2]GPS完善性增强研究[D]. 陈金平.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GPS/BD-DR组合导航系统优化设计与实现[D]. 肖辰彬.西南交通大学 2014
[2]GPS/BD双模接收机捕获跟踪算法研究及实现[D]. 徐晓波.西安科技大学 2013
[3]GPS/北斗定位解算算法的研究[D]. 雷静.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
[4]GPS/北斗授时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杨玉婷.重庆大学 2013
[5]北斗二代接收机基带信号处理算法研究[D]. 冯瑞.武汉理工大学 2013
[6]GNSS组合导航算法研究与实现[D]. 林啸.长沙理工大学 2013
[7]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算法研究和GDOP分析[D]. 赵彦青.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
[8]基于GPS/GLONASS组合定位算法研究[D]. 樊华.华东交通大学 2012
[9]北斗/GPS双模差分定位技术的研究及实现[D]. 刘琳.北京交通大学 2013
[10]北斗导航系统定位算法仿真研究[D]. 彭丛林.西南交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56883
【文章来源】: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1 GPS 系统组成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叫“海军卫星导航系统”,这个系S的前身,人们也称其为子午卫星系统。从1978年2月开始美国陆续发射轨道卫星,直到1993年6月整个系统计划完毕时一共发射了24颗卫星(2工作卫星和剩余3颗作为备用卫星),1995年4月开始GPS系统具备完全系行能力。该系统从开始研制到具备完全运行能力,共耗时22年,投资金100亿美元[1]。GPS系统的构成部分包含三个方面:空间部分是GPS卫星星座;地面部分系统;用户部分是GPS信号接收机。系统卫星空间星座是由高度为两万多道运行的21颗正常工作的卫星与3颗系统备用的卫星构成。运行的卫星轨是6个、卫星的轨道倾角550,运行周期11h58min[1]。GPS系统的卫星组成1所示。
务的形式去适应所运行的轨道与载荷的需要。这种混合的星座构成能够为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更多数量的可见卫星,可见的卫星数目越多,那么导航精度就会得到提高,就更加可以支持持续进行工作的导航仪器。图2.2显示的是北斗三种卫星运行轨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斗卫星信号实时单站电离层估计算法及性能分析[J]. 唐卫明,金蕾,徐坤.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4(11)
[2]北斗导航系统与GPS精密单点定位精度的对比分析[J]. 王阅兵,游新兆,金红林,陈涛,连尉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4(04)
[3]基于选权迭代法的GPS/北斗组合单点定位[J]. 何俊,袁小玲,刘万科. 测绘地理信息. 2014(04)
[4]北斗二代卫星厘米级相对定位[J]. 白征东,元荣,过静珺,王园. 测绘通报. 2014(07)
[5]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合单点定位模型及算法[J]. 黄丽霞. 电子科技. 2014(07)
[6]北斗定位系统与GPS系统特点对比总结[J]. 张敬伟.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07)
[7]北斗导航系统与全球定位导航系统(GPS)的比较及优势分析[J]. 李海军. 信息系统工程. 2014(06)
[8]北斗导航能否撼动GPS?[J]. 姚以镜. 中国测绘. 2014(03)
[9]电磁干扰对GPS/北斗设备授时精度的影响[J]. 焦海松,万安民,王博,李晓莉,李锋. 全球定位系统. 2013(06)
[10]北斗与GPS数据质量对比分析[J]. 潘林,蔡昌盛,戴吾蛟,高晓. 全球定位系统. 2013(02)
博士论文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密定位理论方法研究与实现[D]. 周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3
[2]GPS完善性增强研究[D]. 陈金平.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GPS/BD-DR组合导航系统优化设计与实现[D]. 肖辰彬.西南交通大学 2014
[2]GPS/BD双模接收机捕获跟踪算法研究及实现[D]. 徐晓波.西安科技大学 2013
[3]GPS/北斗定位解算算法的研究[D]. 雷静.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
[4]GPS/北斗授时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杨玉婷.重庆大学 2013
[5]北斗二代接收机基带信号处理算法研究[D]. 冯瑞.武汉理工大学 2013
[6]GNSS组合导航算法研究与实现[D]. 林啸.长沙理工大学 2013
[7]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算法研究和GDOP分析[D]. 赵彦青.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
[8]基于GPS/GLONASS组合定位算法研究[D]. 樊华.华东交通大学 2012
[9]北斗/GPS双模差分定位技术的研究及实现[D]. 刘琳.北京交通大学 2013
[10]北斗导航系统定位算法仿真研究[D]. 彭丛林.西南交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56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3056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