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类典型区域常用DEM高程精度评价
发布时间:2021-06-01 00:13
探究常用的3种DEM在中国不同地貌区的误差分布特征,为3种DEM在不同研究区的应用提供支撑。选取中国5类典型区(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为研究区域,以ICESat/GLAS GLAH14点数据为参考高程,选取目前最常用的3种DEM数据,SRTM 1 Arc-Second Global(SRTMGL1),SRTM Version 4(SRTM V4),ASTER GDEM V2(ASTER V2)作为精度评价数据,结合地形要素和地表覆盖,对3种DEM在5类研究区域的高程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5类研究区中,总体上SRTMGL1数据精度优于SRTM V4和ASTER V2,其中以塔里木盆地3种DEM精度最高,云贵高原精度最低。(2)不同坡度区间内,SRTMGL1的数据精度皆高于ASTER V2和SRTM V4,平原地区(<10°),SRTM两类DEM精度相近,可互为补充,高植被覆盖、大坡度区域,SRTMGL1数据精度一般为最优,ASTER V2精度优于SRTM V4。(3)坡向对于3种DEM的影响较小,误差分布较均匀。(4) 3种DEM在耕地...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2020,27(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各研究区3种DEM中误差和坡度的关系
图1 各研究区3种DEM中误差和坡度的关系在黄土高原研究区,3种DEM均呈现对称分布。而在地势平坦的华北平原地区,SRTM V4和SRTMGL1精度随坡向分异性大致相似,在地势复杂的云贵高原研究区,3种DEM精度分异性大体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云贵高原的高密度植被覆盖导致DEM的精度均有所下降。在地势复杂而地表覆盖不高的青藏高原研究区,3种DEM分别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分异性,SRTM V4,ASTER V2和SRTMGL1分别在东南,西南,西北方向精度最低,并明显规律。随坡向的变化,3种DEM表现出高程测量偏离值分异特征,原因可能与卫星传感器在上升轨道和下降轨道的航向以及SRTM传感器雷达与地表的入射角度有关。
在对3种DEM的横向对比中可以发现,SRTM V4数据集随土地利用类型的精度变化,由高到低依次为:人造表面,耕地,未利用土地,水域,草地,林地。其中SRTMGL1与SRTM V4保持统一的精度变化趋势,但是SRTMGL1数据集整体精度高于SRTM V4。ASTER V2的精度随着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变化,中误差随着人造表面,未利用土地,水域,草地,耕地,林地而依次增大[17]。图4 各研究区3种DEM中误差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3类典型区SRTMGL1和SRTM V4精度对比分析[J]. 吴宇鑫,赵牡丹,高志远,刘婷.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4)
[2]青藏高原地区3种全球DEM精度对不同地形因子的响应[J]. 高志远,谢元礼,王宁练,蒋广鑫,周鹏. 水土保持通报. 2019(02)
[3]中国地区3″ SRTM高程误差特征[J]. 张泉,杨勤科,程洁,王春梅.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8(05)
[4]SRTM1 DEM与ASTER GDEM V2数据的对比分析[J]. 武文娇,章诗芳,赵尚民.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7(08)
[5]中国区域SRTM DEM与ASTER GDEM误差空间分布特征[J]. 胡加佩,关小荣,刘学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7(04)
[6]多准则约束的ICESat/GLAS高程控制点筛选[J]. 李国元,唐新明,张重阳,高小明,陈继溢. 遥感学报. 2017(01)
[7]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ASTER GDEM精度评价——以连云港为例[J]. 杨小艳,陈龙高,陈龙乾,李英奎,夏米诺.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6(02)
[8]DEM数据在黄土高原典型地貌区的误差分布[J]. 赵尚民,何维灿,王莉. 测绘科学. 2016(02)
[9]利用ICESAT/GLAS激光测高数据评估SRTM数据精度[J]. 艾建华. 测绘技术装备. 2015(02)
[10]典型山区SRTM3与ASTER GDEM数据精度对比分析——以青藏高原东麓深切河谷区为例[J]. 南希,李爱农,边金虎,张正健.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5(01)
本文编号:3209258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2020,27(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各研究区3种DEM中误差和坡度的关系
图1 各研究区3种DEM中误差和坡度的关系在黄土高原研究区,3种DEM均呈现对称分布。而在地势平坦的华北平原地区,SRTM V4和SRTMGL1精度随坡向分异性大致相似,在地势复杂的云贵高原研究区,3种DEM精度分异性大体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云贵高原的高密度植被覆盖导致DEM的精度均有所下降。在地势复杂而地表覆盖不高的青藏高原研究区,3种DEM分别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分异性,SRTM V4,ASTER V2和SRTMGL1分别在东南,西南,西北方向精度最低,并明显规律。随坡向的变化,3种DEM表现出高程测量偏离值分异特征,原因可能与卫星传感器在上升轨道和下降轨道的航向以及SRTM传感器雷达与地表的入射角度有关。
在对3种DEM的横向对比中可以发现,SRTM V4数据集随土地利用类型的精度变化,由高到低依次为:人造表面,耕地,未利用土地,水域,草地,林地。其中SRTMGL1与SRTM V4保持统一的精度变化趋势,但是SRTMGL1数据集整体精度高于SRTM V4。ASTER V2的精度随着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变化,中误差随着人造表面,未利用土地,水域,草地,耕地,林地而依次增大[17]。图4 各研究区3种DEM中误差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3类典型区SRTMGL1和SRTM V4精度对比分析[J]. 吴宇鑫,赵牡丹,高志远,刘婷.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4)
[2]青藏高原地区3种全球DEM精度对不同地形因子的响应[J]. 高志远,谢元礼,王宁练,蒋广鑫,周鹏. 水土保持通报. 2019(02)
[3]中国地区3″ SRTM高程误差特征[J]. 张泉,杨勤科,程洁,王春梅.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8(05)
[4]SRTM1 DEM与ASTER GDEM V2数据的对比分析[J]. 武文娇,章诗芳,赵尚民.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7(08)
[5]中国区域SRTM DEM与ASTER GDEM误差空间分布特征[J]. 胡加佩,关小荣,刘学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7(04)
[6]多准则约束的ICESat/GLAS高程控制点筛选[J]. 李国元,唐新明,张重阳,高小明,陈继溢. 遥感学报. 2017(01)
[7]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ASTER GDEM精度评价——以连云港为例[J]. 杨小艳,陈龙高,陈龙乾,李英奎,夏米诺.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6(02)
[8]DEM数据在黄土高原典型地貌区的误差分布[J]. 赵尚民,何维灿,王莉. 测绘科学. 2016(02)
[9]利用ICESAT/GLAS激光测高数据评估SRTM数据精度[J]. 艾建华. 测绘技术装备. 2015(02)
[10]典型山区SRTM3与ASTER GDEM数据精度对比分析——以青藏高原东麓深切河谷区为例[J]. 南希,李爱农,边金虎,张正健.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5(01)
本文编号:3209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3209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