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海洋气象预报地图产品制作平台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6 04:07
【摘要】:海洋气象预报是对海区预期出现的海洋气象和水文状况的预测和通报,预报地图是海洋气象预报的一种主要形式。传统的海洋气象预报地图以纸张为媒介,用有限图幅来展现大量的海气观测信息,信息载负量和分类分级展现效果均受到很大限制,且传统的制图方式生过程复杂,成图速度慢、周期长,存储与传输不易,而中短期海洋气象预报地图的制作频次较短,使用传统方式无疑造成了应用上的局限性。将GIS技术应用于海洋气象预报的地图产品制作与海洋气象信息可视化领域,可有效提高海洋气象预警报制作部门的预警报产品制作水平与工作效率,进而为研究部门分析理解海洋环境特征的分布,揭示海洋环境现象的规律本质提供技术支撑。 相较于其他海洋气象服务系统,我国在海洋气象预报地图产品制作平台的建设上仍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为建设全国海洋气象预警报产品一体化共享平台,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已就海洋气象预报产品的预报要素内容、数据格式要求及产品发布指定了相关规范。在此背景下,本文根据相关规范,基于ArcGIS数字地图制图技术和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组件开发了一套海洋气象预报地图制作平台,集成了多源数据导入、渔场预报属性编辑、预报产品制作、生成及推送等功能,使得GIS知识较为缺乏的各级预报单位的预报人员也能够制作出符合行业规范的海洋气象预报地图产品。 本文的研究成果在于: (1)以我国海洋预报中心下发的海洋气象地图产品制作规范为标准,研究了风浪专题的海洋气象预报特殊符号在ArcGlS平台下的实现方案,并通过二次开发的方式实现了符合预报制作人员习惯的符号制作方法 (2)实现了多源海洋气象预报数据在单一平台中的集成,包括国家海洋预报中心下发的规范化大面预报数据、精细化数值预报数据等,预报制作人员可以将这些数据导入本平台进行参考和编辑,验证了海气数据共享一体化平台建设的可行性。 (3)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今后各种海洋气象预报专题,如风暴潮、潮位、盐度、水温等也可以在该系统基础上进行扩展,从而将系统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海洋气象预警报地图产品制作平台。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7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善勇;章力博;;基于AutoDesk MAP 3D的标准化数字制图生产研究[J];测绘通报;2007年02期

2 吕宝奇;王瑞芳;王俊;;基于AutoCAD Map 3D开发数字成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年03期

3 陈述彭,钟耳顺;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发展透视[J];地球信息;1998年Z1期

4 仉天宇,周成虎,邵全琴;海洋GIS数据模型与结构[J];地球信息科学;2003年04期

5 章武英;;MAPINFO与MAPGIS两种制图方法的转换的浅议[J];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陈静,张树文;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Geodatabase及其实现[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年02期

7 刘振民;GIS支持下的中国近海海洋水文、气象资料产品管理信息系统[J];海洋信息;2000年02期

8 梁忠;林乔木;姚忠山;;GIS在海洋气象服务中的应用[J];海洋技术;200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正祥;基于Arcobjects的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与实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亚军;GIS中地图符号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3年

3 刘艳;GIS支持下的地图符号库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王哲;在ArcGIS软件平台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地图符号化表达[D];吉林大学;2006年

5 宋勤昌;长江口附近海域海洋地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时红丽;基于Geodatabase和ArcEngine的海岛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7 黄昌;海洋气象导航服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15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15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9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