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渤海典型海域重金属络合容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7 17:20
【摘要】: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渤海典型环境负荷物的迁移、转化过程和环境容量研究”(批准号:40136020)。本文以渤海湾北部海域、黄河口和渤海南部海域作为渤海典型海域进行研究。通过测定渤海湾北部海域和黄河口水对Cu、Cd、Pb、Zn的络合容量,选择了Cu作为表征渤海海水对重金属络合容量的参考金属,并探讨了其分布和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研究海域溶解态铜的形态和潜在毒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结合各海域水交换周期,对渤海湾北部海域、莱州湾和渤海中部南半部海域海水对铜的自净能力进行了估算,为渤海的重金属环境容量研究提供初步成果。 一.实验方法的确定 Cu~(2+)、Cd~(2+)、pb~(2+)、Zn~(2+)与海水中的配位体反应是快过程,在10min内基本完成;重金属离子与海水中强配体按1:1络合模型在理论上和实验上都是合理的;在数据处理时,Van den Berg线性方法优于其它方法;通过测定部分海水样品对Cu、Cd、Pb、Zn的络合容量,选择铜作为表征渤海海水重金属络合容量的参考金属。 二.近岸海水表观铜络合容量(ACuCC)的季节变化 近岸海水的ACuCC值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ACuCC的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最低值出现在2月,其数值与海水水温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在研究近岸海水的重金属络合容量时,要考虑到季节因素。络合反应的条件稳定常数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三.渤海典型海域的ACuCC和lgK印 渤海海水对Cu、Cd、Pb、Zn有较强的络合能力,特别是对Cu的络合能力要比Cd、Pb、Zn强。渤海湾北部海域表层海水ACuCC平均值为437.5nmol/L,lgK_(Cu)平均值为7.89;黄河口表层水ACuCC平均值为210.8nmol/L,lgK_(Cu)平均值为8.17。渤海南部海域海水的ACuCC平均值为486.5nmol/L,lgK_(Cu)平均值为8.04。 四.黄河口表层水重金属络合容量变化特征 黄河口表层水重金属络合容量从河道向外海方向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特征,在口门附近达到最大值,这可能是颗粒态有机物随着盐度的增加而溶出和
【图文】:

示意图,络合容量,配位体


一编[L]:一l+V(踢[M],一丸[L],一l)’+4岛[M],2几(1.3)上式表示对一定的凡和【L〕、体系中游离金属离子【M〕与加入的总金属[M〕t的关系,图1.2是其典型的示意图。如图中的实线所示,当〔M]。>>【L]、时,式(1.1)变为〔M」=【M]:一【L〕t,即图中斜率为1的直线,所以将曲线的直线部分外推到【M」二0处,即得【L〕:二【M’〕t,,说明此时加入的总金属浓度等于体系中配位体的总量。通常我们把【L〕t定义为该水体对某金属的络合容量(CC)。在实际水体中配位体不限于一种;而CC却不考虑配位体的种类,它表示了各种配位体的总量。因而K也就不是金属与某一配位体的稳定常数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X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亚杰,王笑月;锌、铜、铅、镉金属离子对海湾扇贝稚贝的急性毒性试验[J];水产科学;1995年01期

2 钱光,赵淑萍,林建平;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海水的表观铜络合容量[J];东海海洋;1986年03期

3 曾灿星,陈静生;研究不同金属形态的毒性效应在探讨重金属水环境容量中的作用[J];环境化学;1986年05期

4 潘波,曹军,刘国敬,陶澍;鲤鱼鱼鳃粘液对铜的络合特征[J];环境化学;2002年03期

5 张永良,洪继华,夏青,刘培哲;我国水环境容量研究与展望[J];环境科学研究;1988年01期

6 黄圣彪,王子健;天然水体中铜的形态及其对Q67淡水发光菌的毒性作用[J];环境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7 刘清,王子健,汤鸿霄;重金属形态与生物毒性及生物有效性关系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1996年01期

8 刘成,王兆印,何耘,吴永胜;环渤海湾诸河口底质现状的调查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9 陈春华;东海黑潮海域海水的表观铜络合容量[J];海洋通报;1993年03期

10 王艳,柯贤坤,贾玉连,邹欣庆;渤海湾曹妃甸80年代以来海岸剖面变化研究[J];海洋通报;1999年01期



本文编号:2642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42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9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