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面向数字测绘成果的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8 12:42

  本文关键词:面向数字测绘成果的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数字测绘成果 质量评价体系 用户成果质量 生产过程质量


【摘要】:李德仁院士为未来测绘行业描述过一个信息化的蓝图,即未来测绘领域要实现测绘技术自动化、测绘成果数字化、测绘服务网络化、测绘产品社会化。在当前高新电子装备制造业、软件工程等相关行业和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和后处理软、硬件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之不相匹配的是我国的测绘生产质量控制领域仍然延续着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当前我国生产单位的质量控制还未能实现全面电子化,更没有实现全部自动化,质量信息的统计和分析受制于未能创新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软件技术。同时,我国2000年后集中针对数字测绘成果出台了多部国家及行业标准,但在标准的应用和修订研究中,与生产实践相关的深入研究和创新探讨仍然较少,呈现出对标准的研究以应用为主、创新和突破未能兴起的局面。虽然现行标准覆盖全面、思想先进、规定详细,但相关标准在应用范围、主要内容、建模思想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另外,数字化测绘的质量评价也仅局限于对用户关心的成果负责,还未能针对生产者提出满足生产者需求的质量评价体系;而生产者的生产过程质量评价是否到位,决定了生产者能否快速发现问题、杜绝隐患操作、提升自身能力,是提高最终成果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质量管理体系、服务行业的质量评价方法等相关领域进行研究,创新提出“面向数字测绘成果的质量评价体系”概念,针对同一数字测绘成果在统一的质量评价体系框架下,采用不同方法,对用户关心的成果质量和生产者关心的生产过程质量分别进行评价。在满足利用现行标准对用户成果质量评价的同时,又引入了对生产过程的质量评价;既肯定了现行质量标准的计算方法,又明确规定了4层质量评价模型中各质量结构元素的定义、原则、评价方法等细节;实现了在现行标准基础之上的扩展创新。使得对数字测绘成果检查结果的利用率更高,对数字测绘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更完善;另外,论文还给出了面向4种基本数字测绘成果的质量评价模型实例。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今后信息化测绘实践中实现自动化质量评价有积极的铺垫作用。
【关键词】:数字测绘成果 质量评价体系 用户成果质量 生产过程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204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10-14
  • 1.3.1 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相关研究10-12
  • 1.3.2 服务行业对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12-13
  • 1.3.3 测绘行业对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13-14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4-17
  • 1.4.1 研究内容15
  • 1.4.2 研究路线15-16
  • 1.4.3 研究范围16-17
  • 2 数字测绘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和矛盾17-30
  • 2.1 现行测绘质量评价相关标准的现状17-21
  • 2.1.1 《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的特点17-19
  • 2.1.2 《CH/T 1017-20081:50000基础测绘成果质量评定》的特点19
  • 2.1.3 《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的特点19-20
  • 2.1.4 其他标准的借鉴作用20-21
  • 2.2 两种质量评价方案的比较21-22
  • 2.3 两种单位成果质量评价方法的比较22-23
  • 2.3.1 最小值法22-23
  • 2.3.2 加权法23
  • 2.4 两种基本质量结构元素评价方法的比较23-24
  • 2.4.1 错误率法23
  • 2.4.2 减分法23-24
  • 2.5 用户质量与生产者质量的现实需求24-29
  • 2.5.1 用户质量的现实需求25-26
  • 2.5.2 生产者质量的现实需求26-29
  • 2.6 本章小结29-30
  • 3 数字测绘质量评价体系的构成和原则30-48
  • 3.1 质量评价模型概述30-35
  • 3.1.1 批成果质量评价模型30-31
  • 3.1.2 单位成果质量评价模型31-33
  • 3.1.3 用户成果质量评价模型33-34
  • 3.1.4 生产过程质量评价模型34-35
  • 3.2 单位成果35-36
  • 3.2.1 基本含义35
  • 3.2.2 制定原则35
  • 3.2.3 构成部分35
  • 3.2.4 重要意义35-36
  • 3.2.5 评定方法36
  • 3.3 质量元素36-37
  • 3.3.1 基本含义36
  • 3.3.2 制定原则36
  • 3.3.3 构成部分36-37
  • 3.3.4 重要意义37
  • 3.3.5 评定方法37
  • 3.4 质量子元素37-39
  • 3.4.1 基本含义37
  • 3.4.2 制定原则37-38
  • 3.4.3 构成部分38
  • 3.4.4 重要意义38
  • 3.4.5 评定方法38-39
  • 3.5 检查项39-42
  • 3.5.1 基本含义39
  • 3.5.2 制定原则39
  • 3.5.3 构成部分39-40
  • 3.5.4 重要意义40
  • 3.5.5 检查项的分类40
  • 3.5.6 评定方法40-42
  • 3.6 质量评价程序42-47
  • 3.6.1 质量评价方案设计42-43
  • 3.6.2 抽样43-44
  • 3.6.3 样本检查44
  • 3.6.4 质量评价44-46
  • 3.6.5 质量分析46-47
  • 3.7 本章小结47-48
  • 4 面向基本数字测绘成果的质量评价模型实例48-66
  • 4.1 数字高程模型(DEM)49-51
  • 4.2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51-55
  • 4.3 非符号化数字线划图(DLG-A)55-60
  • 4.4 符号化数字线化图(DLG-B)60-65
  • 4.5 本章小结65-66
  • 5 结论与展望66-67
  • 5.1 总结66
  • 5.2 展望66-67
  • 致谢67-68
  • 参考文献68-7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纪伟;张秦罡;;数字测绘生产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及其应对措施[J];测绘;2009年01期

2 尤玉玺;徐宝平;;数字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传播;2013年01期

3 曾宪s,

本文编号:694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694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6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