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对中国近海的两处入侵和主要通道输送量的季节到年代际变化
本文关键词:黑潮对中国近海的两处入侵和主要通道输送量的季节到年代际变化 出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海 黑潮入侵 体积输送 吕宋海峡 台湾东北海域
【摘要】:本文基于HYCOM和OFES模式输出的长序列格点数据以及WOA13资料研究黑潮在中国近海的两处入侵现象和主要通道输送量的季节到年代际变化。黑潮水的一部分通过向中国近海的入侵,不仅改变中国近海陆架区的温盐分布和环流状况,还给陆架浅水区带来营养物质,从而促进海洋初级生产力。这是本文选题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浮标观测资料和模式输出数据分析黑潮在吕宋海峡海域和台湾东北海域的两处入侵现象。对吕宋海峡研究区做水团分析显示,该区各点的T-S点聚图均呈反S形分布,25.8等密度面是其分界面;该分界面以上,研究区海水的温盐特性介于南海水和黑潮水之间,并表现出显著的次表层高盐水特征;经度上位置越靠西的点越接近南海水的性质,越靠东的点越接近黑潮水的性质;纬度断面越靠近台湾岛南端其海水性质越向黑潮水靠拢,纬度断面靠近吕宋岛其海水性质则在南海水和黑潮水之间均匀分布。25.8等密度面以下,海水盐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小。为了解吕宋海峡上层体积输送(LST)的低频变化特征,我们利用涡分辨力海洋环流模式OFES的62年(1950~2011)后报输出得到LST不仅有约3年和7年显著的年际振荡,而且有约14年显著的年代际变化。为探究影响LST这些低频振荡特征的局地因子,我们首先分析了吕宋冷涡(LCE)活跃区上空风应力旋度(WSC)异常场主要模态的低频振荡特征。结果表明,对LCE活跃区上空WSC去除季节信号的异常场做EOF分析取得了典型的年际以上尺度的主要振荡特征,其第一模态时空变化表现为约14年显著的年代际振荡和WSC异常场正位相区年代际尺度上的南移,而第二模态表现为约3年显著的年际振荡和WSC异常场正位相区年际尺度上的北移。此外,LST约7年的变化特征可视为源区黑潮体积输送低频变化在该尺度上的印记。台湾东北海域是黑潮进入东海与陆架水交换的主要的入侵区。对台湾东北海域距平流场做矢量EOF分析,得到该海域主要时空变化特征。其第一模态空间场主要体现了东海黑潮主流区的振荡和与其相伴随的在122.8°E附近跨200m等深线分布的气旋/反气旋式环流结构,代表了黑潮流经台湾东北海域时其侵入陆架部分与主流振荡之间的反位相关系,这和黑潮入侵东海陆架强度变化与黑潮主流强度变化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是一致的。季节变化上,冬季在122.2°E附近表现为较强的入侵,夏季则不利于入侵。同时,第一模态也显示了一定的年际变化特征,例如,1995,1997,1999年夏季都是较弱的入侵年。不同于第一模态,第二模态则代表了黑潮主流区两侧的振荡和衍生出的台湾岛以北偏东海区的气旋/反气旋式环流结构。时间系数为正值时,黑潮主流摆动偏向陆架且能冲上200m等深线,但不利于黑潮向台湾岛北侧的入侵;时间系数为负值时,主流摆动偏向大洋,但有利于黑潮向台湾岛北侧的入侵。东海各通道表层(0~60m)体积输送与东海海面风应力之间在季节变化上有相当好的一致性。首先,东海海面风应力距平场EOF第一模态表现为显著的东亚冬夏季节转换的季风特点,且没有什么年际变化:冬季东海各通道海域受东北风控制,在Ekman输送机制下有助于通过琉球各通道流入东海;夏季为西南风,有助于流出东海。同时,我们对各通道表层体积输送的EOF分析发现,其第一模态时间系数不仅有季节变化,其年际变化也比较明显;特别是,当对各通道整层体积输送进行EOF分析时,其季节变化不明显,而其年际变化更加明显。这说明风应力对琉球各通道体积输送的影响只体现在表层,其对整层的影响较弱,换言之,影响整层体积输送另有其它因子。例如,年际变化上,PDO可能对东海各通道体积输送的年际变化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而ENSO对它的影响较弱。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73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永罡,白人海,谢安;中国东北地区干旱趋势的年代际变化[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2 孟祥凤,吴德星,胡瑞金,兰健;印度尼西亚贯通流年代际变化及成因分析[J];科学通报;2004年15期
3 吴德星;林霄沛;万修全;兰健;;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研究进展浅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6年01期
4 王妍;钱明;朱伟军;;夏季欧亚阻塞活动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我国降水的可能联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刘莉红;琚建华;郑祖光;刘晓玲;;我国南方夏半年干湿的年代际变化分析与转换机理探讨[J];热带气象学报;2012年06期
6 王然;于非;司广成;;淮河流域5~6月降水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J];海洋科学;2014年02期
7 张庆云,彭京备;夏季东亚环流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对登陆中国台风的影响[J];大气科学;2003年01期
8 顾薇;李崇银;杨辉;;中国东部夏季主要降水型的年代际变化及趋势分析[J];气象学报;2005年05期
9 于群;郭品文;张福颖;;全球夏、冬季加热场的气候学特征及其年代际变化[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杜军;胡军;建军;拉巴;;拉萨近半个世纪气温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薇;李崇银;杨辉;;中国东部夏季主要降水型的年代际变化及趋势分析[A];第六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5年
2 纪忠萍;熊亚丽;谷德军;谢炯光;;广东开汛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与500hPa环流和海温场的相关[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3 周连童;黄荣辉;;我国春季气候年代际变化与夏季气候变化的差异[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刘海涛;;北京近160年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霞;梁建茵;;南海夏季风强度年代际变化的基本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建波;刘秦玉;张苏平;姚圣贤;;华北5月降水年代际变化[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何金海;朱志伟;TimLi;;中国南方降水春夏季节反相年代际变化及成因分析[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8副热带气象发展及生态环境影响[C];2013年
8 苏明峰;;半个多世纪来中国气候冷暖与干湿配置的年代际变化[A];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4年
9 江志红;李建平;屠其璞;;20世纪全球温度年代和年代际变化的区域特征[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赵东;王国荣;;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区垂直运动年代际变化的初步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干旱与减灾——第六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司长 翟盘茂;在区域尺度上认识年代际变化[N];中国气象报;2009年
2 黄荣辉 周连童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中国水资源的影响[N];中国气象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辛晓歌;近四十年中国东部春末气候年代际变化的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2 杨若文;全球低频遥相关年代际变化规律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曾刚;海表温度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4 简茂球;大气热源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中国降水的关系[D];中山大学;2004年
5 王宏;北半球夏季大气环流主模态的年际年代际变化[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鸣婧;西印度洋大气垂直环流与江淮夏季降水关系的年代际变化[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顾伯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海温关系的年代际变化及模式预测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李莎莎;黑潮对中国近海的两处入侵和主要通道输送量的季节到年代际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4 赵思遥;21世纪以来东亚盛夏气候年代际变化的整体结构特征及其数值模拟[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6年
5 周晓霞;中国冬温夏雨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全球浅层海洋热异常的相关联系[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6 于群;全球加热场的气候学特征及其年代际变化[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7 徐珍;夏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同期中国降水和气温年代际变化的可能联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8 王妍;夏季欧亚地区阻塞活动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可能联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9 李强;太平洋年代际变化及其非线性作用机制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10 孙友庆;南太平洋潜沉率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其对热带太平洋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33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333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