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渤海环流季节变化及机制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8 16:48
【摘要】:渤海,是一个深入中国大陆的近封闭型浅海,近几十年来,伴随全球气候变化,其物理环境场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纵观历年来对渤海环流进行的科学研究,由于实测数据的缺乏和技术手段的限制,对其结构及动力机制也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基于ROMS模式,利用近期获得的质量较好的数据资料,构建了新背景场下渤海区域热力-动力相耦合的三维斜压模型。依据模拟结果和对比实验,详细分析并阐述了渤海环流的季节分布特征、渤海与外海的水交换形式以及环流的形成、变异机理等一系列科学问题。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渤海环流的量值较小,大部分区域流速全年都在5cm/s以下,远小于本海域的潮流量值。水平分布中,渤海海峡附近和岸线较曲折的近岸水域终年为强流区,渤海湾、莱州湾中部属于弱流区;垂向上,一般来说,表层流速总大于底层流速。四季中,以夏、春两季余流较强,秋、冬季余流偏弱。 在渤海,由于强、弱流区的间隔分布,传统观点中的那种连贯的大环流形态并不十分显著,局地小范围的涡环结构反而比较清晰。就深度平均流而言,在渤海中部靠近辽东湾口位置,全年存在一个顺时针向的大流环,其强度随季节更替而发生变化,于春、夏季,在该流环的东缘还会出现一个小的、强劲的逆时针涡旋;辽东湾沿岸,四季中都并未形成连续的大环流结构,只在局部地区,有一些形态清晰、且随季节变化不大的小范围流动存在,春、夏季,在海湾中部会出现一个逆时针的流环;渤海湾余流的季节变异比较显著,秋、冬季,由南部逆时针的沿岸流与北部顺时针的小流环组成,春、夏季,为东北部逆时针的局部流动与南部顺时针的沿岸流相叠置;莱州湾内,大致以逆时针的环流为主,春、夏季较弱,秋、冬季,在沿岸较强,湾口东岸终年存在一支显著的沿岸出流,经海峡南部流出渤海;此外,在夏季,现行黄河口外有一支东北-偏北向的海流,汇入渤海中部。渤海环流的三维结构明显,表层与底层余流的分布差异较大。底层流动随季节变化较小,在大部分区域与潮致余流相似,表层流动在秋、冬两季呈偏南向的风漂流形态,在春、夏季,与深度平均流流型相近。 渤海海峡处的水交换并非如通常所说的“北进南出”型那么简单,而是入流区与出流区相间隔分布,总体来看,入流区一般较为狭窄,除最北侧的一个之外,在37.9°N、38.3°N以及38.55°N附近都是主要的流入通道,其他区域则大致保持常年出流的状态。流动较强的位置包括,海峡北端的入流区、南端及38.4°N附近的出流区,其余通道则不那么稳定,可能随季节发生流向的变化。 潮波系统与渤海的岸线、地形相互作用,非线性耦合得到的潮致余流,构成了渤海环流的基本形态。以此为背景,受到风、沿岸径流、海表面热通量及淡水通量等有明显季节变化的因素的影响,总环流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了较有规律的年内变化。冬季,在上界面强劲偏北风的作用下,海域的上表层呈现一定的风生流趋势,但受潮波耗散作用的抑制,海面风的影响深度十分有限,此时对流混合效应较强,温盐结构比较简单,只在径流冲淡水外缘出现了显著的密度流。冬季型环流以潮余流和上层风生流为主,密度流较弱。随风场减弱并转向,结合增温效应,渤海的密度流逐渐增强,风生流弱化,环流与温盐结构间相互调整、适应,形成了夏季型的流场和温盐分布形态,海区中的冷暖水块及径流冲淡水附近,均有清晰的流动出现。夏季型环流以密度流为主,重点影响到海域的中上层,潮余流次之,风生流最弱。之后,随风场再度变化及降温效应,环流又会回复到冬季型流态,如此周而复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73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洪亮,黄卫民,赵俊生;北部湾潮致、风生和热盐余流的三维数值计算[J];海洋与湖沼;2001年05期

2 王辉,苏志清,冯士{p,孙文心;渤海三维风生-热盐-潮致Lagrange余流数值计算[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3年01期

3 刘恒魁;秦皇岛至团山角近岸海区水文基本特征[J];海洋通报;1994年01期

4 董年虎,王广月;渤海湾黄河入海口区余流特性分析[J];黄渤海海洋;1997年01期

5 江文胜,汪景庸,赵建中,王辉;渤海湾环流的一次观测和分析[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6 李树华,夏华永,梁少红,莫如喜;广西重点港湾的潮流和余流[J];广西科学;2001年01期

7 李泽刚;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域潮流分析[J];海洋通报;1984年05期

8 张彦龙;芷锚湾附近海域潮流及余流分析[J];海洋通报;1997年01期

9 江文胜,吴德星,高会旺;渤海夏季底层环流的观测与模拟[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陈倩,黄大吉,章本照,王敏芳;浙江近海潮流和余流的特征[J];东海海洋;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霄沛;吴德星;鲍献文;江文胜;;渤海环流季节变化的数值研究[A];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下册)[C];2005年

2 胡静;黄国玲;王重工;;青草沙水源地水域水文泥沙特征[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人类活动与河口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王悦;吴德星;林霄沛;;嵌套模式对渤海湾潮致余流的高分辨率模拟[A];第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4年

4 冯士{p;;论渤、黄、东海环流动力学[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5 包芸;吕海滨;;近三十年来磨刀门河口地貌动力数值模拟[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国安;陈沈良;徐丛亮;张建华;;黄河三角洲飞雁滩海岸典形剖面输沙特征初步研究[A];第八届全国海岸河口学术研讨会暨海岸河口理事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井爱芹;马寨璞;;洪泽湖风生流三维数值模拟[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黄惠明;王义刚;蓝尹余;;杭州湾悬浮泥沙浓度分布及其探讨[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陈士岭;裴文斌;唐岩;;一年潮流数据的调和分析研究[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陈云峰;胡林;张彦辉;唐宝宝;胡洪平;胡元太;;推流器布置对实验池水流速度场的影响[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自国;“模型黄河”演示万余流量洪水[N];中国水利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陈方耀;“公交苦旅”变成“快乐出行”[N];成都日报;2008年

3 张彤;多链路均衡企业网[N];网络世界;2005年

4 冯 佳;加息脚步渐行渐远?[N];证券日报;2004年

5 魏双勤;企业如何做“瘦身”运动[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6 庄全龙 严朝阳;简化流程 减少环节[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7 记者王立彬;太湖流域水污染严峻形势初步扭转[N];人民日报;2002年

8 李明;海尔宽屏笔记本打造娱乐新时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9 曦和;海尔宽屏笔记本:打造娱乐新时尚[N];国际商报;2005年

10 记者 沈安;阿外逃资金达604亿美元[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鹏;象山港潮及其余流的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李佳;乐清湾环境水力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诸裕良;南黄海辐射状沙脊群动力特征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4 龚政;长江口三维斜压流场及盐度场数值模拟[D];河海大学;2002年

5 朱大勇;高频地波雷达在近海区域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陈倩;浙江近海潮汐潮流的三维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2年

7 熊学军;中国近海环流及其发生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何青;杭州湾北部水域污染物扩散输移的数值模拟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蒋东辉;渤海海峡沉积物输运的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2年

10 戚定满;长江口水体环境数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聪聪;渤海环流季节变化及机制分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韩雅琼;基于EFDC的渤海环流及其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王强;渤海环流的季节变化及浮游生态动力学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吕翠兰;渤海和北黄海盐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对环流结构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张衡;冬季黄海东海环流和长江冲淡水扩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曹慧江;长江河口枯季三维流场悬沙数值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学庆;胶州湾三维环境动力学数值模拟及环境容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宋文鹏;渤海冬、夏季温盐场结构及其海流特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杨万康;南海北部潮汐潮流的数值模拟与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10 寿玮玮;舟山群岛附近海域水动力特征及其对物质输运的影响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19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19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5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