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灰色模型在卫星钟差预报中的应用及精度分析
本文关键词:动态灰色模型在卫星钟差预报中的应用及精度分析
【摘要】:在GP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中,卫星钟差的实时可靠预报是实现GPS实时高精度单点定位的关键之一。在探讨了二次多项式模型和灰色模型对钟差预报的局限性的基础上,从而将动态灰色模型用于钟差预报。动态灰色模型是不断地剔除早期信息并加入新信息,因此提高了预测区间的白度,使预报的精度明显提高。该文采用动态灰色模型建模,并与二次多项式模型和单一GM(1,1)模型进行对比,经实例分析得出动态灰色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卫星钟差预报的精度。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灰色理论 动态灰色模型 钟差预报
【分类号】:P228.4
【正文快照】: 1引言卫星钟作为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是保证卫星导航定位精度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影响GPS精密单点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2]。目前,GP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的应用越来越广,而IGS提供的实时钟差精度不够,事后精密钟差也有13d的延迟,不能满足实时单点定位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展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富春;黄张裕;贾莹媛;杨志文;;基于GM(1,1)灰色模型卫星钟差短期预报的精度分析[J];测绘工程;2012年05期
2 刘国超;黄张裕;徐秀杰;冯剑桥;;新陈代谢GM(1,1)模型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鸣翠;于胜文;张帅帅;葛文海;;基坑变形非等时距灰色预测模型程序设计及应用[J];测绘地理信息;2015年01期
2 潘绍林;张显云;杜宁;范旭亮;张俊;;基于灰色系统模型的IGS精密钟差预报[J];测绘工程;2015年04期
3 王豪威;陈慧建;;基于改进的动态灰色模型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测绘;2015年03期
4 王鸣翠;于胜文;张帅帅;;基于Matlab的建筑基坑变形灰色系统分析预报与应用[J];现代测绘;2013年06期
5 胡泽周;刘国超;;GM-AR模型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15年03期
6 姜绍飞;李猛;麻胜兰;;基于改进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涂膜腐蚀预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棠洪;董克刚;周俊;于强;;残差灰色预测模型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7年05期
2 路晓峰;贾小林;崔先强;;灰色系统理论的优化方法及其在卫星钟差短期预报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06年06期
3 郑作亚;党亚民;卢秀山;郭金运;阳凡林;;基于IGS超快星历预报卫星钟差及其精度分析[J];测绘科学;2010年02期
4 黄观文;张勤;王继刚;;GPS卫星钟差的估计与预报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9年06期
5 郑作亚;陈永奇;卢秀山;;灰色模型修正及其在实时GPS卫星钟差预报中的应用研究[J];天文学报;2008年03期
6 崔先强,焦文海;灰色系统模型在卫星钟差预报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年05期
7 王利,张双成,李亚红;动态灰色预测模型在大坝变形监测及预报中的应用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燕彩;陈秀海;朱衡君;;改进的离散灰色模型及其应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刘卫锋;何霞;程少华;施进发;;一类优化离散灰色模型及其等价模型[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3 李万领;孟晨;许克君;;基于灰色模型的故障预测方法研究[J];宇航计测技术;2011年02期
4 吴北平;岳昊;王建军;;择优动态灰色模型的研究及其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11年06期
5 罗佑新;试验数据处理及试验在线监测的灰色模型与方法[J];机械设计;1993年06期
6 徐进军;王海城;刘卫平;;反向灰色模型中积分参数确定方法[J];测绘通报;2013年S1期
7 李宝林;邓聚龙;;棉蚜虫生物防治系统的灰色模型[J];大自然探索;1984年03期
8 刘孟兰,余汉生;用灰色模型理论预测珠江口污染趋势的可行性[J];海洋环境科学;2005年02期
9 谢乃明;刘思峰;;离散灰色模型的拓展及其最优化求解[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年06期
10 谢乃明;刘思峰;;离散灰色模型的仿射特性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耀国;刘思峰;王正新;;灰色模型的病态问题初探[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富闽鲁;汪波;张凤山;;基于灰色模型的天津市科技管理人才需求预测[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胡文斌;杨昌智;孙一坚;;关于晴天水平面太阳直射强度灰色模型的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柯宏发;吴正朋;刘思峰;李青;;基于灰色模型的电子装备故障预测精度分析[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唐天国;陈春华;刘浩吾;丁睿;;基于改进灰色模型的高边坡稳定性研究[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陈海珍;;人体灰色模型在服装快速定制中的应用[A];2006年全国服装科技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王秀丽;姜楠;;基于灰色模型理论的大型体育场健康监测研究[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3年
8 吴银亮;刘艳敏;祝艳波;;动态灰色模型的滑坡位移时间预测方法研究[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9 蒋莉;钟球;周琳;李建伟;连永娥;;新陈代谢灰色模型对广东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的预测分析[A];中国防痨协会科普宣教委员会漠河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王刚;韩立岩;;灰色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预测中的应用[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虹麟;基于灰色模型的贫信息变形监测预报分析与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周英;基于改进后灰色模型的某深基坑变形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岳昊;择优动态灰色模型研究及其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4 尹逊震;灰色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5 朱超余;离散灰色模型的拓展及其性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6 赵娟琳;灰色模型在港航上市公司每股收益预测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张乔木;灰色模型的优化与改进[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强雯;基于改进序列生成下灰色模型的实证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9 颜静;灰色模型与支持向量机融合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攀峰;灰色模型及其组合模型在证券分析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982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982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