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实时监测预警GIS云平台
发布时间:2022-01-17 18:30
针对现场存在的冲击地压实时准确监测预警和与防治措施之间缺乏互馈的难题,设计了基于Socket和WebServices技术的各类冲击地压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系统,提出了多参量预警前兆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据此建立了冲击地压危险的综合预警模型。为进一步实现预警结果与防治措施的互馈效应,在SuperMap GIS云服务技术支持下,设计了WEB端各种防治措施、监测预警结果的显示方式,形成了指导防冲措施设计与实施的互馈体系。在某矿的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可实时准确预警冲击地压危险,能够及时指导现场有效实施防冲卸压措施。
【文章来源】:煤矿安全. 2020,51(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冲击地压监测预警云平台架构
本系统充分考虑了多矿端、多设备、多类型数据的传输存储,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为了适应矿端各监测设备种类多,实现技术差异性大,数据存储分散等特点,所设计的数据传输端可以直接部署在终端,也可部署在局域网中的某1台终端上。冲击地压监测预警云平台嵌入了矿井的各类监测系统,以微震监测系统为例介绍程序设计思路。1)微震监测系统采集到新的矿震后,通过标波软件对矿震事件进行计算后按标准格式传输至云平台服务器,并存入该矿相应日期的文件夹下,若矿震事件能量值超过预警值,则云平台自动报警软件会向工作人员播报该矿震事件信息。
为评价各前兆指标的重要性,选用混淆矩阵法来动态计算各指标的预警效能权重,将各指标对冲击地压的预警结果写为混淆矩阵的标准形式。混淆矩阵如图3。图3中TP表示预警发生,实际发生;FP表示预警发生,实际未发生;FN表示预警不发生,实际发生;TN表示预警不发生,实际未发生。通过计算混淆矩阵中的F值来得到各前兆指标的权重值。各前兆指标权重wi可采用式(3)来确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冲击矿压风险智能判识与监测预警云平台[J]. 窦林名,王盛川,巩思园,蔡武,李小林. 煤炭学报. 2020(06)
[2]我国煤炭深部开采冲击地压特征、类型及分源防控技术[J]. 潘俊锋,齐庆新,刘少虹,王书文,马文涛,亢鑫超. 煤炭学报. 2020(01)
[3]我国煤矿冲击地压发展70年: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思考[J]. 齐庆新,李一哲,赵善坤,张宁博,郑伟钰,李海涛,李宏艳. 煤炭科学技术. 2019(09)
[4]煤矿冲击矿压动静载的“应力场–震动波场”监测预警技术[J]. 窦林名,姜耀东,曹安业,刘海顺,巩思园,蔡武,朱广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04)
[5]矿震冲击灾害远程在线预警平台[J]. 窦林名,巩思园,刘鹏,丁恩杰,华钢,何江,刘鹏. 煤炭科学技术. 2015(06)
[6]实时GIS时空数据模型[J]. 龚健雅,李小龙,吴华意. 测绘学报. 2014(03)
[7]提高煤矿微震定位精度的台网优化布置算法[J]. 巩思园,窦林名,马小平,牟宗龙,陆菜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01)
[8]微震监测冲击矿压技术成果及其展望[J]. 曹安业,窦林名,秦玉红,李志华. 煤矿开采. 2007(01)
[9]大规模深井开采微震监测系统站网布置优化[J]. 唐礼忠,杨承祥,潘长良.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10)
[10]微震监测技术在矿井岩层破裂监测中的应用[J]. 姜福兴. 岩土工程学报. 2002(02)
本文编号:3595228
【文章来源】:煤矿安全. 2020,51(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冲击地压监测预警云平台架构
本系统充分考虑了多矿端、多设备、多类型数据的传输存储,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为了适应矿端各监测设备种类多,实现技术差异性大,数据存储分散等特点,所设计的数据传输端可以直接部署在终端,也可部署在局域网中的某1台终端上。冲击地压监测预警云平台嵌入了矿井的各类监测系统,以微震监测系统为例介绍程序设计思路。1)微震监测系统采集到新的矿震后,通过标波软件对矿震事件进行计算后按标准格式传输至云平台服务器,并存入该矿相应日期的文件夹下,若矿震事件能量值超过预警值,则云平台自动报警软件会向工作人员播报该矿震事件信息。
为评价各前兆指标的重要性,选用混淆矩阵法来动态计算各指标的预警效能权重,将各指标对冲击地压的预警结果写为混淆矩阵的标准形式。混淆矩阵如图3。图3中TP表示预警发生,实际发生;FP表示预警发生,实际未发生;FN表示预警不发生,实际发生;TN表示预警不发生,实际未发生。通过计算混淆矩阵中的F值来得到各前兆指标的权重值。各前兆指标权重wi可采用式(3)来确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冲击矿压风险智能判识与监测预警云平台[J]. 窦林名,王盛川,巩思园,蔡武,李小林. 煤炭学报. 2020(06)
[2]我国煤炭深部开采冲击地压特征、类型及分源防控技术[J]. 潘俊锋,齐庆新,刘少虹,王书文,马文涛,亢鑫超. 煤炭学报. 2020(01)
[3]我国煤矿冲击地压发展70年: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思考[J]. 齐庆新,李一哲,赵善坤,张宁博,郑伟钰,李海涛,李宏艳. 煤炭科学技术. 2019(09)
[4]煤矿冲击矿压动静载的“应力场–震动波场”监测预警技术[J]. 窦林名,姜耀东,曹安业,刘海顺,巩思园,蔡武,朱广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04)
[5]矿震冲击灾害远程在线预警平台[J]. 窦林名,巩思园,刘鹏,丁恩杰,华钢,何江,刘鹏. 煤炭科学技术. 2015(06)
[6]实时GIS时空数据模型[J]. 龚健雅,李小龙,吴华意. 测绘学报. 2014(03)
[7]提高煤矿微震定位精度的台网优化布置算法[J]. 巩思园,窦林名,马小平,牟宗龙,陆菜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01)
[8]微震监测冲击矿压技术成果及其展望[J]. 曹安业,窦林名,秦玉红,李志华. 煤矿开采. 2007(01)
[9]大规模深井开采微震监测系统站网布置优化[J]. 唐礼忠,杨承祥,潘长良.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10)
[10]微震监测技术在矿井岩层破裂监测中的应用[J]. 姜福兴. 岩土工程学报. 2002(02)
本文编号:3595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3595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