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BDS的Ⅱ/Ⅲ类陆基增强系统导航精度和完好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9 12:38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高速发展,客流量的增加,目前存在用于飞机进近着陆的仪表着陆系统(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ILS)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陆基增强系统(Ground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GBAS)是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推荐的新一代精密进近着陆系统,能够克服ILS的诸多弊端,对其的应用研究至关重要,而其精度和完好性是影响该系统所需导航性能(RNP)的关键参数。1.本文介绍了GBAS发展的背景和意义,总结了国内外发展现状。根据目前国内外相关机构和学者对GBAS精度和完好性方面的研究得出针对基于GPS/BDS的II/III类GBAS的精度和完好性的研究还不多见。2.介绍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GNSS)及其增强系统的组成和运行状况,随后主要阐述了全球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GPS/BDS)的时间和坐标系统,分析了它们之间的时间转换和坐标统一,并给出了GPS/BDS组合定位模型。3.分...
【文章来源】: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工作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全球导航卫星及其增强系统
2.1 卫星系统
2.1.1 美国的GPS系统
2.1.2 中国的BDS
2.1.3 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
2.1.4 欧洲的GALILEO系统
2.1.5 GPS/BDS坐标统一和时空转换
2.2 增强系统
2.2.1 星基增强系统(SBAS)
2.2.2 机载增强系统(ABAS)
2.2.3 陆基区域增强系统(GRAS)
2.2.4 陆基增强系统(GBAS)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BAS原理及误差分析
3.1 GBAS组成与原理
3.1.1 GBAS的组成
3.1.2 GBAS数据链
3.1.3 GBAS的消息内容
3.1.4 GBAS局域差分的思想
3.2 GBAS的性能参数
3.3 进近着陆要求
3.4 GBAS服务级别
3.5 GBAS误差分析
3.5.1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3.5.2 与传播途径有关的误差
3.5.3 与卫星接收机有关的误差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BAS精度与仿真
4.1 GBAS精度因子
4.2 GBAS精度增强
4.3 相关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GPS/BDS双星座下GBAS完好性及仿真
5.1 GPS/BDS组合导航模型
5.2 GBAS误差模型
5.2.1 spr_gnd的模型
5.2.2 spr_air的模型
5.2.3 对流层残留的误差模型
5.2.4 电离层残留的误差模型
5.3 GBAS完好性监测理论
5.3.1 GBAS完好性指标
5.3.2 GBAS保护级算法
5.4 相关仿真及结果分析
5.5 GBAS适航性能的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GPS/GLONASS/BDS三系统组合定位的定权方法[J]. 尚梦云,高晖,常青,徐勇,吴佳鹏,张佳培.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4(03)
[2]基于GPS的GBAS机载接收机完好性分析[J]. 孙淑光,刘亦石,聂玉琴. 计算机仿真. 2014(05)
[3]GPS/BDS空间可见性与GDOP分析[J]. 向才炳,边少锋,吴泽民. 海洋测绘. 2013(06)
[4]BDS与GPS、GLONASS多模融合导航定位时空统一[J]. 李鹤峰,党亚民,秘金钟,阳凡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3(04)
[5]GPS地基增强系统简介及其性能仿真验证[J]. 李康,巩冠峰,Roberto Sabatini. 电光与控制. 2013(08)
[6]GPS/BDS组合单点定位算法及结果分析[J]. 金彪,杨少文,刘万科. 海洋测绘. 2013(04)
[7]局域增强系统中VDB发射电台前向纠错编码技术研究与实验[J]. 梁思远,李斌. 现代导航. 2013(02)
[8]基于COMPASS的地基增强系统可用性分析[J]. 李斌,冯泽,原彬. 现代导航. 2012(06)
[9]卫星导航着陆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J]. 王党卫,李斌,原彬. 现代导航. 2012(05)
[10]基于时空系统统一的北斗与GPS融合定位[J]. 高星伟,过静珺,程鹏飞,陆明泉,丁志刚,秘金钟,成英燕,敖翔,祝会忠. 测绘学报. 2012(05)
博士论文
[1]陆基增强系统定位与完好性监测技术研究[D]. 李亮.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
[2]GNSS完备性监测方法、技术与应用[D]. 秘金钟.武汉大学 2010
[3]GNSS完好性增强理论与方法研究[D]. 牛飞.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低空环境下民用航空器精密进近算法研究[D]. 汪媛卿.上海交通大学 2012
[2]LAAS的地面站设计及其完善性的仿真研究[D]. 王玉明.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95784
【文章来源】: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工作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全球导航卫星及其增强系统
2.1 卫星系统
2.1.1 美国的GPS系统
2.1.2 中国的BDS
2.1.3 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
2.1.4 欧洲的GALILEO系统
2.1.5 GPS/BDS坐标统一和时空转换
2.2 增强系统
2.2.1 星基增强系统(SBAS)
2.2.2 机载增强系统(ABAS)
2.2.3 陆基区域增强系统(GRAS)
2.2.4 陆基增强系统(GBAS)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BAS原理及误差分析
3.1 GBAS组成与原理
3.1.1 GBAS的组成
3.1.2 GBAS数据链
3.1.3 GBAS的消息内容
3.1.4 GBAS局域差分的思想
3.2 GBAS的性能参数
3.3 进近着陆要求
3.4 GBAS服务级别
3.5 GBAS误差分析
3.5.1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3.5.2 与传播途径有关的误差
3.5.3 与卫星接收机有关的误差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BAS精度与仿真
4.1 GBAS精度因子
4.2 GBAS精度增强
4.3 相关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GPS/BDS双星座下GBAS完好性及仿真
5.1 GPS/BDS组合导航模型
5.2 GBAS误差模型
5.2.1 spr_gnd的模型
5.2.2 spr_air的模型
5.2.3 对流层残留的误差模型
5.2.4 电离层残留的误差模型
5.3 GBAS完好性监测理论
5.3.1 GBAS完好性指标
5.3.2 GBAS保护级算法
5.4 相关仿真及结果分析
5.5 GBAS适航性能的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GPS/GLONASS/BDS三系统组合定位的定权方法[J]. 尚梦云,高晖,常青,徐勇,吴佳鹏,张佳培.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4(03)
[2]基于GPS的GBAS机载接收机完好性分析[J]. 孙淑光,刘亦石,聂玉琴. 计算机仿真. 2014(05)
[3]GPS/BDS空间可见性与GDOP分析[J]. 向才炳,边少锋,吴泽民. 海洋测绘. 2013(06)
[4]BDS与GPS、GLONASS多模融合导航定位时空统一[J]. 李鹤峰,党亚民,秘金钟,阳凡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3(04)
[5]GPS地基增强系统简介及其性能仿真验证[J]. 李康,巩冠峰,Roberto Sabatini. 电光与控制. 2013(08)
[6]GPS/BDS组合单点定位算法及结果分析[J]. 金彪,杨少文,刘万科. 海洋测绘. 2013(04)
[7]局域增强系统中VDB发射电台前向纠错编码技术研究与实验[J]. 梁思远,李斌. 现代导航. 2013(02)
[8]基于COMPASS的地基增强系统可用性分析[J]. 李斌,冯泽,原彬. 现代导航. 2012(06)
[9]卫星导航着陆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J]. 王党卫,李斌,原彬. 现代导航. 2012(05)
[10]基于时空系统统一的北斗与GPS融合定位[J]. 高星伟,过静珺,程鹏飞,陆明泉,丁志刚,秘金钟,成英燕,敖翔,祝会忠. 测绘学报. 2012(05)
博士论文
[1]陆基增强系统定位与完好性监测技术研究[D]. 李亮.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
[2]GNSS完备性监测方法、技术与应用[D]. 秘金钟.武汉大学 2010
[3]GNSS完好性增强理论与方法研究[D]. 牛飞.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低空环境下民用航空器精密进近算法研究[D]. 汪媛卿.上海交通大学 2012
[2]LAAS的地面站设计及其完善性的仿真研究[D]. 王玉明.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95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3195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