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基于地形梯度的环洞庭湖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07 13:06

  本文关键词:基于地形梯度的环洞庭湖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环洞庭湖区 地形梯度 土地利用格局


【摘要】:为揭示地形差异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影响,探讨在不同地貌部位自然与人为因素在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中的作用,以1994年、1999年、2004年和2009年TM遥感影像为基础,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获取1994年、1999年、2004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借助DEM数据提取高程、坡度等信息,采用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等模型分析地形因子对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影响,并对不同地形梯度下的土地利用生态功能进行分区,提出了对应分区的土地开发建议。 结果表明: 1)随着坡度与高程的增加,耕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建设用地的面积呈现缩小的趋势;林地面积则增加。 2)土地利用变化图谱模式中稳定型与前期变化型的分布指数在地形位1时最大;后期变化型、中间过渡型、反复变化型及持续变化型的分布指数在地形位等级2时最大;随着地形位指数的增加,各图谱类型分布指数呈现减小趋势。 3)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的优势区位集中于低地形区位;草地集中于中地形区位;林地集中于中高地形区位。 4)研究区土地利用生态功能区划分为洞庭湖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环洞庭湖农业发展生态功能区、环洞庭湖城镇发展生态功能区及环洞庭湖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等四个区域。针对不同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作用与土地利用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土地开发建议。 该文为环洞庭湖区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环洞庭湖区 地形梯度 土地利用格局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301.24;P208;P23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1 绪论8-13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9-10
  • 1.3 理论基础10-12
  • 1.4 研究主要内容12-13
  • 2 研究区域概况13-16
  • 2.1 地理位置13-14
  • 2.2 自然条件14
  • 2.3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14-16
  • 3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6-19
  • 3.1 数据来源16
  • 3.2 研究方法16-17
  • 3.3 技术路线17-19
  • 4 不同地形梯度下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19-29
  • 4.1 数据处理19-22
  • 4.2 不同坡度带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22-26
  • 4.3 不同高程带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26-29
  • 5 不同地形梯度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29-42
  • 5.1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29-31
  • 5.2 不同地形梯度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整体特征31-37
  • 5.3 不同地形梯度下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特征37-42
  • 6 不同地形梯度下的土地利用生态功能分区42-50
  • 6.1 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42-43
  • 6.2 生态功能分区的方法43-44
  • 6.3 生态功能分区的结果与分析44-50
  • 7 结论与展望50-52
  • 7.1 主要结论50-51
  • 7.2 研究展望51-52
  • 参考文献52-56
  • 致谢56-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纪远,刘明亮,庄大方,张增祥,邓祥征;Study on spatial pattern of land-use change in China during 1995—2000[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3年04期

2 潮洛o,

本文编号:530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530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6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