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云南省人口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空间统计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25 10:01
本文关键词:基于GIS的云南省人口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空间统计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农业大国,劳动力资源已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健动力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许多沿海与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劳动力短缺现象。而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高效农业手段的采用,我国许多地区农业人口出现剩余。如何合理利用这部分过剩的农业人力资源,已成为保障我国经济稳健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展人口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研究与调查,摸清我国人口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分布状况,对于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和科学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云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开展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研究尤为重要。 目前,云南省缺乏农业剩余劳动力完整可靠的基础数据。由于没有科学的标准判断个体是否属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因此无法用简单的统计方法直接获得,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数据获取非常困难。目前的研究主要尝试使用一些间接预测的方法,如结业结构偏度法,耕地比例法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局限性。 本文基于GIS技术对云南省人口及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空间分析和研究,为云南省人口及农业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 (1)对GIS、空间统计分析、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测度模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2)对云南省各区县的人口、面积、人均GDP、城市化率等原始数据进行收集与处理,并以ArcGIS为空间数据处理平台,制作和生成本文研究和分析所需的空间和属性数据。 (3)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对云南省人口资源进行空间统计分析,主要包括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给出了分析结果及其GIS可视化表达。 (4)提出基于Chenery模型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测度模型,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确定模型参数,并运用测度模型分析和计算云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分布。论文给出了分析结果及其GIS可视化表达,对云南省人口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人口分布 农业剩余劳动力 空间统计分析 Chenery模型 GIS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323.6;P20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3.1 人口资源空间分析研究现状11-12
- 1.3.2 农业剩余劳动力研究现状12
- 1.3.3 存在的问题12-13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13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13-14
- 第二章 GIS及空间分析方法概述14-29
- 2.1 GIS概述14-17
- 2.1.1 GIS的概念14
- 2.1.2 GIS的功能及应用14-17
- 2.2 空间分析17-19
- 2.2.1 空间分析概念17
- 2.2.2 空间分析的内容17-18
- 2.2.3 空间分析的方法18-19
- 2.3 空间统计分析19-24
- 2.3.1 空间自相关分析20-22
- 2.3.2 回归分析22-23
- 2.3.3 空间接近性与权重矩阵23-24
- 2.4 空间数据模型24-25
- 2.5 空间分析的常用工具软件25-29
- 2.5.1 ArcGIS25-27
- 2.5.2 GeoDa27
- 2.5.3 其它软件27-29
- 第三章 农业剩余劳动力测度模型研究29-33
- 3.1 农业剩余劳动力测度模型29-31
- 3.1.1 从业结构偏离度法29
- 3.1.2 耕地劳动力比例法29-30
- 3.1.3 城市化估计法30-31
- 3.2 基于Chenery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测度模型31-33
- 第四章 基于GIS的云南省人口空间统计分析33-43
- 4.1 数据准备33-35
- 4.2 云南省县区行政区划矢量图35
- 4.3 空间权重矩阵的建立35-37
- 4.3.1 全局空间权重矩阵的建立35-36
- 4.3.2 局部空间权重矩阵的建立36-37
- 4.4 云南省人口空间分布分析37-43
- 4.4.1 全局人口空间自相关分析39-41
- 4.4.2 局部人口空间自相关分析41-43
- 第五章 农业剩余劳动力测度建模与空间统计分析43-57
- 5.1 数据准备43-47
- 5.2 农业剩余劳动力测度模型实现47-50
- 5.2.1 模型的回归分析47-49
- 5.2.2 农业剩余劳动力测度模型的实现49-50
- 5.3 云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空间统计分析50-55
- 5.3.1 云南省剩余劳动力全局相关性分析50-51
- 5.3.2 云南省剩余劳动力局部相关性分析51-55
- 5.4 研究结果汇总与分析55-57
- 5.4.1 云南省人口与农业剩余劳动力全局相关性分析结果55
- 5.4.2 云南省人口与农业剩余劳动力局部相关性分析结果55
- 5.4.3 政策建议55-57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57-59
- 6.1 总结57
- 6.2 展望57-59
- 参考文献59-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福灵;;中国就业现状分析[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赵军,符海月;GIS在人口重心迁移研究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01年03期
3 姜永华;江洪;;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遥感估算——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J];测绘科学;2009年06期
4 聂芹;;山东省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性研究[J];测绘科学;2011年02期
5 吕安民,李成名,林宗坚,史文中;人口密度的空间连续分布模型[J];测绘学报;2003年04期
6 王春菊,汤小华;基于GIS的福建省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4期
7 马晓熠;裴韬;;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的北京市区域经济差异[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2期
8 周春山,罗彦,陈素素;近20年来广州市人口增长与分布的时空间演化分析[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9 白丽月;伍世代;;基于GIS的人口时空演变研究——以福州市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封磊;洪伟;吴承祯;范海兰;孙刚;宋萍;;福州市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GIS的云南省人口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空间统计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3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393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