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基于移动窗口法的岷江干旱河谷景观格局梯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8 22:20

  本文关键词:基于移动窗口法的岷江干旱河谷景观格局梯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尺度效应 景观指数 移动窗口 梯度分析


【摘要】:以岷江干旱河谷作为研究区,基于移动窗口法和GIS技术对其2000-2011年景观格局梯度变化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区域的景观格局优化和管理提供支持。在研究过程中,首先根据研究区的形状特征,分别沿干流和支流设置4条样带;然后选择景观格局指数,分别选取了4个类型水平上的指数和6个景观水平上的指数,,利用FRAGSTATS3.3软件分别采取标准法和移动窗口法获得不同尺度下的景观指数值;进而综合利用景观指数粒度效应分析、区域面积信息守恒评价方法和景观指数幅度效应评价曲线确定研究区景观格局梯度分析移动窗口尺寸,并分别计算了此窗口尺度下2000-2011年4条样带上的景观指数,得到沿样带方向的景观梯度格局。结果表明:岷江干旱河谷的景观基质是灌木林地,面积均达到73.82%以上。有林地和草地的景观异质性低,居民地和耕地斑块破碎化程度较大。居民地和草地分布趋于集中;确定了50m的栅格大小,250m的移动窗口尺寸为研究区景观格局梯度分析的窗口尺度;4条样带上各景观指数均随景观类型变化出现不同幅度的上下波动特征,梯度特征明显。处于景观类型过渡地带的区域,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增加,破碎化程度高。干旱河谷景观格局梯度变化主要受地形、水热因子,以及堤坝建设和土地开发利用影响;本研究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更精细地分析了研究区的景观格局,能够为河谷地区景观格局量化分析提供参考,但也存在一定不足,需要在今后工作中继续深入研究。
【关键词】:尺度效应 景观指数 移动窗口 梯度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901;P20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3
  • 1.1 景观格局研究8-11
  • 1.2 景观梯度变化研究11-13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13-16
  • 第三章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16-26
  • 3.1 研究目的和意义16-17
  • 3.2 研究目标17
  • 3.3 研究方法17-26
  • 3.3.1 数据来源与处理17-20
  • 3.3.2 景观类型分类20-21
  • 3.3.3 景观指数的选取21-24
  • 3.3.4 计算方法24-25
  • 3.3.5 样带设计25-26
  • 第四章 分析尺度的选取26-30
  • 4.1 分析粒度的选取26-28
  • 4.2 分析幅度的选取28-30
  • 第五章 合适尺度下景观格局梯度分析30-45
  • 5.1 景观格局整体特征30-32
  • 5.2 景观格局时空分布特征32-37
  • 5.3 景观时空梯度格局37-45
  • 第六章 总结45-48
  • 6.1 研究结果45-46
  • 6.2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深入研究的方向46-48
  • 参考文献48-54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54-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辉,江子瀛,孔宁宁,高凌云;快速城市化景观格局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分析 以深圳市龙华地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2 吕一河;陈利顶;傅伯杰;;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耦合途径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3期

3 黄宁;吝涛;章伟婕;曹英兰;;厦门市同安区不同扩展轴上的景观格局梯度分析与比较[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4 张秋菊,傅伯杰,陈利顶;关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的几个问题[J];地理科学;2003年03期

5 罗平;耿继进;李满春;李森;;元胞自动机的地理过程模拟机制及扩展[J];地理科学;2005年06期

6 刘小平;黎夏;陈逸敏;秦雁;李少英;陈明辉;;景观扩张指数及其在城市扩展分析中的应用[J];地理学报;2009年12期

7 赵文武,傅伯杰,陈利顶;景观指数的粒度变化效应[J];第四纪研究;2003年03期

8 杨兆平;常禹;;我国西南主要干旱河谷生态及其研究进展[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年04期

9 陈建军,张树文,郑冬梅;景观格局定量分析中的不确定性[J];干旱区研究;2005年01期

10 张海龙;蒋建军;解修平;吴宏安;张丽;;基于GIS与马尔可夫模型的渭河盆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S1期



本文编号:938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938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6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