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基于元数据动态获取的数据质量检查技术

发布时间:2017-05-18 22:08

  本文关键词:基于元数据动态获取的数据质量检查技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计算机技术及GIS行业的结合与发展催生了大量信息的产生,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快速定位和了解人们所需要的信息近年来在GIS行业内也备受关注。近来年元数据成为了快速了解数据情况的最通用方式之一。在GIS行业内,多数元数据都是在数据操作完成后进行整理归纳而生成,生成的元数据可以对数据进行概略描述,但记录内容不够深入。针对制图产品而言,一旦专题制图产品形成,其制图要素数据、制图数学基础和相关整饰要素信息等制图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无法保存到制图产品中,这给制图元数据的完整描述带来困难。因此,需要建立在制图过程中动态获取元数据的机制。本文基于拓展元数据内容和应用的研究目的提出了元数据动态生成的机制。不同于以往GIS制图软件所采用的制图完成后对元数据进行整合归纳的方式,本文提出了动态获取的概念。动态获取的优势在于可以灵活地将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实时更新到元数据中,丰富了元数据的深层信息,使操作过程在元数据中的展示更加生动。动态元数据在应用方面不仅可以用来快速了解数据概况,也可以利用其动态性对数据质量进行实时检查。这种机制弥补了目前的研究在针对制图过程的数据质量检查体系方面存在的不足。这种方式既拓展了元数据的内容和应用,也提高了数据质量检查的效率。本文主要完成以下几项研究工作:(1)采用XML技术为元数据定义结构。本文中设计的元数据结构符合国际标准,包含目前通用的元数据内容,并针对制图程序对元数据结构进行整合分类。设计了元数据动态获取流程,构建了元数据获取接口。(2)拓展了元数据的应用。提出了将动态获取到的元数据应用于数据质量检查系统的思想。设计了通过读取动态元数据进行数据质量检查的机制。(3)结合《遥感解译分系统》项目及其相关应用,根据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设计数据质量检查功能接口。结合蓬莱地区矿山监测数据进行测试,验证了基于元数据动态获取的数据质量检查体系的可行性,达到了项目中对于元数据内容和数据质量检查模块的要求。
【关键词】:元数据 动态获取 数据质量检查 制图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20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现状11-16
  • 1.2.1 元数据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2 数据质量检查研究现状14-15
  • 1.2.3 存在问题15-16
  • 1.3 研究目的16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16-17
  • 1.5 论文结构17-18
  • 第2章 元数据内容及动态获取机制18-35
  • 2.1 元数据概述18-20
  • 2.1.1 元数据内容18-19
  • 2.1.2 元数据格式19-20
  • 2.2 XML技术20-21
  • 2.2.1 XML概述20
  • 2.2.2 XML特点20-21
  • 2.3 用于制图系统的元数据结构设计21-27
  • 2.3.1 元数据总体结构设计22-23
  • 2.3.2 节点对应的元数据结构设计23-27
  • 2.4 元数据动态获取机制设计27-32
  • 2.4.1 整体流程设计28-29
  • 2.4.2 单层数据获取机制29-32
  • 2.5 元数据动态获取的数据质量检查机制32-35
  • 第3章 数据质量检查功能设计35-47
  • 3.1 数据质量检查概述35
  • 3.2 数据质量检查体系35-47
  • 3.2.1 文件命名检查37-40
  • 3.2.2 矢量数据检查40-43
  • 3.2.3 栅格数据检查43-45
  • 3.2.4 制图数据检查45-47
  • 第4章 元数据动态获取及数据质量检查接口设计47-55
  • 4.1 元数据动态获取的实现47-51
  • 4.1.1 元数据获取功能接口设计47-48
  • 4.1.2 接口详细说明48-51
  • 4.2 数据质量检查系统的实现51-55
  • 4.2.1 数据质量检查功能接口设计51-52
  • 4.2.2 接口详细说明52-55
  • 第5章 实际项目应用55-66
  • 5.1 成果元数据展示55-60
  • 5.2 数据质量检查成果展示60-66
  • 5.2.1 数据质量检查系统展示60-62
  • 5.2.2 检查报告62-66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66-68
  • 6.1 研究总结66-67
  • 6.2 不足与展望67-68
  • 致谢68-69
  • 参考文献69-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海燕,周顺平;空间元数据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2年09期

2 王继周,李成名,林宗坚;面向共享的空间元数据管理框架研究与设计[J];国土资源遥感;2003年03期

3 吴萍;许惠平;陈华根;;面向对象方法在元数据研究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1期

4 周成虎,李军;地球空间元数据研究[J];地球科学;2000年06期

5 袁平,韩景润,党海飞;空间元数据自动生成技术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05年01期

6 王星星;毕建涛;池天河;;基于元数据的语义识别搜索方法的研究与实现[J];测绘科学;2008年05期

7 曹彦荣,吴洪桥,毕建涛,黄裕霞,何建邦;国家资源与环境数据库元数据管理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2年02期

8 董燕,高建国,周新忠;空间元数据应用的技术探讨[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4年06期

9 辜寄蓉;苗放;王成善;;基于元数据的信息共享机制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6年01期

10 吴登生;陈志龙;卢景秀;陈远平;;科研管理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的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培翔;张铭;杨冬青;唐世渭;;数字化文档元数据的自动提取[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3年

2 陈胜鹏;邱文;;基于元数据的空间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整合的研究与实现[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万甜甜;刘强;董海良;;西南资源环境信息元数据研究[A];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白云;高国勇;;基于Web的城市地下管线元数据共享机制的研究[A];吉林省测绘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8年

5 殷宁欣;张卫平;张涛;;空间信息系统中的模型方法元数据标准研究[A];吉林省测绘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8年

6 韩先培;赵军;;基于Wikipedia的语义元数据生成[A];第四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7 王蜀安;张铭;王爱华;杨冬青;;构建基于OAI协议的可互操作数字图书馆元数据服务[A];第十九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2年

8 廖轶;黄磊;袁芳;;元数据在高校数据中心的应用探索[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徐佳沅;;规划信息数据库的元数据集成管理研究[A];广东省测绘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X;李心科;;基于可扩展数据清理框架的元数据的研究[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海学;基于语义标注的元数据自动构建及其相关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符海芳;网络地理信息组织和提取的研究及其在农业信息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3年

3 辜寄蓉;基于元数据的综合数据管理与信息共享[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4 徐昊;科技知识对象的语义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王霞;卫生统计调查元数据概念模型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静;基于元数据动态获取的数据质量检查技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李欣;交通物流信息平台元数据研究与应用[D];长安大学;2015年

3 高小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动态元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大学;2005年

4 贾强;基于元数据的可视化数据定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杨艳丽;元数据与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6 丁敬达;数字城市空间元数据服务系统构建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7 周震天;科技评价元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D];湖南大学;2010年

8 刘文博;水土保持元数据及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9 张兵建;基于XML的海洋信息元数据标准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李双斌;元数据在中国数字科技馆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元数据动态获取的数据质量检查技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7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377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a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