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形态学指数的ZY3影像建筑物和阴影的提取及应用
本文关键词:基于改进形态学指数的ZY3影像建筑物和阴影的提取及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ZY3号影像 改进的形态学指数 建筑物提取 阴影提取 建筑物高度
【摘要】:随着遥感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利用遥感方法获取城市建筑物信息以便于更好的服务于城市建设、管理。但与此同时,影像解译的复杂程度的增加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提供了地物分布信息和精细的空间结构的同时,也有着各种噪声影响,遥感影像不能实现精确并且自动化的解译制约了它在各个方面的应用。在遥感影像中,阴影一般作为一种噪声被去除,但是阴影能够提供建筑物的三维信息,根据建筑物高度与阴影长度之间的几何关系,利用阴影长度推算建筑高度,相对于其他获取高度的方法更加方便,并且适用于大面积的区域。本文采用光谱匹配的方法使建筑物更加突出,然后利用改进形态学指数的方法提取建筑物,并基于阴影长度估算建筑物高度,最后,在试验的基础上对这些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本文将该方法应用到西安市碑林区,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了数学形态学的基本运算以及它在遥感图像处理方面的优势。(2)介绍了现有的建筑物以及阴影的提取算法。提出改进的形态学建筑物指数提取建筑物,并在提取后利用建筑物空间特征进行噪声的去除;实现了现有的几种阴影提取的方法,并利用形态学阴影指数提取建筑物阴影。(3)根据建筑物阴影与建筑物高度之间的几何关系,探讨基于阴影的建筑物高度估算方法,最终达到对建筑物高度进行分级的目的。(4)将以上方法应用到西安市碑林区。获取碑林区的建筑物分布、建筑物高度分级,并进行分析。
【关键词】:ZY3号影像 改进的形态学指数 建筑物提取 阴影提取 建筑物高度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23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3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8-10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目的9-10
- 1.2 研究现状10-12
- 1.2.1 建筑物提取方法研究现状10
- 1.2.2 阴影提取方法研究现状10-11
- 1.2.3 根据阴影估算建筑物高度研究现状11-12
- 1.3 主要研究内容12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12-13
- 2 数学形态学的基本理论13-21
- 2.1 引言13
- 2.2 形态学基本运算13-17
- 2.2.1 形态学结构元素13
- 2.2.2 腐蚀运算和膨胀运算13-16
- 2.2.3 形态学开闭运算16-17
- 2.3 形态学重建17-19
- 2.4 Top-hat变换19-20
- 2.5 本章小结20-21
- 3 基于改进形态学指数的阴影及建筑物提取方法研究21-40
- 3.1 阴影及建筑物区域提取方法概述21-29
- 3.1.1 建筑区域提取方法概述21-23
- 3.1.2 阴影区域提取方法概述23-29
- 3.2 光谱匹配技术29-31
- 3.2.1 基于高光谱库的光谱匹配技术29-31
- 3.2.2 光谱匹配滤波技术31
- 3.3 基于改进形态学指数的阴影及建筑提取方法31-34
- 3.3.1 改进的形态学建筑物/阴影指数的建立31-33
- 3.3.2 建筑物区域的提取及优化方法研究33-34
- 3.3.3 阴影区域的提取34
- 3.4 实验与分析34-39
- 3.4.1 实验数据区域概况34-35
- 3.4.2 光谱匹配滤波35
- 3.4.3 阴影区域的提取35-36
- 3.4.4 建筑物区域提取36-38
- 3.4.5 建筑物区域优化处理38-39
- 3.5 本章小结39-40
- 4 建筑物高度的分级40-46
- 4.1 阴影与太阳和卫星之间的关系分析模型40-42
- 4.2 根据阴影的建筑物高度级别判断42-45
- 4.2.1 建筑物高度分级标准42
- 4.2.2 建筑物高度估算42-45
- 4.3 本章小结45-46
- 5 实验与分析46-54
- 5.1 影像的来源及预处理46-49
- 5.1.1 影像的来源46-47
- 5.1.2 影像的预处理47-49
- 5.2 建筑物及阴影的提取49-52
- 5.2.1 基于改进的形态学建筑物区域提取49-52
- 5.2.2 建筑物阴影区域提取52
- 5.3 建筑物高度判断52-53
- 5.4 实验分析53
- 5.5 本章小结53-54
- 6 结论与展望54-55
- 致谢55-56
- 参考文献56-60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叶;曲宏松;李桂菊;王延杰;;平面场景和建筑物成像的几何分析[J];中国光学;2011年05期
2 胡玉芹;周义高;;建筑物变形监测的过程分析与控制[J];科技风;2012年21期
3 刘龙飞;王锐君;董卫平;冉琼;陈世荣;黄健熙;牟伶俐;;一种快速提取建筑物高度的方法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9年05期
4 陈善群;田顺年;廖斌;杨明;;并列建筑物周围风场的数值模拟[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5 刘艳春;姜建慧;;单影像规则建筑物高度量测方法研究[J];测绘科学;2010年05期
6 J.E.Amrhein;肖光先;;砖石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地震时的表现[J];国外地震工程;1981年01期
7 徐义华;曾卓雄;江叔通;;串行排列的三栋建筑物间的风涡漩分布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5年06期
8 杨长江,陈冲;再论建筑物高度的测量方法[J];测绘通报;2005年08期
9 田新光;张继贤;张永红;;利用QuickBird影像的阴影提取建筑物高度[J];测绘科学;2008年02期
10 封良泉;赵建三;时林军;;龙厦铁路石桥头隧道地表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法及计算分析[J];北京测绘;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晶;王仲琦;白春华;;爆炸作用下建筑物上载荷分布特征的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蒙印;;单像片建筑物高度信息提取[A];中国测绘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宁;蒋维楣;;城市冠层内建筑物对气流影响的数值模拟[A];首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杨志惠;;从IKONOS影像中提取建筑物的高度[A];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华晨辉;;两种方法计算不规则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的探讨[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汝洪博;蔡云泉;马金福;冯志伟;胡雷雷;;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计算方法的探讨[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王金亮;王小花;;基于QuickBird影像城市建筑物信息提取的初步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朱英浩;王斌;;从摄像带构建网上交互三维场景[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远 李鹏;核心保护区建筑物高度不得超过10米[N];建筑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绿文;高建筑物对闪电活动及其特征的影响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5年
2 陈焱明;基于机载与车载LiDAR数据的建筑物模型多视三维重建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3 陈绿文;高建筑物对闪电活动及其特征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4 罗伊萍;LIDAR数据滤波和影像辅助提取建筑物[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5 肖聚亮;建筑物迁移动力系统智能监控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06年
6 逄铁铮;大断面城市隧道穿越复杂建筑物群的安全性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7 李志伟;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玉龙;基于HTML5的建筑物阴影实时模拟[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2 尤媛;水体、建筑物对气温、风观测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3 杨春;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筑物倒损信息提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景军;邻近建筑物对基坑支护方案影响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高春霞;基于高分辨率彩色遥感影像的建筑物提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6 陈亭;南京城市近地表气温微气候模式模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7 翟亚婷;计算机辅助建筑物高度与通视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8 杜熬;利用极化补偿受方位尺度影响的城区建筑物提取[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9 廖义慧;基于先导随机模式的高建筑物雷击过程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10 郭军士;基于改进形态学指数的ZY3影像建筑物和阴影的提取及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48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948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