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大陆亚寒带植被物候遥感监测及其与气候变化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5 05:28
欧亚大陆北部作为世界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在这个偏远地区上,地表物候成为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欧亚大陆亚寒带植被当前现状和其与气候响应的重要工具。本研究中运用了AVHHRR GIMMS NDVI3g最新一代数据集提取了研究区1982-2011年重要的四个物候参数,包括生长季开始时间(SOS)、生长季结束时间(EOS)、生长季长度(LOS)、生长季中期时间(MOS)。利用线性和Mann-Kendall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欧亚大陆亚寒带植被物候时空格局,并结合Climate Research Unit re-analysis(CRU)气候数据集,分析了物候参数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春季开始时间提前这与过去研究结果一致,但我们研究发现生长季开始时间(SOS)提前主要发生在研究区南部的混交林地区,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生长季结束时间出现了相反的趋势——在62°N以北针叶林地区生长季结束时间(EOS)提前,而以南混交林地区生长季结束时间在推迟。总体上,在过去30年间5-10月气温持续上升。降水也呈现增加趋势,但是表现为破碎状空间格局分布。欧亚大陆亚寒带植被生长季开始时间...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第 2 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第 2 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范围如图 2-1。以地处欧亚大陆的亚寒带地区植物为研究对象,亚位于俄罗斯境内,横跨欧亚大陆北部中高纬地区。研究区西始东欧平原与,东至楚科奇半岛,南抵中国漠河县,北到北西伯利亚低地。南北纵跨带(50°-72°N),东西横跨 135 个经度(45°E-180°),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针,是俄罗斯重要的能源资源产地,对于全球生态安全和碳氮循环拥具有重
1141211234553expexp(,,,,,)txtxififxxtxtxgtxxxxxxx (公式 2-2)公式中 1x为 asymmetricalGaussian 函数分段的拐点位置,决定了独立时间变量t需要分段计算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2x、 3x和 4x、 5x分别为右段和左段高斯函数的基部宽度和陡峭度。Double Logistic (DL)滤波方法公式: 432112341exp11exp1(,,,,)xxtxxtg txxxx(公式 2-3)式中, 和 是分别确定左右两侧位置点, 和 为左右两侧点的变化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遥感和气象数据的蒙古高原1982~2013年植被动态变化分析[J]. 张韵婕,桂朝,刘庆生,刘高焕.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6(05)
[2]青藏高原植被物候监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马晓芳,陈思宇,邓婕,冯琦胜,黄晓东. 草业学报. 2016(01)
[3]祁连山区植被物候遥感监测与变化趋势[J]. 赵珍,贾文雄,张禹舜,刘亚荣,陈京华. 中国沙漠. 2015(05)
[4]基于遥感的黄土高原植被物候监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谢宝妮,秦占飞,王洋,常庆瑞.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5)
[5]环境星NDVI时间序列重构方法研究[J]. 李天祺,朱秀芳,潘耀忠,刘宪锋. 遥感信息. 2015(01)
[6]近十年中国东北森林植被物候遥感监测[J]. 侯学会,牛铮,高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02)
[7]1982-2006年欧亚大陆植被生长季开始时间遥感监测分析[J]. 刘玲玲,刘良云,胡勇. 地理科学进展. 2012(11)
[8]近10年浙江植被物候的遥感监测及时空动态[J]. 何月,樊高峰,张小伟,高大伟,胡波. 中国农学通报. 2012(16)
[9]藏北高原植被物候时空动态变化的遥感监测研究[J]. 宋春桥,游松财,柯灵红,刘高焕,钟新科. 植物生态学报. 2011(08)
[10]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植被绿度期变化与降水关系研究[J]. 王植,刘世荣,周连第,郭志华,孙鹏森,李红. 中国农学通报. 2011(16)
博士论文
[1]阿帕拉契亚山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 赵建军.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长白山地森林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 李明.东北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甘南州草地植被覆盖度与物候期时空变化动态特征[D]. 马琳雅.兰州大学 2013
[2]1999-2006年石羊河流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 李娜.兰州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69819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第 2 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第 2 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范围如图 2-1。以地处欧亚大陆的亚寒带地区植物为研究对象,亚位于俄罗斯境内,横跨欧亚大陆北部中高纬地区。研究区西始东欧平原与,东至楚科奇半岛,南抵中国漠河县,北到北西伯利亚低地。南北纵跨带(50°-72°N),东西横跨 135 个经度(45°E-180°),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针,是俄罗斯重要的能源资源产地,对于全球生态安全和碳氮循环拥具有重
1141211234553expexp(,,,,,)txtxififxxtxtxgtxxxxxxx (公式 2-2)公式中 1x为 asymmetricalGaussian 函数分段的拐点位置,决定了独立时间变量t需要分段计算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2x、 3x和 4x、 5x分别为右段和左段高斯函数的基部宽度和陡峭度。Double Logistic (DL)滤波方法公式: 432112341exp11exp1(,,,,)xxtxxtg txxxx(公式 2-3)式中, 和 是分别确定左右两侧位置点, 和 为左右两侧点的变化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遥感和气象数据的蒙古高原1982~2013年植被动态变化分析[J]. 张韵婕,桂朝,刘庆生,刘高焕.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6(05)
[2]青藏高原植被物候监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马晓芳,陈思宇,邓婕,冯琦胜,黄晓东. 草业学报. 2016(01)
[3]祁连山区植被物候遥感监测与变化趋势[J]. 赵珍,贾文雄,张禹舜,刘亚荣,陈京华. 中国沙漠. 2015(05)
[4]基于遥感的黄土高原植被物候监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谢宝妮,秦占飞,王洋,常庆瑞.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5)
[5]环境星NDVI时间序列重构方法研究[J]. 李天祺,朱秀芳,潘耀忠,刘宪锋. 遥感信息. 2015(01)
[6]近十年中国东北森林植被物候遥感监测[J]. 侯学会,牛铮,高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02)
[7]1982-2006年欧亚大陆植被生长季开始时间遥感监测分析[J]. 刘玲玲,刘良云,胡勇. 地理科学进展. 2012(11)
[8]近10年浙江植被物候的遥感监测及时空动态[J]. 何月,樊高峰,张小伟,高大伟,胡波. 中国农学通报. 2012(16)
[9]藏北高原植被物候时空动态变化的遥感监测研究[J]. 宋春桥,游松财,柯灵红,刘高焕,钟新科. 植物生态学报. 2011(08)
[10]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植被绿度期变化与降水关系研究[J]. 王植,刘世荣,周连第,郭志华,孙鹏森,李红. 中国农学通报. 2011(16)
博士论文
[1]阿帕拉契亚山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 赵建军.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长白山地森林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 李明.东北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甘南州草地植被覆盖度与物候期时空变化动态特征[D]. 马琳雅.兰州大学 2013
[2]1999-2006年石羊河流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 李娜.兰州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69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3569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