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冰川和积雪变化的遥感监测
发布时间:2017-06-07 07:42
本文关键词:昆仑山冰川和积雪变化的遥感监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利用Landsat TM、ETM+影像和冰川编目数据分析了近40年来昆仑山冰川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利用经过去云处理的MODIS10A1每日积雪产品分析了近10年的昆仑山积雪面积和积雪日数时空变化特征。另外,分析冰川退缩上限,冰川上下限等特征。结合研究区周边站点气象资料分析冰川和积雪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一)冰川面积、积雪日数与面积变化特征 1)昆仑山冰川变化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主要表现为近40年来昆仑山冰川缓慢退缩,1976-2010年退缩率为12.5%,其中1990-2000年退缩速率最快;西昆仑山喀拉塔格山冰川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昆仑峰区出现跃动冰川。冰川消融补给冰湖,西昆仑山冰湖面积增加率为17.8%。 2)随着海拔的上升冰川面积退缩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在海拔5500m左右退缩率减少至零左右,超过此海拔冰川面积增加。研究区冰川退缩上限为5500m左右,研究区东部冰川退缩上限的上升及西部冰川下限的上升反映冰川退缩程度的差异性。 3)昆仑山近10年积雪面积和积雪日数缓慢增加。春季积雪面积和积雪日数减少,与其他季节不相同。积雪面积在海拔梯度上呈现先增后减少最后稳定的趋势。近十年积雪面积和积雪日数在低海拔增加,高海拔减少。 (二)冰川、积雪对气候变化响应 1)研究区气温以0.35℃/10a,降水以6.2mm/10a的速率上升,升温趋势较明显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中昆仑山气温增幅最大,研究区两侧喀喇昆仑山和东昆仑山降水增幅较大。随着海拔的上升,降水倾向率在上升,而气温的倾向率在低海拔较高。春季增温幅度最大,冬季次之,夏季最小,而夏季降水增加幅度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小。 2)气温上升是研究区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冰川退缩的空间差异与冰川规模、类型等有关 3)降水增加是昆仑山区积雪日数和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通过气象因子的插值分析和与积雪日数的相关分析,积雪日数与降水有很好的正相关,与气温呈现不显著的负相关。研究区两侧气温倾向率较低,降水倾向率较高正好与积雪日数的增幅最明显相对应。 4)研究区最大积雪量所处的海拔位置、积雪日数增长率的上限与冰川退缩率的上限相一致,分布在海拔5500米左右。由于昆仑山高海拔地区的降水主要是固态降水,积雪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率能揭示降水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特征,由此我们推测昆仑山最大积雪量所处的海拔可能是昆仑山最大降水带。
【关键词】:Landsat TM\ETM+ MODIS 冰川退缩 积雪面积和积雪日数 气温降水倾向率 昆仑山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343.6;P237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引言10-14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冰川变化研究进展10-11
- 1.3 国内外积雪变化研究进展11-12
- 1.4 昆仑山积雪、冰川研究进展12-13
- 1.5 论文研究内容13
- 1.6 本文创新之处13-14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14-19
- 2.1 地貌特征15
- 2.2 气候背景15-16
- 2.3 冰川分布16-17
- 2.4 雪线特征17
- 2.5 积雪分布17-18
- 2.6 水文特征18-19
- 第三章 研究数据与方法19-25
- 3.1 冰川变化监测数据19-21
- 3.1.1 Landsat数据19
- 3.1.2 MODIS积雪数据19-20
- 3.1.3 其他数据20-21
- 3.2 数据处理21-22
- 3.2.1 冰川信息提取21-22
- 3.2.2 积雪数据处理22
- 3.2.3 冰川数据误差评估22
- 3.3 研究方法22-25
- 3.3.1 线性回归22-23
- 3.3.2 检验分析方法23
- 3.3.3 空间插值23
- 3.3.4 相关分析方法23-25
- 第四章 冰川和积雪变化的时空特征25-47
- 4.1 冰川面积变化的时空特征25-32
- 4.1.1 冰川面积的时间变化25-26
- 4.1.2 冰川面积的空间变化26-30
- 4.1.3 跃动冰川30
- 4.1.4 冰湖的变化特征30-32
- 4.2 积雪变化的时空特征32-47
- 4.2.1 积雪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32-39
- 4.2.2 积雪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39-47
- 第五章 气候背景分析47-55
- 5.1 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47-49
- 5.2 各季节气温降水变化特征49-52
- 5.3 东昆仑山气候背景分析52-53
- 5.4 不同海拔气象要素的分布及倾向率53-55
- 第六章 冰川积雪变化影响因素分析55-64
- 6.1 冰川变化影响因素分析55-58
- 6.1.1 海拔梯度上冰川面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55
- 6.1.2 各山区冰川退缩上限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55-58
- 6.2 积雪变化影响因素分析58-63
- 6.2.1 海拔梯度上积雪对气候变化的响应58
- 6.2.2 积雪的时空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58-59
- 6.2.3 各季节积雪的时空变化与气象因子关系59-61
- 6.2.4 东昆仑山积雪日数与气象因子的关系61-63
- 6.3 冰川、积雪响应气候变化差异63-64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64-66
- 7.1 主要结论64-65
- 7.2 不足与展望65-66
- 参考文献66-71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71-72
- 致谢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颖,黄茂桓;巴基斯坦帕尔提巴尔跃动冰川近况[J];冰川冻土;1980年01期
2 王宁练,张祥松;近百年来山地冰川波动与气候变化[J];冰川冻土;1992年03期
3 李培基;高亚洲积雪监测[J];冰川冻土;1996年S1期
4 郑本兴,赵希涛,李铁松,王存玉;梅里雪山明永冰川的特征与变化[J];冰川冻土;1999年02期
5 焦克勤,姚檀栋,李世杰;西昆仑山32ka来的冰川与环境演变[J];冰川冻土;2000年03期
6 刘时银,鲁安新,丁永建,姚檀栋,丁良福,李刚,Hook RogerL;黄河上游阿尼玛卿山区冰川波动与气候变化[J];冰川冻土;2002年06期
7 刘时银,上官冬辉,丁永建,韩海东,张勇,王建,谢昌卫,丁良福,李刚;基于RS与GIS的冰川变化研究——青藏高原北侧新青峰与马兰冰帽变化的再评估[J];冰川冻土;2004年03期
8 晋锐,车涛,李新,吴立宗;基于遥感和GIS的西藏朋曲流域冰川变化研究[J];冰川冻土;2004年03期
9 上官冬辉,刘时银,丁永建,丁良福;中国喀喇昆仑山、慕士塔格公格尔山典型冰川变化监测结果[J];冰川冻土;2004年03期
10 蒲健辰,姚檀栋,王宁练,苏珍,沈永平;近百年来青藏高原冰川的进退变化[J];冰川冻土;2004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昆仑山冰川和积雪变化的遥感监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8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428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