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着陆式AUV动力学行为与控制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2 14:09
【摘要】:AUV是进行海洋环境和资源调查的强有力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有限的能源使得AUV无法长时间工作,为了在能源一定的情况下延长AUV的监测时间,本文进行了着陆式AUV动力学行为与控制策略研究。在着陆式AUV设计基础上,建立了着陆式AUV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运动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和机动性的影响,设计了运动控制器并对着陆策略进行了研究,通过大量的水域试验验证了本文理论研究与分析的正确性。该AUV通过注水改变负浮力降落到海底,以实现只保持耗能少的监测传感器工作来延长工作时间的目的。 根据着陆式AUV的功能和设计目标,采用机械结构模块化和控制架构分布式的设计理念,设计了着陆式AUV的样机,实现了在设计速度和深度下的航行、测量、通信及着陆功能。 采用牛顿-欧拉方法建立了着陆式AUV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CFD方法和流体动力参数试验获得了表征着陆式AUV特征的流体动力参数,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为运动控制提供了依据。 根据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对着陆式AUV水平面和垂直面内的运动进行了稳定性和机动性分析。在AUV总体外形确定的情况下,,建立了基于重心坐标、舵力系数及航速等变量的稳定性曲面函数,以判定上述参数对着陆式AUV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重点分析了舵对AUV运动稳定性的作用,进而用稳定性分析结果指导AUV舵的设计;考虑了航行中AUV运动参数如速度等对稳定性的影响,得出提高速度有利于增强稳定性的结论。 研究了着陆式AUV的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了航速、航向及深度控制器。针对PID控制器在水域试验中的局限性,设计了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研究了下潜到近海底注水着陆策略,即将着陆过程分为下潜、拉平、定高直航搜索着陆点和自由下沉四个阶段,进而设计出着陆轨迹。采用视线跟踪与轨迹误差法跟踪上述着陆轨迹,以确保航行过程的稳定性,避免AUV意外触底;同时考虑了海底地形的影响,以确保安全着陆。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71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锡群,王志华;无人水下航行器(UUV)技术综述[J];船电技术;2003年06期

2 沈宏良,刘昶;飞机平衡状态的优化计算方法[J];飞行力学;2001年04期

3 沈宏良,陶矩,魏立新,刘昶;航天飞机自动着陆轨迹优化设计[J];飞行力学;2004年01期

4 封锡盛;从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到自治水下机器人[J];中国工程科学;2000年12期

5 封锡盛,刘永宽;自治水下机器人研究开发的现状和趋势[J];高技术通讯;1999年09期

6 刘建成,刘学敏,徐玉如;极大似然法在水下机器人系统辨识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7 马伟锋;胡震;;AUV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8年06期

8 张军,杨一栋,曹东;航天飞机自动着陆技术概念研究[J];航天控制;2004年02期

9 朱光文;我国海洋监测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J];海洋技术;2002年02期

10 余雄,唐晓东;国内外几种水下机器人的性能对比与分析[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199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侯巍;具有着陆坐底功能的水下自航行器系统控制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温秉权;小型浅水域水下自航行器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曹永辉;复杂环境下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动力定位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张宏伟;可着陆水下自航行器系统设计与动力学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王延辉;水下滑翔器动力学行为与鲁棒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王晓鸣;混合驱动水下自航行器动力学行为与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武建国;混合驱动水下滑翔器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高剑;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建模与自适应滑模控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2 宁东方;无人机自动着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赵晶;AUV模糊神经网络混合学习算法的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4 许亮;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AUV路径规划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刘小华;模糊神经网络在飞机自动着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6 牟春晖;基于故障树的AUV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36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36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5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