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AR相位解缠算法的比较
本文关键词:InSAR相位解缠算法的比较
【摘要】:相位解缠作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中一个关键的步骤,为获取地形高程提供了基础。相位解缠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着DEM生成的质量。对现有的几类算法进行实验分析,并对解缠结果的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其精确性。结果表明:统计耗费网络流算法具有较好的解缠连续性以及较高的精度,可以获得一个较优的全局解。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相位解缠 InSAR 枝切法 最小范数法
【分类号】:P225.1
【正文快照】: 0引言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即In 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发展,它利用重轨道法或者双天线对于同一片区域的两幅相干的SAR雷达图像数据进行干涉处理,经过干涉得到两幅图像的相位差信息,进一步获取高程的信息,从而实现对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满;刘国林;郝华东;陶秋香;;二维元胞自动机相位解缠算法的改进[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年04期
2 刘国林;郝华东;陶秋香;;卡尔曼滤波相位解缠及其与其他方法的对比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年10期
3 董春敏;刘国林;于胜文;刘伟科;周伟;;加权最小二乘相位解缠的一种改进[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年S1期
4 刘伟科;刘国林;陶秋香;;基于同伦算法的非线性最小二乘相位解缠[J];测绘科学;2012年04期
5 刘伟科;刘国林;付政庆;;顾及地形坡度的非线性最小二乘相位解缠[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6 王超;张红;;相位解缠算法的发展及其分析[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99年06期
7 王超燕;陈欣扬;;光干涉条纹检测中的一种并行迭代相位解缠算法应用研究[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2012年00期
8 钟何平;唐劲松;张森;张学波;;一种改进的掩膜割线相位解缠算法[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3年05期
9 陈家凤;陈海清;任海霞;;基于小波变换的最小二乘相位解缠算法[J];光学技术;2007年04期
10 刘国林;郝华东;闫满;陶秋香;;顾及地形因素的卡尔曼滤波相位解缠算法[J];测绘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魏志强;金亚秋;;一种基于最短分割路径的相位解缠算法[A];第二届微波遥感技术研讨会摘要全集[C];2006年
2 查显杰;戴志阳;;一种精确的InSAR形变干涉图相位解缠算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蒋廷臣;焦明连;史建青;王秀萍;;InSAR图像相位解缠的最小费用流法及其改进算法研究[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4 王玲;丁志华;王川;吴开华;;基于k空间相位解缠的谱域光学相干层析相位显微成像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5 钟何平;张森;田振;唐劲松;;InSAS干涉图相位解缠方法比较研究[A];2013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6 赵争;张过;张继贤;;遗传算法在InSAR相位解缠中的应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瀚雯;单/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刘会涛;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会战;路径跟踪法相位解缠算法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相位解缠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何为;磁共振成像二维相位解缠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6 魏志强;星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若干关键技术的算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汪鲁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成像的信息处理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8 何儒云;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处理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黄倩;基于高性能计算的InSAR相位解缠并行算法研究与云平台构建[D];南京大学;2015年
10 熊涛;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澜心;基于最小二乘的相位解缠理论与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周震;图论在相位解缠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裴旭;星载InSAR技术在高原地区提取数字高程模型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方晓;基于D-InSAR技术的济宁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元亚菲;InSAR相位解缠算法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朱超猛;高精度InSAR配准及相位解缠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时代奇;基于BP的InSAR成像算法及多基线相位解缠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李奇;基于InSAR和GPS数据研究2010玉树Ms7.1级地震同震变形特征[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5年
9 邓兵华;高精度InSAR系统干涉处理算法及软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10 段建华;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相位解缠算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本文编号:909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909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