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浙江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7-16 23:08

  本文关键词:明末清初我国测绘科技的人文社会背景分析——传教士与中国测绘科技的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浙江大学》 2008年

熊人霖《地纬》研究

马琼  

【摘要】: 明朝末年,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不仅带来了天主教,也带来了西方比较先进的世界地理知识。这些先进的知识吸引了一批中国士人。他们对这些知识进行了学习和融会,撰写了许多与此相关的书籍。在这些书籍中,熊人霖编撰的《地纬》是较有代表性的一部。 《地纬》是一部介绍世界地理的书籍,成书于1624年。在这部书中,熊人霖不仅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当时世界的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大洲的地域划分等总体情况以及各大洲中诸国的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等情况,而且还介绍了当时世界海洋的状况及中国到国外的航线。此外,是书中还附有一幅世界地图,这幅地图不同于《职方外纪校释》中所附地图,也不是利玛窦在中国刻印的世界地图。 《地纬》的成书背景、其作者的生平及其交游情况、其内容来源、其刊刻、流传及影响等情况如何?其中所提到的一些地名与事物具体是指什么?在本文中,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分四个部分进行了考察与探讨: 第一部分为“《地纬》的成书背景”。在本部分中,笔者对《地纬》成书前的历代中国人对亚洲、非洲及欧洲等国家历史地理认识的内容及过程进行了梳理;考察了利玛窦、庞迪我和艾儒略等西方传教士向中国传入的世界地理学知识及其在中国和世界地理学史上的意义,并分析了中国士人对这些地理学知识的不同态度及其成因。 第二部分为“《地纬》及其作者”。在本部分中,笔者对《地纬》的内容、体例等进行了阐述及分析;对《地纬》作者熊人霖的生平及其交游的情况进行了考察,并对《地纬》的成书过程、其初刻与重刻过程及其原因、其在乾隆年间被列为禁书的过程及其原因、其流传及其影响等诸问题进行了考察与分析。 第三部分为“《地纬》的资料来源”。在本部分中,笔者对《地纬》与《职方外纪》两书的内容、体例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了两书间的传承;考察了《地纬》与中国明代的四裔著述之间的传承关系;考察了《地纬》第八十三篇中所收地图的来源。 第四部分为“《地纬》中若干地名及事物研究”。在本部分中,笔者对《地纬》文中所提到一些地名如“西尔得”、“井巴”以及一些事物如“利诺”、“大布兽”等进行了考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P90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绪论10-15
  • 1.1 研究综述及问题意识10-13
  • 1.2 研究方法及章节架构13-15
  • 2 《地纬》的成书背景15-48
  • 2.1 《地纬》成书前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15-32
  • 2.1.1 《地纬》成书前中国人对亚洲的认识15-26
  • 2.1.2 《地纬》成书前中国人对非洲的认识26-28
  • 2.1.3 《地纬》成书前中国人对欧洲的认识28-32
  • 2.2 《地纬》成书前西方地理学的传入及中国士人的反应32-48
  • 2.2.1 利玛窦传入的地理学知识32-37
  • 2.2.2 庞迪我、艾儒略传入的地理学知识37-39
  • 2.2.3 《地纬》成书前中国士人对西方地理学的反应39-48
  • 3 《地纬》及其作者48-84
  • 3.1 《地纬》作者及其交游48-69
  • 3.1.1 熊明遇父子48-57
  • 3.1.2 熊人霖交游考57-69
  • 3.2 《地纬》的刊刻和主要内容69-76
  • 3.2.1 《地纬》的刊刻69-76
  • 3.2.2 《地纬》的主要内容76
  • 3.3 《地纬》的流传76-84
  • 3.3.1 《地纬》被禁77-80
  • 3.3.2 《地纬》的影响80-84
  • 4 《地纬》的资料来源84-107
  • 4.1 《地纬》与《职方外纪》84-90
  • 4.2 《地纬》的其他资料来源90-97
  • 4.3 《地纬》中的世界地图97-107
  • 4.3.1 中国传统舆图的发展97-101
  • 4.3.2 《地纬》舆图考101-107
  • 5 《地纬》中的若干地名及事物研究107-133
  • 5.1 亚洲部分107-110
  • 5.1.1 大瞻纳考107-108
  • 5.1.2 则意兰考108-110
  • 5.2 非洲部分110-120
  • 5.2.1 西尔得考110-114
  • 5.2.2 狮山考114-115
  • 5.2.3 井巴考115-117
  • 5.2.4 大布兽考117-120
  • 5.3 欧洲和美洲部分120-133
  • 5.3.1 利诺考120-122
  • 5.3.2 伯西尔考122-133
  • 6 结论133-135
  • 参考文献135-147
  • 附录一 《函字通》中的两幅世界地图147-148
  • 附录二 利玛窦和艾儒略的世界地图148-149
  • 附录三 奥特里乌斯世界地图149-150
  • 后记150-151
  • 作者简历15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向东;明末清初传教士身份认同与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D];山东大学;2013年

    2 马智慧;王宏翰中西会通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汝辰,林宗坚;明末清初我国测绘科技的人文社会背景分析——传教士与中国测绘科技的发展[J];测绘科学;2001年01期

    2 吴世灯;建阳书坊的衰落与四堡书坊的崛起[J];福建学刊;1996年03期

    3 邹振环;西方地理学的学术挑战与中韩学人的应战——明末清初地理学汉文西书的东传及其在中韩文化史上的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4 徐林;煮水品茗与中晚明士人社会交往生活[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5 曾肖;以谭元春为首的竟陵派与复社诸子的交游[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何芳川;;近年国内的亚洲史研究[J];世界历史;2006年01期

    7 许永璋;伊本·白图泰访华若干问题探讨[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8 邓爱红;利玛窦、章潢、熊明遇与南昌地区的西学东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9 葛剑雄,华林甫;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J];历史研究;2002年03期

    10 钟鸣旦,杜鼎克;简论明末清初耶稣会著作在中国的流传[J];史林;199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振东;陈子龙年谱[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试论《任氏传》狐意象的基本特征[J];蒲松龄研究;2005年03期

    2 刘洪强;刘翠红;;《聊斋志异》素材来源五则[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3 曾垂超;李军均;;小说评点文体的独立:从子史之评到文学之评——刘辰翁《世说新语》评点的源流及意义论析[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4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5 蒙晓阳;;物的概念价值——由物的历史演进归结[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赵妙法;;《淮南子》的“自然无为”说及其后现代意义——兼与任继愈、李泽厚两先生商榷[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7 宋豪飞;;方以智与桐城泽社考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张晓丽;;论晚清西学书目与近代科技传播[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邹振环;;《西洋记》的刊刻与明清海防危机中的“郑和记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朱德军;“民本”思想与儒家“民主”精神的历史演进[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杰;;试析明代学者对经史关系的探讨[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3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4 李安山;;新的辉煌 新的起点——评三卷本《非洲通史》[A];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三十年[C];2010年

    5 龙向阳;;1966—1969年中国与非洲关系初探[A];北大非洲研究丛书——中国与非洲[C];2000年

    6 杨共乐;;Seres国为“丝国”说质疑[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中)[C];2006年

    7 刘素莉;;徐光启终生未学西语的原因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8 何玲;;1903年汴城会试论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杨茂庆;;福建船政学堂赴欧留学生的贡献及其经验教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10 陆离;;俄、法所藏敦煌文献中一件归义军时期土地纠纷案卷残卷浅识——对Дх.02264、Дх.08786与P.4974号文书的缀合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现喆;西方法在中韩两国的移植和转型及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5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果海英;西法东来的样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9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伟婷;吴潜任官庆元府时期词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路莹;洋教习与晚清新式学堂的建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影;明代南京都察院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强鹏程;明《宪纲》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小香;明代的知识女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叶辉;《明史·职官志一》笺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龚莹莹;虞山派诗人冯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成兴;中国古代对潮汐的认识[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2 牛汝辰,林宗坚;明末清初我国测绘科技的人文社会背景分析——传教士与中国测绘科技的发展[J];测绘科学;2001年01期

    3 周敏;;首崇满洲——清朝的民族本位思想[J];沧桑;2008年05期

    4 王扬宗;;康熙、梅文鼎和“西学中源”说[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03期

    5 邹振环;西方地理学的学术挑战与中韩学人的应战——明末清初地理学汉文西书的东传及其在中韩文化史上的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6 李天纲;17、18世纪的中西“年代学”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邹振环;;《职方外纪》:世界图像与海外猎奇[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刘昭民;;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地震学知识[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9 何大进;明末清初来粤的传教士与西学东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庞乃明;;来华耶稣会士与晚明华夷观的演变[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亚轩;清初来华传教士马国贤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永璋;伊本·白图泰与泉州[J];阿拉伯世界;2002年01期

    2 邓辉;燕北地区两种对立青铜文化的自然环境透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3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62年01期

    4 赵玉馨;试论中国古代城市的兴起与发展[J];城市问题;1983年01期

    5 刘勇刚;陈子龙词补辑八首[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02期

    6 徐近之;黄淮平原气候历史记载的初步整理[J];地理学报;1955年02期

    7 黄盛璋;川陕交通的历史发展[J];地理学报;1957年04期

    8 陈桥驿;古代鉴湖兴废与山会平原农田水利[J];地理学报;1962年03期

    9 陈吉余,罗祖德,陈德昌,徐海根,乔彭年;钱塘江河口沙坎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J];地理学报;1964年02期

    10 陈桥驿;古代绍兴地区天然森林的破坏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地理学报;196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勇刚;云间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越深;云间词派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吴思增;陈子龙新诗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茂雯;陈子龙诗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杨纯瑛;《明经世文编》编篡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冯玉荣;《明经世文编》编篡群体及其经世思想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赵莉萍;陈子龙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文恒;《陈子龙雅正诗学精神考论》[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琼;;《地纬》的成书、刊刻和流传[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琼;熊人霖《地纬》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浙江大学

    相关作者

    >马琼

    《浙江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明末清初我国测绘科技的人文社会背景分析——传教士与中国测绘科技的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2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72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2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