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长春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GIS的长春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建设用地是经济相对发达、人口相对集中的人类活动场所。节约集约用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百姓安康的重要前提,是缓解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引导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和优先战略,受到政府、学者及社会的高度关注。随着人类的进步、物质交换的加快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如何节约、高效利用建设用地问题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建设用地能否高效利用,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导致我们不能把眼光放在“开源”上,所以,如何做好“节流”,将建设用地的利用能力最大化至关重要。 本文基于以上背景,对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进行研究,并选择作为“长吉图战略”首发站的长春市为样板进行实例剖析,对长春市区域建设用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整合、归并与评价,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对评价结果进行建库,旨在更加了解长春市区域建设用地特点、完善长春市建设用地数据库体系、为政府出台更为合理的管理体制与用地标准提供依据。 本文对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概念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国内外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在国土资源部为督导开展的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项目基础上,提出将环境指标列入评价的观点,并以长春市为例,以经济发展、人口发展与环境效益三大方向为切入点,定性分析各项指标与建设用地之间的弹性问题且划分土地利用趋势类型;并从定量评价角度构建了长春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采用特尔斐法确定指标权重值,利用理想值标准化方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借助EViews软件计算各项指标值,划分土地利用状况类型,并将相应数据与结论建立ArcGIS数据库,总结长春市区域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1)长春市区域建设用地利用状况亟待转型,需要从建设用地城市向外延伸的扩张模式中走出来,向立体化、集合型发展方式转变:第一,在开发南部新城和其它市镇建设中,坚持贯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要将长春现状与城镇改造体系联合起来,以彰显行政区功能与地方特色为目的,营造完善的人居生活环境和和谐的社会氛围,并将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进行严厉把控;第二,逐步加快长春市中心城区的功能改造工作和地价更新体系,以竖向增长模式为重心,实施长春市中心城区内涵式发展道路;第三,加强对底下空间的管理,并提高对地面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2)目前,长春市十个县(市、区)城市建设用地土地利用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以交通用地和绿地占比低、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占比大为主,可见对长春市建设用地内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力度还要加大。(3)长春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的提高,应大力推进城市产业转型,不断提高建设用地的产出绩效。从经济社会先发区域的发展历程看,当前,长春市经济发展历程正在实现由国家汽车制造业中心向现代化服务业、高新技术制造业的转型与提升,相对先发地区,长春市单位建设用地的产出绩效仍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挖掘。 由于现有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大多独立开展城市和开发区集约利用研究,对整个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此项任务繁重的工作,很具有挑战性。因此,本文将环境指标加入区域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更是对现有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的一次重要补充。通过对一个区域的建设用地进行集约利用评价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区域内各个地区建设用地的利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建设用地 节约集约 聚类分析 GIS 长春市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208;F301.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11-13
- 1.1.1 我国用地矛盾突出11-12
- 1.1.2 长春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凸显12-13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3-14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7
- 1.3.1 国外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14-16
- 1.3.2 国内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状况16-17
- 1.4 研究内容17-18
- 1.5 研究技术路线18-19
- 1.6 本文的创新点19-21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21-27
- 2.1 相关概念21-23
- 2.1.1 区域21-22
- 2.1.2 区域建设用地22
- 2.1.3 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22-23
- 2.1.4 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23
- 2.2 理论基础23-27
- 2.2.1 区位论23-24
- 2.2.2 边际理论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24-25
- 2.2.3 地租地价理论25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25-26
- 2.2.5 区域土地规划理论26
- 2.2.6 城市现代化理论26-27
- 第3章 GIS 概述及其在评价中的应用27-31
- 3.1 GIS 发展历程27-29
- 3.2 GIS 在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中的优势和意义29-30
- 3.3 GIS 在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中的应用30-31
- 第4章 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选择31-42
- 4.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31-32
- 4.2 区域建设用地驱动力分析32
- 4.3 区域建设用地定性分析32-36
- 4.3.1 定性分析评价指标选取33-36
- 4.3.2 土地利用趋势的划分标准36
- 4.4 区域建设用地定量评价36-42
- 4.4.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37
- 4.4.2 指标标准化37-38
- 4.4.3 分指数、指数和总指数的确定38-41
- 4.4.4 土地利用状况类型划分41-42
- 第5章 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实证研究——以长春市为例42-60
- 5.1 研究区域概况42-45
- 5.1.1 长春市概况42
- 5.1.2 长春市土地利用现状42-44
- 5.1.3 长春市建设用地土地利用特点44-45
- 5.2 定性分析研究45-50
- 5.3 定量评价研究50-56
- 5.4 长春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结果分析56-57
- 5.5 长春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57-60
- 5.5.1 匹配程度57-58
- 5.5.2 环境改善58
- 5.5.3 利用强度58-59
- 5.5.4 利用效率59
- 5.5.5 节约集约内涵的多维性59
- 5.5.6 节约集约水平的动态性59-60
- 第6章 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途径探讨60-63
- 6.1 发挥市场机制,调控土地供给60-61
- 6.2 深化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土地集约利用61
- 6.3 加强宣传教育,提倡节约集约用地61-62
- 6.4 推进内部挖潜,盘活存量用地62-63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63-65
- 7.1 结论63-64
- 7.2 研究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7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72-73
- 致谢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晓惠;黄云;蒋兰杰;;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主成分分析——以乐山市井研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2 何延治;王凤云;何亮;;模糊聚类分析在农用土地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3 樊敏;刘耀林;王汉花;;基于协调度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测绘科学;2009年01期
4 孙爱军;吴钧;刘国光;庞金亮;;交通与城市化的耦合度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交通;2007年02期
5 彭再德,宁越敏;上海城市持续发展与地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02期
6 姚凯;试论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适应性[J];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02期
7 李翅;;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1期
8 薛俊菲,邱道持,卫欣,刘明皓;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评价探讨——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年04期
9 任艳敏;张加恭;张争胜;;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珠三角为例[J];广东土地科学;2007年03期
10 刘灵辉;陈银蓉;石伟伟;;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柳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广东土地科学;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利;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长坤;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党青;基于GIS的城市地价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GIS的长春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2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382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