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航空遥感地质调查技术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1-06-22 02:11
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定期化的系统地质调查工作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回顾了近40 a来基于航空遥感技术的三峡库区地质调查的发展与进展情况,简要介绍了陆续出现的航空遥感技术原理及其特点,对利用不同技术方法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梳理,肯定了航空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领域的重要作用,并对实践生产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展望了航空遥感技术在三峡库区地质调查中的应用前景。应用与研究成果表明,航空遥感技术通过其灵活高效、详实精准的优势,在三峡库区的灾害体识别、生态环境监测、资源勘查等地质调查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国土资源遥感. 2020,32(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基于三维模型的地质灾害调查应用
2009年3月,长江水利委员会采用ADS40数字航摄仪完成了三峡屏障区的1∶2 000比例尺航空遥感测绘工作。2018年,航遥中心使用ADS100型推扫式航空摄影仪,作业飞行10架次,获取了长寿至忠县段和巴东至秭归段长江两岸第一分水岭影像地面分辨率为0.3 m的航空遥感影像4 000 km2,完成了三峡库区新一轮航空遥感数据更新,为解决库区资源环境和基础地质问题提供了最新的遥感基础数据。以此次推扫式航空遥感影像制作的DOM和DEM为主要数据源,参考历史遥感数据和背景资料,通过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查明了三峡库区长寿—秭归段消落带岸坡岩质类型与分布,解译出水库蓄水后滑坡、崩塌、塌岸、泥石流等新发生的地质灾害221处,分析得出库岸地形变化模式。其中,秭归县消落带变形模式分布图如下(图2)所示。2.2 机载Li DAR
基于Li DAR生成的DEM开展对位于三峡库区库首至秭归县研究区的滑坡及不稳定斜坡空间分布识别与分析,该区地质灾害点平均分布频数为0.298个/km2,高出平均水平2倍以上,为库区最高[20]。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2.3 机载POS技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峡库区遥感三维立体仿真系统及其应用[J]. 王轶,张晓坤,童立强. 遥感信息. 2012(04)
[2]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滑坡灾害调查和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 刘圣伟,郭大海,陈伟涛,郑雄伟,王圣尧,李显巨. 中国地质. 2012(02)
[3]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新技术的应用[J]. 郭大海,吴立新,王建超,郑雄伟. 国土资源遥感. 2006(01)
[4]三峡水库DEM制作技术线路与方法[J]. 郑学东,谭德宝,张治中.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5(04)
博士论文
[1]三峡工程库水变动下堆积层滑坡成灾风险研究[D]. 赵瑞欣.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2]三峡库区涉水土质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技术研究[D]. 雷光宇.中国矿业大学 2009
[3]近地轻型数码航空摄影测量系统研究[D]. 段福洲.首都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41902
【文章来源】:国土资源遥感. 2020,32(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基于三维模型的地质灾害调查应用
2009年3月,长江水利委员会采用ADS40数字航摄仪完成了三峡屏障区的1∶2 000比例尺航空遥感测绘工作。2018年,航遥中心使用ADS100型推扫式航空摄影仪,作业飞行10架次,获取了长寿至忠县段和巴东至秭归段长江两岸第一分水岭影像地面分辨率为0.3 m的航空遥感影像4 000 km2,完成了三峡库区新一轮航空遥感数据更新,为解决库区资源环境和基础地质问题提供了最新的遥感基础数据。以此次推扫式航空遥感影像制作的DOM和DEM为主要数据源,参考历史遥感数据和背景资料,通过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查明了三峡库区长寿—秭归段消落带岸坡岩质类型与分布,解译出水库蓄水后滑坡、崩塌、塌岸、泥石流等新发生的地质灾害221处,分析得出库岸地形变化模式。其中,秭归县消落带变形模式分布图如下(图2)所示。2.2 机载Li DAR
基于Li DAR生成的DEM开展对位于三峡库区库首至秭归县研究区的滑坡及不稳定斜坡空间分布识别与分析,该区地质灾害点平均分布频数为0.298个/km2,高出平均水平2倍以上,为库区最高[20]。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2.3 机载POS技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峡库区遥感三维立体仿真系统及其应用[J]. 王轶,张晓坤,童立强. 遥感信息. 2012(04)
[2]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滑坡灾害调查和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 刘圣伟,郭大海,陈伟涛,郑雄伟,王圣尧,李显巨. 中国地质. 2012(02)
[3]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新技术的应用[J]. 郭大海,吴立新,王建超,郑雄伟. 国土资源遥感. 2006(01)
[4]三峡水库DEM制作技术线路与方法[J]. 郑学东,谭德宝,张治中.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5(04)
博士论文
[1]三峡工程库水变动下堆积层滑坡成灾风险研究[D]. 赵瑞欣.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2]三峡库区涉水土质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技术研究[D]. 雷光宇.中国矿业大学 2009
[3]近地轻型数码航空摄影测量系统研究[D]. 段福洲.首都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41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3241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