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江口外潮汐通道区滩槽冲淤演变分析及其调整机制的探讨
本文关键词:瓯江口外潮汐通道区滩槽冲淤演变分析及其调整机制的探讨 出处:《海洋学研究》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瓯江河口 潮汐通道 GIS 冲淤演变 地貌单元
【摘要】:基于瓯江口外潮汐通道区的历史水深地形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不同年份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DEM进行数字化冲淤定量计算,分析特征地貌冲淤演变过程,并结合水文泥沙条件,对其演变和调整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1933—2005年的72a间,瓯江口外潮汐通道区底床总体表现为微量冲刷,平均冲刷厚度为27cm,冲刷速率为0.375cm/a。(2)特征地貌单元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冲淤演变和形态调整,深槽处于较稳定的冲刷拓展过程;温州浅滩持续淤积,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快其淤积;中沙浅滩和重山沙嘴受冲刷移动最终合二为一。(3)在自然的潮流动力作用下,浅滩与深槽之间进行泥沙交换运移,是研究区滩槽冲淤演变的主要调整机制。
【作者单位】: 浙江省河海测绘院;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LQ15D060005)
【分类号】:P737.1
【正文快照】: 0引言潮汐通道是指连接海洋与海湾、o_湖或河口的水道[1]。瓯江口外潮汐通道区,作为沟通瓯江河口与外海的重要通道,历来就是港口航道建设等海洋开发活动的热点地区。潮汐通道区的滩槽冲淤演变是其港口航道资源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对瓯江口外潮汐通道区滩槽冲淤演变过程及其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E·沃茨索埃;黄瑞兰;郑小平;;潮汐通道的悬沙与质量输移模式[J];河海大学科技情报;1987年04期
2 应秩甫;水东潮汐通道和沿岸泥沙输移[J];热带海洋;1988年04期
3 李春初;渤海湾西南岸大口河的海岸与潮汐通道体系[J];海洋通报;1993年04期
4 王世俊,李春初,田向平;海南岛小海沙坝-泻湖-潮汐通道体系自动调整及恶化[J];台湾海峡;2003年02期
5 王鸿寿;应秩甫;陈志永;;粤东汕尾港o_湖—潮汐通道体系的演变及泥沙运动[J];热带地理;1988年04期
6 王文介,李绍宁;清澜o_湖-沙坝-潮汐通道体系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J];热带海洋;1988年03期
7 应秩甫,王鸿寿,陈志永;粤东汕尾港o_湖-潮汐通道体系的演变及泥沙运动[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0年01期
8 李春初,应秩甫,杨干然,罗章仁;粤西水东湾潮汐通道—落潮三角洲的动力地貌过程[J];海洋工程;1990年02期
9 田向平;;潮汐通道外泄水流喷射扩散对拦门沙形成的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10 蔡明理;马仲荃;;江苏辐射沙洲潮汐通道建港可行性初探——以黄沙洋为例[J];海岸工程;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陆瑞兴;;潮汐通道河口湾建港研究和实践[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魏贞伦;;粤东小漠沙坝演变过程与小漠渔港整治[A];第六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五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3 蔡相芸;张金善;王金城;张清扬;;金塘水道水动力特性分析[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边淑华;基岩海湾潮汐通道动力地貌及其发育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朋飞;潮汐通道地貌特征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2 陈媛媛;昌黎七里海泻湖生态环境治理水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22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32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