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基于GIS的乌海矿区土地退化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0 01:29

  本文关键词:基于GIS的乌海矿区土地退化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乌海矿区 土地退化 遥感 驱动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


【摘要】:为定量研究矿区土地退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1990—2010年内蒙古乌海矿区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选取多个经济社会以及空间距离因子,利用Logistic模型对研究区域1990—2000和2000—2010年2个不同时间段土地退化的驱动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乌海矿区近20 a的土地利用变化集中表现在草地大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和荒漠面积大幅度增加;荒漠和建设用地增长最快,主要源于草地和耕地的转化,土地退化主要表现在沙地等荒漠面积的增长;对土地退化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土地退化在第1阶段(1990—2000年)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到最近采矿点距离、到最近乡镇距离和坡度Ⅱ(5~15°);第2阶段(2000—2010年)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到最近水域距离、高程和到最近道路距离。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关键词】乌海矿区 土地退化 遥感 驱动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
【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FY110800)
【分类号】:X171.1;P208;X87
【正文快照】: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引起土地退化,如侵蚀、盐碱化、干旱化、酸化和沙化等的主要原因之一[1]。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引起的土地退化对我国干旱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2]。自然环境变化、土地利用方式不当等会导致土地质量下降,影响土地利用的持续性[3];而大面积快速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东;沈渭寿;司万童;闫庆武;;中国矿区土地退化因素调查:概念、类型与方法[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5年04期

2 徐嘉兴;李钢;陈国良;;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矿区土地利用演变驱动力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20期

3 肖明;吴季秋;陈秋波;金美佳;郝雪迎;张扬建;;基于CA-Markov模型的昌化江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10期

4 杜子涛;杨小明;颜树强;王德军;任海峰;;奈曼旗土地退化遥感监测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5 王丽萍;金晓斌;杜心栋;周寅康;;基于灰色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佛山市土地利用情景模拟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6 盛浩;李旭;杨智杰;谢锦升;陈光水;杨玉盛;;中亚热带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J];地理科学;2010年03期

7 曾辉;高启辉;陈雪;李贵才;;深圳市1988—2007年间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及成因分析[J];生态学报;2010年10期

8 谢花林;;典型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10期

9 于兴修,杨桂山,李恒鹏;典型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以浙江省西苕溪流域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3年01期

10 张保华;蒋玉华;肖燕;马雪梅;;县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慧平;西北干旱区金塔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富仓;周佳宁;刘佳;张连根;高岭;;内蒙古多伦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力[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06期

2 李海东;沈渭寿;;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土地退化因素调查[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年03期

3 姚维岭;余江宽;路云阁;;基于ZY-3卫星数据的神东煤矿区土地退化人为影响因素调查与评价[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年03期

4 李海东;沈渭寿;卞正富;;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害与监管[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年03期

5 黄园园;闫庆武;雷少刚;李俊刚;;基于GIS的乌海矿区土地退化因素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年03期

6 路云阁;李春霖;刘采;王昊;;西藏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状况及其评价[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年03期

7 司万童;李海东;林乃峰;白淑英;王涛;金行;沈渭寿;朱晓东;;内蒙古达茂旗萤石矿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复合污染评价[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年03期

8 汤傲;李效顺;闫庆武;;西部矿区土(草)地退化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以乌海市为例[J];中国矿业;2016年05期

9 哈凯;门明新;王志涛;;山地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分析——以河北省怀来县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08期

10 贾启建;何玲;;滨海土地重心迁移及景观梯度变化[J];水土保持研究;201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石筠;农用地产能核算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2 赵敏丽;不同绿洲天然胡杨林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巩玉红;西北干旱区金塔绿洲土壤盐分离子分布特征及原因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凯;徐鑫;章磊;;淮南潘谢矿区沉陷积水区沉积物磷的赋存和迁移转化特征[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5年02期

2 万伦来;王yN茉;任雪萍;;安徽省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多情景模拟[J];资源科学;2014年11期

3 陈斌;李海东;曹学章;;西藏高原典型生态系统退化及植被恢复技术综述[J];世界林业研究;2014年05期

4 李海东;沈渭寿;刘波;戚旭东;方颖;;西藏高寒河谷沙地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的高光谱特征[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年04期

5 鲁荔;杨金燕;田丽燕;杨杰;唐亚;;大邑铅锌矿区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评价[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年03期

6 郭蔚丽;石改新;;浅析栾川露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J];资源导刊;2014年05期

7 郭伟;付瑞英;赵仁鑫;赵文静;郭江源;张君;;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矿区及尾矿区周围土壤稀土污染现状和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13年05期

8 曹翠玲;于学胜;耿兵;刘雪;叶婧;朱昌雄;;露天煤矿废弃地复垦技术及案例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9 文霄;刘迎云;关永兵;李莉;;尾矿及附近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空间分布[J];矿业工程;2012年06期

10 高志强;易维;;基于CLUE-S和Dinamica EGO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1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素艳;绿洲生态稳定性预测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亚行启动治理中国土地退化的技术援助[J];环境保护;2001年09期

2 刘哲民,刘引鸽;宝鸡土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3 钱乐祥,秦奋,许叔明;福建土地退化的景观敏感性综合评估与分区特征[J];生态学报;2002年01期

4 程水英,李团胜;土地退化的研究进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03期

5 韩永荣;用水土融合规律防治土地退化[J];青海国土经略;2005年03期

6 霍擎;;土地退化研究综述[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尚正永;;甘肃省土地退化类型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5期

8 董杰;陈诗越;杨达源;;土地退化研究进展及展望[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9 杜茎深;王海鸿;王丹;;对贫困与土地退化关系主流观点的反思[J];资源科学;2008年07期

10 李延德;王程才;;青海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探析[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心清;黄代宽;胡璐;程建中;;中东亚地区土地退化早期阶段关键营养元素C、N的差异流失作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蕾;高亚琪;;新疆土地退化监测方法与评价指标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3 吴波;张克斌;陈雅如;;中国土地退化监测数据协调与共享机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4 潘国良;;江苏省土地退化原因及防治对策[A];江苏土壤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C];2004年

5 张飞;塔西普拉提·特依拜;;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及其在土地退化程度分析中的应用——以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廖超林;何毓蓉;徐佩;张保华;;数字化地形信息及其在土地退化评估中的应用—以中国科学院盐亭农业生态试验站小流域为例[A];第九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邹桃红;董姝娜;张继权;佟志军;刘兴朋;;基于GIS的临江市土地退化定量评价[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程朋根;吴剑;肖根如;;基于高光谱数据土地退化指数的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镱锂;成升魁;张谊光;王秀红;闵庆文;;西藏四江流域土地退化问题与防治思考[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10 万晔;史正涛;韩添丁;;论水土流失和水土流失过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菲;宁夏全区71%的土地退化[N];西部时报;2006年

2 杨爱国;粮农组织报告:全球土地退化日益严重[N];经济参考报;2008年

3 杨爱国;世界许多地方土地退化严重[N];粮油市场报;2008年

4 记者 吕海军 通讯员 罗浩;宁夏防治土地退化获突破性进展[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5 胡利娟;土地退化防治须坚持双向联动[N];科技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李丹 通讯员 郭战峰;北方土地退化和荒漠化始于早期人类活动[N];中国气象报;2007年

7 齐联;土地退化防治监测与评价体系框架初步建立[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8 记者 吕海军;宁夏以新理念综合防治土地退化[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9 记者 高菲;我区新理念治理土地退化[N];宁夏日报;2007年

10 高菲;我区土地退化防治数据共享实现跨越[N];宁夏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于伟;土地退化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王建武;土地退化与贫困相关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马瑛;基于农户行为的新疆南疆棉农生产与土地退化关系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4 亢庆;土地退化评价中土壤因子的遥感信息提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5 王红岩;基于NPP和植被降水利用效率土地退化遥感评价与监测技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6 李海毅;3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省土地退化动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延德;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在青海土地退化防治中的实践与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2 米萍萍;土地退化监测体系设计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3 徐润莉;完善甘肃土地退化防治法律制度的思考[D];兰州大学;2008年

4 杨霞;内蒙古土地退化与地区贫困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5 姜睿;黑土地退化的经济学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许亚军;陕西省土地资源现状和土地退化防治策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林晓利;基于“3S”技术的流沙河流域土地退化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8 黄森旺;三北防护林工程区土地退化的时空变化和驱动力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9 成锴;中国土地退化的法律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邱秋兰;西北干旱区黑河流域土地退化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23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823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c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