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热带印度洋海表面温度年际变化主模态对亚洲季风区大气环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3-26 13:18
【摘要】: 本文采用NCEP/NCAR大气资料和HadISST资料集的SST资料,使用最大协方差分析(MCA)、回归等统计方法和海-气耦合模式数值试验,系统深入地研究了热带印度洋海表面温度年际变化(SSTA)主要模态对亚洲季风区大气环流变化的影响。确定了热带印度洋SSTA和亚洲季风区大气环流之间在年际尺度上的主要耦合模态;揭示了热带印度洋SSTA影响亚洲季风区大气环流“耦合主模态”所对应的海温及不同层次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探讨了热带印度洋SSTA对亚洲季风区大气环流和降水、夏季南亚高压、夏季北半球中纬度绕球遥相关的主要影响及其机制,揭示了热带印度洋海盆模的“电容器”效应。得到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 1.首次将“最大协方差分析”用于研究热带印度洋SSTA与亚洲季风区大气环流异常之间的耦合关系中,确定了当扣除ENSO对大气的直接影响后,热带印度洋SSTA和亚洲季风区大气环流异常之间的两个主要耦合模态:第一耦合模态对应的热带印度洋SSTA模态为海盆模,该模态在春季达峰值位相,而且相应的海温异常可以从春季持续到夏季;第二耦合模态对应的热带印度洋SSTA模态为偶极子模态,该模态在秋季达峰值位相。第一耦合模态最大协方差的方差贡献高达95%,而第二耦合模态最大协方差的方差贡献只有25%左右,故将第一耦合模态称为热带印度洋SSTA影响亚洲季风区大气环流的“耦合主模态”。 2.给出了“耦合主模态”对应的热带印度洋海盆模对亚洲季风区大气环流的影响。 春季,作为热源的热带印度洋暖海盆模态,会引起大气的“Matsuno-Gill pattern”响应,从而在高层青藏高原西侧形成高压异常,在低层引起孟加拉湾南部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较强的东风异常,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异常反气旋性环流以及东亚的南风异常。同时,热带印度洋暖海盆模可以导致热带印度洋海区低层气流辐合形成上升运动,引起海面降水异常偏多,大值区位于西南印度洋。东亚地区异常偏南气流可以输送更多水汽,在中国东部到日本南部降水异常偏多。菲律宾东部降水异常偏少。 到了夏季,对应继续维持的热带印度洋暖海盆模态,大气的响应与春季有明显不同。夏季平均西南季风可以将由印度洋暖海盆模引起的异常偏多的水汽向青藏高原南侧地区输送,造成阿拉伯海东部-印度西部降水异常偏多,在该地区形成一新的热源,正是该热源在其西北侧引起的Rossby波响应使得青藏高压西侧异常高压与春季相比向西北方向有所偏移;同时新热源在低层引起辐合,使得印度西南季风、索马里急流加强,从而在整个热带印度洋地区形成异常顺时针环流,该异常环流又会加强水汽的向北输送,从而更加强该新热源,而该新热源又进一步加强这样的环流异常,两者互相促进,形成一个“正反馈过程”。 同时夏季中纬度亚洲急流将青藏高原西侧异常高压信号沿急流波导向下游传播,引起日本海上空的高度场异常。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性环流与春季相似,中国东部夏季风依然偏强,水汽输送和降水也偏多。对于冷位相的海盆模态,上述异常变化相反。 总之,揭示了热带印度洋海盆模的“电容器”效应:ENSO首先对印度洋进行“充电”,形成热带印度洋海盆模,海盆模在ENSO峰值位相后的春季达峰值位相,并可以从春季持续到夏季;该模态又可以“放电”,首先影响青藏高原西侧异常高压,并通过中纬度急流波导的传播而影响更远地区的大气环流。印度夏季风通过水汽输送的途径放大了热带印度洋SSTA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通过比较热带太平洋ENSO和印度洋海盆模对夏季南亚高压的影响,进一步证实了印度洋海盆模的“电容器”作用,当SST升高(降低)会使南亚高压偏强(偏弱)。而ENSO对夏季南亚高压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夏季南亚高压和前期Ni?o3指数之间显著正相关只是个表象,并不是ENSO的直接影响结果。 4.发现了热带印度洋SST年际变化主模态可能引起北半球夏季中纬度绕球遥相关波列。 本文证实了尽管热带印度洋与热带太平洋相比SSTA的振幅要小得多,但是通过夏季风对水汽的异常输送,形成新的异常热源,放大了热带印度洋SSTA对亚洲夏季风环流的影响,突出了热带印度洋SSTA在大气环流变异中的重要性。
【图文】:

水平风场,热带印度洋,季节循环,区域


19图 1.1 热带印度洋区域 850hPa 水平风场季节循环图: (a) 1 月,(b)4 月,(c)7 月,(d)10 月。(单位:m s-1)Figure 1.1 The climatic mean of the horizontal wind at 850hPa in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in(a)January, (b) April, (c)July, and (d)October. (unit:m s-1)

月平均,季节循环,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


20图 1.2 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SST)的季节循环图:(a)春季 3-5 月平均,(b)夏季 6-8 月平均,,(c)阿秋季 9-11 月平均,(d)12-2 月平均。Figure 1.2 Seasonal SST climatology over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a) March-May, (b)June-August, (c) September-November, and (d) December-February. The figure illustrates theseasonal cycle of SS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P73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连童;黄荣辉;;华北地区降水、蒸发和降水蒸发差的时空变化特征[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6年03期

2 黄真,陶诗言;亚洲南部夏季风区在夏季风暴发前后风场的季节变化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1986年02期

3 智协飞,朱乾根,雷兆崇;印尼—澳大利亚北部低频夏季风活动及其与南北半球环流的联系[J];热带气象学报;1990年04期

4 杨梅学,姚檀栋,Ken'ichiUENO;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坡夏季风降水特征的初步分析[J];冰川冻土;1999年03期

5 何勇,秦大河,任贾文,李凤霞;塬堡黄土剖面末次间冰期古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记录的夏季风演化历史[J];科学通报;2002年12期

6 孙颖,丁一汇;1997年东亚夏季风异常活动在汛期降水中的作用[J];应用气象学报;2002年03期

7 朱乾根,胡江林;青藏高原大地形对夏季大气环流和亚洲夏季风影响的数值试验[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8 冯志强,陈蓉;夏季风建立期间低层流场的变化及其与中国雨带活动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9 冯晓伟,孙照渤;ENSO对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影响[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10 宇如聪,张明华,俞永强,刘屹岷;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及其与海温的滞后相关(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庆;陈月娟;;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对中国夏季风气候的影响[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江苏省气象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文;;E1 Ni■o和La Ni■a事件对东亚冬、夏季风循环的影响(摘要)[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3 刘一鸣;陈仲良;周剑超;丁一汇;;华南夏季风活动(1991~2000年)的区域气候模拟[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许金镜;杨林;温珍治;;冬、夏季风及其对福建后汛期旱涝趋势的影响关系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5 徐祥德;施晓晖;谢立安;苗秋菊;;夏季风年代际变率及其海陆“热力驱动”影响特征[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周晓英;沈全福;;东亚夏季风对长江口海域表层水温的影响[A];第三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张善强;贺哲;;亚洲大陆极地涛动与中国气候的关系[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李永平;秦曾灏;于润玲;;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夏季风变化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秦玉;杨建玲;;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异常对夏季风的影响——“电容器”效应与“放大器”效应[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10 居晓燕;;中国夏季降水与东亚大气环流异常[A];第二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金晨;冬日里吹拂着《夏季风》[N];文学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管喻 本报通讯员 姚夏池;生产翻一番 销售零库存[N];山西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黄珍珍;旅游市场吹起“夏季风”[N];韶关日报;2008年

4 张英;夏季风:造假虽烈,有法可解[N];南方周末;2008年

5 ;清华同方刮起“夏季风”[N];建筑报;2000年

6 洪治纲;让心灵在时间之外伸延[N];文学报;2003年

7 王建国 徐小东;冬冷夏热地区应强化夏季风功能[N];中国建设报;2007年

8 周力平;从季风历史到认识季风与历史[N];中国气象报;2008年

9 张家诚;全球气候变暖 冬夏季风失衡[N];中国气象报;2007年

10 老铁;昆山乡土刊物20年[N];文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建玲;热带印度洋海表面温度年际变化主模态对亚洲季风区大气环流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王书兵;川西中部晚更新世地层与环境[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5年

3 李彬;岩溶区古气候替代指标及桂林地区14万年来古气候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9年

4 金莲姬;热带云砧卷云微观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5 郑小童;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主模态的长周期变化及对温室气体增加的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陈金霞;末次冰消期以来东亚季风演化:来自东海和北黄海沉积孢粉记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7 周斌;晚新生代以来灵台黄土剖面元素碳记录与气候环境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8 李廷勇;重庆地区石笋古环境信息影响因素及末次冰期以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徐建;南海南部第四纪浮游有孔虫群与古气候变化[D];同济大学;2004年

10 刘煜;末次冰期冰盛期和中全新世中国地区气候变化的数值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慧;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的气候学研究及其对台风生成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2 迟宝泉;川东北狮子洞石笋SI3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3 孙玉兵;西峰剖面夏季风替代性指标研究及古气候重建[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4 齐冬梅;南亚高压活动与高原季风演变的关系分析[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8年

5 张立波;1951—2003年东亚冬、夏季风特征及其与我国大尺度南北旱涝的关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6 李名则;川西甘孜黄土地层与古气候变化[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7 鲁新川;临夏盆地14-4.4Ma湖相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气候变化[D];兰州大学;2007年

8 胡效月;甘肃静宁地区全新世中期气候变化[D];兰州大学;2008年

9 蔡茂堂;洛川地区倒数第二次间冰期植被演化与气候变化特征[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许善洋;靖远黄土记录的末次冰期旋回气候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01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01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b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