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GNSS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在中国大陆活动地块划分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06-25 18:03
  中国科学家提出了"中国大陆的强震受控于活动地块运动与变形"的科学假说,很好地解释了地震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区、分带现象。活动地块为形成于晚新生代、晚第四纪的强烈活动的地质构造,地块边界带的构造活动性最为强烈。以GNSS为代表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以其时空分辨率高、覆盖范围广、观测精度高等特点,被应用于现今的地壳形变监测。基于GNSS建立的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高空间分辨率的地壳运动速度场图像,清晰地揭示了中国大陆内部不同活动地块的不同运动与变形方式,以及地块相互作用的构造边界带的强烈变形。文中回顾了用于监测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的GNSS观测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提出了中国大陆GNSS运动速度场以稳定的华南地块为区域参考框架的优势,介绍了3种划分活动地块的方法以及检验地块是否具有刚性运动的判别方法。结合GNSS速度场的最新研究成果,阐述了具有刚性运动的华南、塔里木、鄂尔多斯、阿拉善和东北地块现今的运动特征,以及青藏高原、天山和华北平原地块的非刚性变形。在利用空间大地测量技术丰富和完善活动地块假说理论方面,不仅需要地块内部和边界带分布密集的GNSS观测网络,同时也要充分利用In SAR等其它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文章来源】:地震地质. 2020,42(02)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GNSS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在中国大陆活动地块划分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中国大陆及周边GNSS水平运动速度场(1999—2017年,相对于华南地块)

强震分布,中国大陆,地块,刚性


张培震等(2003)将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地区划分为6个I级地块区和22个Ⅱ级活动地块(图3)。随后,很多学者以此为基础模型,采用时空分辨率不断提高的GNSS速度场结果,愈来愈细致地揭示出中国大陆及周边活动地块的运动学特征(Shen et al.,2005;Meade,2007;Thatcher,2007;王敏,2008;Loveless et al.,2011;Wang et al.,2011;Zhang et al.,2013;李煜航等,2014;Wang et al.,2017;Wang et al.,2020)。总体而言,中国大陆的活动地块有的刚性较好,内部不发生构造变形和大地震,有的地块则刚性很差,内部发生明显的构造变形并伴随强震发生(张培震等,2013)。Wang等(2020)采用刚性和连续应变模型(式(5)),利用中国大陆的GNSS速度场拟合了东北、华北、华南、鄂尔多斯、阿拉善、塔里木和准噶尔地区的运动变形,结果表明这几个地区具有刚性地块运动特征,但地块内部的变形(10-9/a量级)也不可忽视(图4),而青藏高原和天山地区则具有明显的连续变形特征。

中国大陆,运动模型,刚性,地块


总体而言,中国大陆的活动地块有的刚性较好,内部不发生构造变形和大地震,有的地块则刚性很差,内部发生明显的构造变形并伴随强震发生(张培震等,2013)。Wang等(2020)采用刚性和连续应变模型(式(5)),利用中国大陆的GNSS速度场拟合了东北、华北、华南、鄂尔多斯、阿拉善、塔里木和准噶尔地区的运动变形,结果表明这几个地区具有刚性地块运动特征,但地块内部的变形(10-9/a量级)也不可忽视(图4),而青藏高原和天山地区则具有明显的连续变形特征。4.1 刚性活动地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PS数据的海原-六盘山断裂带滑动速率亏损时空分布[J]. 郝明,李煜航,秦姗兰.  地震地质. 2017(03)
[2]青藏高原东缘中南部主要活动断裂滑动速率及其地震矩亏损[J]. 李煜航,郝明,季灵运,秦姗兰.  地球物理学报. 2014(04)
[3]中国大陆的活动断裂、地震灾害及其动力过程[J]. 张培震,邓起东,张竹琪,李海兵.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10)
[4]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与应用[J]. 甘卫军,李强,张锐,师宏波.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2(04)
[5]中国大陆构造变形高精度大密度GPS监测——现今速度场[J]. 李强,游新兆,杨少敏,杜瑞林,乔学军,邹蓉,王琪.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05)
[6]中国大陆现今构造作用的地块运动和连续变形耦合模型[J]. 张培震,甘卫军,沈正康,王敏.  地质学报. 2005(06)
[7]Contemporary velocity field of crustal movement of Chinese mainland from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measurements[J]. NIU Zhijun1,2, WANG Min3,4, SUN Hanrong2,3, SUN Jianzhong2, YOU Xinzhao2, GAN Weijun2,4, XUE Guijiang5, HAO Jinxin6, XIN Shaohua7, WANG Yongqing5, WANG Yongxiang6 & LI Bai8 1. School of Hydropow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uazhong Uni- 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2. National Earthquake Infrastructure Service, China Earthquake Ad- 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36, China; 3.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Science,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36, China; 4.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arthquake Dynamics,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29, China; 5. Bureau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Headquarters of General Staf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Beijing 100088, China; 6. Basic Science Bureau,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864, China; 7. Department of Land Surveying, State Bureau of Surveying and Map- ping, Beijing 100830, China; 8. Department of Monitoring Network,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 stration, Beijing 100081, China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Niu Zhiju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5(09)
[8]青藏高原及周边现今构造变形的运动学[J]. 张培震,沈正康,王敏,甘卫军.  地震地质. 2004(03)
[9]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的水平应变场[J]. 李延兴,李智,张静华,黄珹,朱文耀,王敏,郭良迁,张中伏,杨春花.  地球物理学报. 2004(02)
[10]中国大陆活动地块的运动与应变状态[J]. 李延兴,杨国华,李智,郭良迁,黄珹,朱文耀,符养,王琪,江在森,王敏.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本文编号:3249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3249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0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