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印度洋海温与海表面高度相关关系分析
【图文】:
第1期谢骏成,等热带印度洋海温与海表面高度相关关系分析对SST和SLA前5个模态的时间系数做相关分析。对照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表,相关系数基本都通过了95%的显著性检验。如表1所示,,SLA第一模态和SST第二模态的时间系数相关性最大,而且当SLA滞后SST2个月时,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58。图1热带印度洋SSTA的EOF分解第二模态及其时间序列经HHT后IMF-2的波谱Fig.1EOF-2ofSSTAoftropicalIndianOceanandspectrumofIMF-2ofitstimeseriesafterHHT图2热带印度洋SLA的EOF分解第一模态及其时间序列经HHT后IMF-2的波谱Fig.2EOF-1ofSLAoftropicalIndianOceanandspectrumofIMF-2ofitstimeseriesafterHHT表1印度洋SSTA与SLA经EOF分解后前5个模态的相关系数Table1CorrelationcoefficientsbetweenfirstfivemodesofSSTAandSLAofIndianOceanafterEOFdecomposition模态相关系数SSTA第一模态SSTA第二模态SSTA第三模态SSTA第四模态SSTA第五模态SLA第一模态-0.280.50-0.08-0.12-0.21SLA第二模态-0.03-0.190.37-0.040.22SLA第三模态-0.210.440.010.02-0.06SLA第四模态-0.430.160.24-0.080.42SLA第五模态-0.21-0.43-0.18-0.47-0.16综上所述,SLA和SSTA偶极型在空间上都为东西反相分布,时间序列之间的相关性较好,且具有2个月的滞后相关,这与王璐华等[14]的研究成果一致。4IOD年际变化与SLA变化、ENSO事件的相关性根据Saji等[1]定义的偶极子指数,选取赤道西印度洋(10°S~10°N,50°E~70°E)和赤道东印度洋(10°S~0°,90°E~110°E)区域的海表温度距平资料,计算DMI。图3分别给出了1993—2012年DMI、SLA指数和SOI的标准化数值。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已对这3组数据进行了5个月的滑动平均去除年信号。41
,而1996年、1998年、2005年、2010年是IOD负值年,这与Saji等[1,13]以及肖莺等[15]叙述的一致。IOD和ENSO存在一定的反相关,但在1997年,IOD与ENSO同时发生;而在1994年,IOD发生,但ENSO未发生。1993—2012年的SLA指数与DMI之间的相关性较好。从图3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趋势大致相同。在IOD爆发年,DMI与SLA指数有极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95,由此可以推断出SLA的变化可能对IOD有很好的响应和反溃对DMI进行HHT,得到8个本征模态函数(IMF)以及1个残值(Residual)。IMF-3的振幅及对应的Hilbert波谱如图4所示,IOD存在1个2.8a的年际振荡周期,为准2a振荡(QBO)。从相关分析结果可知,IMF-3与SOI的相关关系最好。1997年,IMF-3的振幅明显增大,这与前面提到的ENSO与IOD同时发生的年份大致吻合,表明IOD可能存在着固有的受ENSO影响的QBO,这与张国胜等[16]得出的结果一致。受篇幅限制,其余的IMF函数与振幅图在本文未给出,其中IMF-1主要为0.8a的振荡信号,在1997年有一次大的振荡,1997年为IOD爆发年;IMF-2主要为1.2a的振荡信号。IMF-4表现为长周期的振荡(3~8a),2005年之后振荡信号明显加强,在7a的振荡中只有强ENSO事件才能影响到IOD的发展;IMF-5、IMF-6为1~12a的振荡周期,振幅比较均匀;最后的残值显示了DMI的变化趋势,表明IOD的年际变化是在增强的,呈上升趋势,并且残值与SOI的相关性良好,表明ENSO事件在影响IOD的发展。图4对DMI进行EMD分解后的IMF-3与SOI指数及DMI经HHT后的IMF-3波谱Fig.4IMF-3andSOIofDMIafterEMDandspectrumofIMF-3ofDMIafterHHT5IOD季节锁相及其与SLA的相关关系在IOD正值年DMI与SLA指数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是0.79,在DMI达到最大值的前一个月,SLA达到最大;而在IOD负值年,两者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琳;于卫东;;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和副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的联系[J];海洋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2 华莉娟;俞永强;尹宝树;;热带印度洋偶极子模态的不对称性及其成因的数值研究[J];大气科学;2010年06期
3 黄科;张启龙;;热带印度洋上层热含量异常场的年际变率分析[J];海洋科学进展;2011年03期
4 张东凌,何卷雄;热带印度洋上层洋流的动力统计诊断[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年03期
5 郑冬梅;张启龙;;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热力异常联合模及其指数定义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6 李奎平;于卫东;李俐俐;;冬季热带印度洋季节内振荡的物理结构[J];海洋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7 王东晓,吴国雄,徐建军;热带印度洋年代际海洋变率及其动力学解释[J];科学通报;1999年11期
8 李东辉,张铭,张瑰,谭言科;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发生和演变机制的数值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05年02期
9 李东辉;谭言科;张瑰;叶志敏;;东亚冬夏季风对热带印度洋秋季海温异常的响应[J];热带海洋学报;2006年04期
10 连涛;陈大可;YouMin TANG;金宝刚;;热带印度洋-太平洋三极模态的理论探讨[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袁方超;;热带印度洋蒸发降水分析[A];“海洋动力过程与天气、气候变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东辉;张铭;谭言科;;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异常环流结构的数值模拟[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殷永红;史历;;一个中等复杂的热带印度洋海洋模式及其对1997/1998印度洋偶极事件的模拟[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4 卢Y
本文编号:2565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565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