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能装置弹性系泊系统抗台风的设计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波浪能装置弹性系泊系统抗台风的设计与研究 出处:《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波浪能装置 系泊系统 势流理论 波浪力 波频运动 弹性索 沉块浮筒 鹰式装置 系泊载荷 漂移半径 台风 准静态
【摘要】:针对波浪能装置的抗台风系泊问题,以鹰式三号波浪能装置为对象开展波浪能装置的弹性系泊系统抗台风的研究与设计。根据势流理论计算装置的一阶波浪力和二阶波浪力,其中二阶波浪力采用一阶势的压力积分方法求得。在忽略系泊系统低频运动与波频运动的耦合作用下,采用准静态分析方法,将装置的运动分解为平均静力位移、波频振荡运动和低频振动的叠加。根据鹰式三号波浪能装置实现对应主浪向的要求采用分布式系泊方式分别设计了4种方案,并通过模拟计算,最终选择最优的可行性方案。结果表明:在系泊线中加入可蓄能的弹性索和沉块浮筒蓄能构建件,可以有效减小系泊载荷峰值和控制结构物漂移半径,减少系泊锚链的使用量。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XDA13040201)
【分类号】:P743.2
【正文快照】: 在海洋工程中,系泊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形式也多种多样。以锚定点多寡分类[1-2],可分成单点和多点系泊系统两大类;以系统的功能来分,则有浮式生产系统、中转系统和储油系统等。这些系泊结构物在风、浪、流等环境条件的作用下可作顺应式的运动,从而导致系泊缆索(链)的张力变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润;;波浪能[J];世界科学;2008年08期
2 ;波浪能独立稳定发电与制淡系统[J];水产科技;2010年Z1期
3 本刊编辑部;;波浪能协奏曲[J];能源与节能;2012年01期
4 张松;刘富铀;张滨;马治忠;姜波;;我国近海波浪能资源调查与评估[J];海洋技术;2012年03期
5 闻斌;薛彦广;张芳苒;赵越超;;中国海波浪能资源分析[J];海洋预报;2013年02期
6 王晓明;尚建忠;张志雄;;双浮体波浪能转换装置中重心布置对波浪能吸收影响分析[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7 余志;在挪威研究波浪能[J];海洋工程;1996年04期
8 ;从水下开发利用波浪的能量[J];中国乡镇企业信息;1997年01期
9 林刚;郑崇伟;孙岩;杨松;贾晨;;中国海波浪能资源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J];海洋预报;2013年06期
10 王绿卿;冯卫兵;唐筱宁;龚政;;中国大陆沿岸波浪能分布初步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颖;吴成东;董再励;李孟歆;;基于虚拟样机的波浪能驱动系统仿真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A)[C];2009年
2 赵凌志;彭燕;沙次文;许玉玉;李然;刘保林;李建;;液态金属磁流体波浪能直接发电演示装置的数值分析[A];第二届全国海洋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建;彭燕;赵凌志;刘保林;沙次文;许玉玉;李然;李雪临;;液态金属磁流体波浪能直接发电试验研究[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海洋能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4 赵海涛;徐伟;郝春玲;沈家法;孙志林;宁德志;;底铰摇板式波浪能装置的水动力特性[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5 李靖;周林;郑崇伟;陈晓斌;;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波浪能资源评估[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倪歆韵;缪泉明;;浮子参数对波浪能吸收效能的影响分析[A];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11年
7 杨忠良;施伟勇;张俊彪;叶钦;;浙江近海自然海况条件下波浪能统计分析[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8 张颖;李孟歆;侯亮;;基于惯性摆的波能获取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9 张大海;李伟;林勇刚;鲍经纬;黄炜;;双行程做功波浪能液压传动系统设计及仿真研究[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孙晓晶;;海洋能开发利用的新技术概览[A];第二届全国海洋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琳琳 译 美国《纽约时报》;走向商业化的波浪能[N];中国石化报;2012年
2 记者 张建列 通讯员 谢舜源;新型漂浮式波浪能装置成功发电[N];广东科技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王晓苏;波浪能开发进入业界视野[N];中国能源报;2009年
4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罗续业;世界先进的波浪能技术[N];中国海洋报;2010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刘泽强 通讯员 任永华;向海洋波浪要电能[N];中国海洋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沈俊霖;打造多用途海上平台[N];青岛日报;2011年
7 张秋旭;海洋——人类未来的能源库[N];辽宁日报;2001年
8 许文强 陈吉业;波浪能节能环保零排放 绿色发电装置又逢春[N];大众科技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晓明;基于横摇运动的微型波浪能吸收机理与转换装置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2 杨岑;振荡浮子式波浪能转换器运行特性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3 郑思明;筏式波浪能海水淡化装置的水动力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4 丁松;多体振荡式海洋能装置总体性能数值分析方法[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龙;弹性储能鸭式波浪能采集转换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宇;浮力摆式波浪能转化装置的数值模拟[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刘鑫;波流耦合作用下的青岛海域海洋能资源评估[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王东;组合型振荡浮子布置的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赵红;基于改进势场蚁群算法的波浪动力滑翔器路径规划算法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6 洪学武;波浪能滑翔器动态特性测试与模态分析[D];天津城建大学;2017年
7 杜照鹏;新型仿生波浪能滑翔器的设计与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7年
8 邹进;不同形状多节漂浮式俘能装置运动与功率响应[D];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
9 胡珊;漂浮式波浪能采集装置结构优化[D];集美大学;2017年
10 张明镛;阵列筏式波浪能海水淡化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D];集美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313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313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