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地理国情与复杂系统

发布时间:2017-08-20 12:02

  本文关键词:地理国情与复杂系统


  更多相关文章: 地理国情 复杂系统 统计分析 协调度


【摘要】:研究地理国情复杂系统的意义在于合理表达"资源—环境—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综合复杂关系。针对我国地理国情统计分析工作所面临的研究内容不统一、范围不一致、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和协调度分析方法,分别从概念、理论与方法的角度探讨并设计了相应的解决途径。通过对地理国情、地理国情普查、地理国情统计分析的概念以及三者间的关系分析,明确和界定了地理国情的统计内容和分析范围,具体化了地理国情统计分析目标;对比分析了地理国情与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以及协调度分析与地理国情统计分析的目标一致性,提出了地理国情复杂系统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定量描述;复杂系统理论为地理国情统计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协调度为地理国情统计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地理国情复杂系统的测度方法和决策分析方案。通过地理国情复杂系统协调度从宏观上分析总体趋势,结合各子系统间协调度和单系统协调度从微观上确定修复方向,并制定具体改进策略,从而实现地理国情统计分析的宏观目标。
【作者单位】: 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地理国情 复杂系统 统计分析 协调度
【分类号】:P208
【正文快照】: 1概念分析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1-2]。狭义来看,地理国情是指与地理空间紧密相连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基本情况和特点的总和;广义来看,地理国情是指通过地理空间属性将包括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科技教育状况、经济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本祥;复杂系统的预测、组织与控制[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年02期

2 郭元林;复杂系统的迷雾[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02期

3 沙基昌;毛赤龙;石建迈;陈超;;对抗性复杂系统的研究框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04期

4 徐庚保;曾莲芝;;基于仿真的复杂系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3年02期

5 吕瑞华;复杂系统多层局势决策模型研究[J];经济数学;2003年03期

6 荣盘祥,王继尧,金鸿章;复杂系统的脆性与系统演化分析[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4年02期

7 李以渝;试论复杂系统律:整体性原理新探索[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年03期

8 王成红,王飞跃,宋苏,贺建军;复杂系统研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5年04期

9 赵亚丽,西广成,易建强;复杂系统中统计相关性测量的熵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10 吴志伟,袁德成;关于复杂系统研究的发展情况[J];控制工程;2005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红梅;金鸿章;;基于熵理论复杂系统的脆性[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六分册)[中南大学学报(增刊)][C];2009年

2 狄增如;;复杂系统研究及其对经济系统分析的影响[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杨安华;彭清娥;刘光中;;复杂系统的自组织建模方法[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卷)[C];2000年

4 殷光伟;郑丕谔;;复杂系统的建模方法[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殷光伟;郑丕谔;;复杂系统建模综述[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王成红;王飞跃;宋苏;贺建军;;复杂系统研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刘佩勇;张庆灵;杨晓光;杨光;张悦;;生物复杂系统及其模型化研究方法与应用[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6(11)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11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尊栋;贾利民;柴园园;;复杂系统普适性控制方法的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董淑英;王帅;;复杂系统的系统认识[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帆;;如何认识当今世界——复杂系统整体性思维的启示[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影响下世界格局的变化与调整”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琦;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及其在危机分析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2 荣盘祥;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及其理论框架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罗吉贵;复杂系统中涌现形成机理的讨论[D];上海大学;2008年

4 郭健;突变理论在复杂系统脆性理论研究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5 薛萍;复杂系统的信息脆性风险研究及在网络通信系统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6 李玉剑;复杂系统中集体行为和临界现象的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蔡世民;复杂系统的若干动力学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李志华;复杂系统中合作涌现的几种机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廖守亿;复杂系统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及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10 邹盛荣;双层网、群落、级联事件等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倩;基于TF-HBPN的复杂系统行为分析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林德明;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复杂系统脆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3 李绍良;复杂系统的研究方法[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4 王镇岭;复杂系统、科学引文网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5 颜克胜;基于维度约简的复杂系统异常模式原因追溯[D];重庆理工大学;2013年

6 王晔;基于非合作博弈论和脆性突变理论的复杂系统的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7 郭健;基于突变理论的复杂系统的脆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8 孙志平;复杂系统可靠性增长管理与评价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李琦;复杂系统的脆性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唐伟勤;复杂系统非线性评估技术[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06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706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8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