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近海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潮汐潮流数值模拟
本文关键词:温州近海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潮汐潮流数值模拟 出处:《宁波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温州市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地少人多,为了解决土地资源严重短缺问题,温州多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近海建设工程,而大量地围填海工程建成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我国关于围填海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叠加影响这一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掌握围海造地对海洋水动力环境的影响,并研究多个围填海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叠加影响,将会对温州地区的海洋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和实际意义。本文主要利用海洋建设工程前后监测资料的对比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对温州沿海建设工程海洋环境潮流运动叠加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系统介绍了温州海域海洋建设工程对水动力环境影响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论述了在国内前人做过的相关研究,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对研究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波浪和径流进行了概括,并介绍了研究区域的水动力特征,对研究区域多年来的围填海情况进行了总结。第三章:根据收集的近年来温州海域多个工程不同阶段3~5的年实测潮位数据和海流观测数据分析温州海域潮汐潮流的特征,其中M2分潮的振幅在170~215cm,迟角在242~303°之间,这些站的2007年、2010年、2011年调和常数分析结果相比,主要的半日分潮M2、S2、N2,全日分潮K1、O1及浅水分潮M4、MS4、及M6等分潮振幅、迟角的最大变化分别在1.3~4.8cm和1.3~7°之间,M2分潮流椭圆率K值在0.01~0.03之间变化,M2分潮流椭圆长轴2011年的值在-0.03和0.087之间,2007年的值在-0.04和0.08之间,流速平均最大减小0.06m/s,因此可知,温州海域围填海工程对其周边的海域潮流运动的叠加影响不显著。第四章:在初步掌握了鳌江口潮汐潮流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无结构的三角形网格和有限体积法的FVCOM海洋数值模型,进行模拟结果验证,水位、流速和流向的最大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1~0.18m、2.6~4.2cm/s和6.5°~9.5°,构建重点年份建设工程合拢产生新的岸线水深的潮汐潮流场,刻画温州海域建设工程的叠加影响。第五章:分别对乐清湾、瓯江和鳌江海域多个海洋建设工程的叠加影响进行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751;P731.2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兰芳;;威海湾潮流的分布特征[J];海岸工程;1990年Z1期
2 林建国;大连湾准三维潮流场的数值模拟[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2年06期
3 温生辉,陈季良;厦门附近海域潮流场的数值模拟[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6年02期
4 陈波,邱绍芳,葛文标,侍茂崇;广西沿岸主要海湾潮流的数值计算[J];广西科学;2001年04期
5 吴德安,张忍顺;陈家坞槽潮流特征及潮流流速垂线分布[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6 樊星;魏皓;;近岸典型养殖海区潮流垂直结构的数值研究[J];渔业科学进展;2010年04期
7 罗家海;潘南明;汪道明;;汕头港湾附近水域潮流特征及其数值模拟研究[J];广州环境科学;1996年02期
8 朱玉荣;苏北滨海平原区古潮流场的数值模拟及其验证[J];海洋通报;1998年03期
9 乔方利,赵伟,袁业立;渤黄东海潮流长期物质输运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4年11期
10 曹欣中,唐龙妹,张月秀;宁波、舟山内海域实测海流分析及潮流场的数值模拟[J];东海海洋;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娜;张庆河;张文忠;;渤海潮流场特性分析[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程友良;张国峰;涂春民;;不同地形条件下潮流对电厂差位式取排水特性的影响分析[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13年
3 李孟国;李文丹;;葫芦岛海域潮流泥沙数值模拟[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樊星;典型养殖海区潮动力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观测与数值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陈倩;浙江近海潮汐潮流的三维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2年
3 朱龙海;辽东浅滩潮流沉积动力地貌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郑桂珍;风浪破碎统计特征及流对短波破碎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5 张艳伟;南海陆架坡风致混合及长期混合观测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未未;大亚湾核电站海域三维分层潮流场和物质场数值模拟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林翩然;厦门海域潮流场及网格嵌套边界条件分析[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07年
3 张瑞瑾;三维潮流数值模型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李君益;海湾水动力物理模拟潮流场粒子图像测速系统设计[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2年
5 齐继峰;大连獐子岛附近海域三维潮汐潮流数值模拟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赵婉璐;基于ECOMSED模型的潮流场和温度场数值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7 单慧洁;温州近海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潮汐潮流数值模拟[D];宁波大学;2014年
8 王逸晨;码头附近潮流场及工程泥沙问题的数值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祝丽丽;钱塘江潮流场及其对工程的复杂响应[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徐智昕;服务于海上地震勘探作业的北部湾海流场的实时预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09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309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