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近岸海域氮、磷营养盐变化趋势及其与赤潮发生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深圳近岸海域氮、磷营养盐变化趋势及其与赤潮发生的关系
【摘要】:本文阐述了深圳近岸海域(大鹏湾北部和东部沿岸、大亚湾西部沿岸、深圳湾西北部沿岸及珠江口东南部沿岸)四个海区氮磷营养盐近30 a变化趋势,统计了各海区历年赤潮发生次数和累计总面积,并对氮磷营养盐含量和赤潮发生次数、累计总面积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深圳近岸海域氮磷营养盐污染状况为东优西劣的趋势,东部海域水体均未达到富营养化水平,而西部海域水体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部分年份为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赤潮发生次数以大鹏湾最高,深圳湾次之,累计总面积以深圳湾最大,珠江口次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DIN、PO4-P与四个海区赤潮发生次数、累计总面积均无显著相关性,而NH4-N、NO3-N分别与大鹏湾和珠江口海域赤潮暴发次数、累计总面积呈显著相关性。
【作者单位】: 深圳市朗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中心;
【基金】:深圳市发改项目计划(301200800174-01) 深圳市未来产业发展专项(HYCYGJ20140512010013)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SGG20130923093840265)
【分类号】:X55
【正文快照】: 518067)深圳市地处广东省南部沿海,濒临南海。全市海域面积1145 km2,海岸线总长229.96 km。海域包括深圳湾西北部沿岸(以下简称深圳湾)、珠江口东南部沿岸(以下简称珠江口)、大鹏湾北部和东部沿岸(以下简称大鹏湾)及大亚湾西部沿岸(以下简称大亚湾)4个海区。由于受到香港半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远溥,李润寅,宋辛,林军,王建芳;赤潮及其防治途径[J];水产科学;2001年03期
2 李桂娇,尹华,彭辉;赤潮研究现状与动向[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3期
3 周名江,朱明远,张经;中国赤潮的发生趋势和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01年02期
4 许卫忆,朱德弟,卜献卫,陈耕心;赤潮发生和蔓延的动力机制数值模拟[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2年05期
5 白希尧,白敏冬,周晓见;羟基药剂治理赤潮研究[J];自然杂志;2002年01期
6 全先庆,曹善东;赤潮的危害、成因及防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张建辉,夏新,刘雪芹,王明翠;赤潮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环境监测;2002年02期
8 张冬鹏,杨二俐,黄毅华;近年来深圳海域的赤潮及发展趋势[J];中国环境监测;2002年05期
9 苟钊训,任春艳;赤潮的成因及其预报初探[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曾江宁,曾淦宁,黄韦艮,郑平,周青松,陈全震,高爱根;赤潮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东海海洋;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斗定;王春生;黄韦艮;;赤潮的预警与管理[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赵冬至;文世勇;;中国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张冬鹏;武宝干;;几种赤潮藻对温度、氮、磷的响应及藻间相互作用的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许卫忆;朱德弟;卜献卫;;赤潮发生的关键物理过程[A];第一届中国赤潮研究与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胡章喜;徐宁;段舜山;;尿素对中国近海3种典型赤潮藻生长的影响[A];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许佳;王洪礼;;赤潮藻类模型的非线性随机稳定性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7 冯剑丰;王洪礼;李胜朋;;赤潮形成的非线性生态动力学机制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宋益银;苏秀榕;陈燕;陈财利;方超;;有毒赤潮藻共生菌的分离鉴定[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9 杜宁;郑洲;缪锦来;李光友;;有毒赤潮的快速检测和赤潮毒性标准建立[A];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朝晖;宋淑华;袁美玲;;典型赤潮原因种分子鉴定与地理来源研究[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改性白泥有效治理赤潮[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马云;赤潮 海上的“红色幽灵”[N];中国海洋报;2013年
3 向杰;赤潮研究:海陆“双管齐下”[N];科技日报;2007年
4 记者 谢开飞;检测赤潮藻仅需5分钟[N];科技日报;2009年
5 陈欢欢;我国开发出赤潮预报预警样机[N];中国海洋报;2010年
6 记者 安淼;我市举行北戴河海域消除赤潮应急演练[N];秦皇岛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游雪晴;专家呼吁推进赤潮灾害的综合性研究[N];科技日报;2001年
8 迟守峰;烟台四十里湾海域赤潮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N];中国渔业报;2008年
9 记者 王元晖;我市发生无毒赤潮 水产品暂未受污染[N];厦门日报;2011年
10 记者 朱_g;厦门海域赤潮面积明显减小[N];中国海洋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佳宁;东海大规模赤潮危害的现场及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年
2 刘艳;多胺在东海赤潮演替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赤潮藻耐营养盐限制能力的调节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3 文世勇;基于营养盐的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技术与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孙晓霞;粘土矿物及无机絮凝剂对有害赤潮的治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5 黄东卫;渤海赤潮生态系统的非线性随机动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冯剑丰;浮游生态系统非线性动力学与赤潮的预测预警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杨珏;浮游植物时空发展的非线性特点与赤潮的关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王海霞;中国近海赤潮/绿潮多发海域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9 雷惠;基于固有光学量的东海赤潮遥感提取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吴萍;新型表面活性剂改性粘土治理赤潮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素清;分析浙江海区赤潮过程中的气象因子[D];浙江大学;2005年
2 叶琳;赤潮生态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其在渤海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3 江艳;无菌赤潮异弯藻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4 谢中华;赤潮发生的频率分析和预报[D];天津大学;2004年
5 周玉萍;营养盐对东海赤潮优势藻竞争演替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6 郑凯静;五种微生态制剂对三种赤潮藻生长的影响[D];大连海洋大学;2016年
7 李京;东海赤潮高发区营养盐结构及对浮游植物优势种演替的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姜独yN;青岛奥帆赛场及邻近海域赤潮监控预警系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李刚;光学技术在赤潮监测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庞勇;珠江口海区环境特征及双胞旋沟藻赤潮发生过程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92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292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