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松嫩平原土地荒漠化遥感动态监测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4 18:33

  本文关键词:松嫩平原土地荒漠化遥感动态监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MODIS数据 遥感监测 荒漠化 松嫩平原


【摘要】:松嫩平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北部,跨越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内蒙古四个各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本文应用遥感数据对松嫩平原的荒漠化进行分析,以大庆、绥化、哈尔滨、佳木斯、七台河、鹤岗、伊春等七市为研究对象,选取MODIS遥感数据,应用ERDAS遥感分析软件,通过遥感影像的校正、植被指数的计算、荒漠化指数的计算,开展研究区土地荒漠化的动态监测研究,揭示松嫩平原荒漠化区域土地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数量和空间变化的变化及其变化方向,对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利用区域土地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第一部分从遥感技术入手,分析遥感技术特点及其在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前景,并针对目前应用较多的几种植被指数类型及特点,选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为本研究的植被指数开展研究。论文第二部分,分析MODIS数据特点,并结合该数据特点,建立NDVI植被指数模型,进一步植被覆盖度和荒漠化指数模型。选取2009年及2014年的MODIS数据,经数据预处理,NDVI的计算,植被指数的计算和荒漠化指数的计算,提取研究区土地荒漠化信息,对研究区的土地荒漠化开展动态监测研究。论文第三部分,对松嫩平原土地荒漠化,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土地荒漠化的成因,为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提供参考。研究表明2009年和2014年松嫩平原荒漠化的分布情况总体上有所改善,中部地区土地荒漠化较小;西部以及东部地区土地荒漠化较重;中西部以及东北部地区,植被指数达到最低值,土地荒漠化严重。2009到2014年的这五年动态变化方面,土地荒漠化情况有了较好的改善,水域面积有很大的增加,可以加大流域的蓄水量,提高防洪防旱能力。盐碱地裸地的面积有所下降,而荒漠化较低,利用价值较大的区域面积有所增加,荒漠化度有所改善。
【关键词】:MODIS数据 遥感监测 荒漠化 松嫩平原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288;P23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松嫩平原荒漠化遥感动态变化研究的背景和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选题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方法与技术路线13-15
  • 第2章 松嫩平原环境概况15-21
  • 2.1 松嫩平原概况15-16
  • 2.2 松嫩平原气候特征16
  • 2.3 松嫩平原地貌16-17
  • 2.4 松嫩平原水文与水资源情况17-18
  • 2.5 松嫩平原主要环境问题及成因18-21
  • 2.5.1 松嫩平原生态环境现状18-19
  • 2.5.2 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19-21
  • 第3章 荒漠化动态研究的技术方法21-32
  • 3.1 遥感技术21-27
  • 3.1.1 遥感监测技术21
  • 3.1.2 遥感技术主要特点21-22
  • 3.1.3 卫星遥感系统22-23
  • 3.1.4 遥感技术的应用23-25
  • 3.1.5 遥感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与未来技术的展望25-27
  • 3.2 植被对光谱的反应特性和植被指数27-32
  • 3.2.1 植被对光谱的反应特性27
  • 3.2.2 植被指数的定义27-28
  • 3.2.3 影响植被指数的各种因素28-30
  • 3.2.4 植被指数的改进过程30-32
  • 第4章 基于MODIS数据的荒漠化研究32-43
  • 4.1 MODIS数据介绍及应用32-35
  • 4.1.1 MODIS数据简介32
  • 4.1.2 MODIS数据应用32-34
  • 4.1.3 MODIS数据的前景34-35
  • 4.2 MODIS数据的处理35-36
  • 4.3 植被指数及荒漠化指数的计算36-43
  • 4.3.1 数据来源37
  • 4.3.2 数据预处理37
  • 4.3.3 NDVI的计算及成图37-38
  • 4.3.4 荒漠化指数的计算38-39
  • 4.3.5 数据提取与分析39-43
  • 第5章 松嫩平原土地荒漠化成因分析43-47
  • 5.1 自然因素分析43-44
  • 5.1.1 自然地理因素43
  • 5.1.2 气候因素43-44
  • 5.1.3 地质条件44
  • 5.1.4 水文因素44
  • 5.2 人为因素分析44-47
  • 5.2.1 人口膨胀、经济落后44-45
  • 5.2.2 粗放的生产方式45-46
  • 5.2.3 管理政策46-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潮,薛宛绳,侯永娥;太原市土地荒漠化调查研究[J];太原科技;2000年05期

2 陈循谦;云南小江流域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对策[J];云南环境科学;2000年S1期

3 张殿发,王世杰,李瑞玲;诌议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制约机制[J];中国沙漠;2001年S1期

4 姚凡;选择手帕[J];环境导报;2001年04期

5 范书义;试谈山东省土地荒漠化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J];林业建设;2001年04期

6 王让会,周兴佳,张惠珍;新疆土地荒漠化灾害及其对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刘淑珍,范建容,刘刚才;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地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沙漠;2002年01期

8 任仓钰;甘肃地区土地荒漠化成因探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年04期

9 周从斌,范建容;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地荒漠化评价的植被指标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2年01期

10 杨素华,胡嘉滨;黑龙江省土地荒漠化区域综合治理及其立法初探[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长海;;我国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A];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2 张华;;关于我国土地荒漠化成因及其防治的法律措施的探讨[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3 刘爱军;王国钟;;内蒙古土地荒漠化动因分析[A];2006中国草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范书义;曹鹏云;王连玉;王月海;任飞;;试谈我省土地荒漠化现状、成因及加强林业生态防治的对策[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2003年

5 孙世文;;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发生的根源与防治[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闫玄梅;李双全;;山西省土地荒漠化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7 张骏;曾金华;孙亚乔;刘玉洁;;柴达木盆地土地荒漠化成因分析[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杨柏松;;黑龙江省土地荒漠化状况、危害及防治对策[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9 邱为铎;;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治本之策[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宪成;;东北西部土地荒漠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吕国栋;蒙土地荒漠化严重[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2 记者 丁泉燕;专家考察我州土地荒漠化情况[N];博尔塔拉报;2009年

3 江西省上高二中地理组 聂婷;浅谈土地荒漠化问题[N];学知报;2010年

4 记者 章轲;土地荒漠化年损1200亿[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监测[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6 顾瑞珍 杨舟;土地荒漠化现象得到初步控制[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记者 陈昌云;云南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N];工人日报;2000年

8 ;我国土地荒漠化局部好转整体恶化[N];科技日报;2002年

9 记者 林东升;我国土地荒漠化形势严峻[N];农民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彭俊;今天我们怎样应对荒漠化[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龚新梅;新疆土地荒漠化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D];新疆大学;2007年

2 孙洪艳;河北省坝上土地荒漠化机制及生态环境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3 杨晓晖;半干旱农牧交错区土地荒漠化成因与荒漠化状况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0年

4 杨云贵;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与生产力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5 杜崇;松Z平原土地荒漠化与生态环境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赵晓庆;土地伦理的理论探讨及实践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7 齐雁冰;陕北农牧交错带荒漠化土壤发生特性与演变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火平;北京及邻区土地荒漠化动态演变分析与建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2 赵晓;艾比湖流域精河绿洲土地荒漠化动态演变分析与模拟[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浩;松嫩平原土地荒漠化遥感动态监测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5年

4 郭晓清;陕西省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其防治管理信息系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金玲;苏尼特左旗土地荒漠化的人文机制分析与防治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小霞;环渤海经济区带土地荒漠化遥感调查与监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高亚军;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演化机制及土壤质量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8 宣勇;尉犁县土地荒漠化评价及其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唐志燕;埃塞俄比亚提格雷土地荒漠化综合防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10 常月明;半干旱区季节性河流流域的土地荒漠化成因及其治理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72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972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6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