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望岛西北海域夏季净热通量极小值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图文】:
图 1.1 辐射收支及其分量的日变化[11]季风爆发前(左)、季风爆发(右)感热通量日变化一般呈单峰型(图 1.2a),高值出现在中午 13-15 时,之后开始下降,至早上 7-9 时最低。这与海-气温差的日变化相一致。季风爆发前感热通量平均值略小,但日变化趋势明显;季风爆发后(包括爆发、低压发展和西南大风阶段)感热通量平均值比季风爆发前稍稍增加,特别是降水过程中数值增大。西南大风期的高风速使得波浪发展充分,海水混合造成海气温差减小,感热通量日变化减小。潜热通量(图 1.2b)和感热通量变化类似,只是高值出现时间稍滞后,低值在午夜。造成此原因是潜热通量和风速关系密切,午夜一般风速较小。同理,季风爆发前潜热通量日变化幅度较小,季风爆发后波动增大。特别的,潜热通量在降水过程中却明显减小,这是由于潜热通量随湿度增加,蒸发减小的缘故。
图 1.2 2002 年观测期不同天气条件下感热通量(a)、潜热通量(b)日(W/m2)[11].2 南海热通量逐日变化1998 年 5~6 月的“南海季风实验(SCSMEX)”强化观测期间“试验 3 号”和1 号”科学考察船船基大气海洋自动观测系统获得了南海北部(20°22′°57′E)和南海南部(6°15′N,110°E)于 5 月 5~25 日和 6 月 5~20 海洋资料。曲绍厚等(2000)【14】通过分析资料指出:(1)本次夏季风于 5 月 21 日由南海南部观测海域开始爆发,之后向北扩爆发。季风爆发前期盛行东北风,转换期变为东南风且风力减小,爆发风且风力逐日增加,再之后为盛行期,但日平均和最大风速均小于爆发观测点同样经历了爆发前期、转换期、爆发期和盛行期,,不同的是转换
【学位授予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7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元珍;七个热带海洋环流模式的比较[J];海洋预报;1995年04期
2 史久新,赵进平,矫玉田;融冰季节北极破碎冰区热通量的初步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3 伍琼;田红;严平;童应祥;;淮河流域农田CO_2和热通量日、季节变化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01期
4 刘延亮;吕连港;舒启;于卫东;;东北印度洋上层海水热含量及影响要素的季节变化[J];海洋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5 夏建新;韩凝;任华堂;;深海热液活动环境场参数及模型分析[J];地学前缘;2009年06期
6 张法高;渤、黄海每日海面热通量的计算[J];海洋科学;1995年04期
7 赵永平,陈永利,杨连素,林滋新;冬季北太平洋西部上层海洋的热量输送[J];海洋与湖沼;1994年01期
8 许乃猷,徐启春,王志联;北太平洋热通量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J];海洋湖沼通报;1994年02期
9 乔方利;浪-潮-流耦合数值模式突破上层海洋数值模拟与实测不符难题[J];中国基础科学;2004年06期
10 崔红;张书文;王庆业;;南海对于台风伊布都响应的数值计算[J];物理学报;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萌;胡瑞金;;全球上层海温季节变化特征[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7第三届研究生年会[C];2011年
2 盛立芳;郑元鑫;陈静静;王丹;;北部湾海-气热通量变化特征[A];“海洋动力过程与天气、气候变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翠;邓晋福;苏尚国;肖庆辉;罗照华;赵国春;;华北地区燕山期热供给的初步数值模拟[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肖潺;俞永强;;保形平流方案在耦合模式中的作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系统模式发展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程华;;冷暖ENSO年西太平洋海气热通量交换的低频振荡[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预测研究与预测方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张永垂;张立凤;姜杨;;北太平洋海表面高度低频变异的动力机制研究[A];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7 周明煜;钱粉兰;;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8 张永垂;张立凤;;北太平洋海表面高度的年际变化及其机制[A];“海洋动力过程与天气、气候变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袁铁;郄秀书;;青藏高原中部闪电活动与相关气象要素季节变化的相关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彭晓峰;;芯片带翅冷却块的液体射流冲击冷却技术与特性[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分册·上册)[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华昌;中加科学家将联手开展海-气新项目研究[N];中国海洋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钱秀丽;从全球视野看待海洋科技发展[N];中国海洋报;2006年
3 J.Chen T.Nijhuis;有效保证冷却效率和控制精度[N];中国冶金报;2006年
4 王建高;揭开近海环流形成之谜[N];科技日报;2005年
5 联合太平洋(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王铁华;从建筑需求看暖边技术[N];中国建材报;2007年
6 毛宏观;棒材连铸机结晶器摩擦分析[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7 李青滨;挑战海洋经典难题[N];中国海洋报;2004年
8 王宣民 赵新安 于莘明;人类第一次从太空探测到深海现象[N];人民政协报;2006年
9 王旭;量化效益有利于种植屋面的推广[N];中国建设报;2007年
10 林立恒;铜质水冷衬块的经济价值[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兴涛;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热液循环及烟囱体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2 崔红;南海对于台风伊布都响应的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3 李爽;Langmuir环流和波浪破碎对上层海洋混合影响的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4 伍玉梅;近海面气象参数的反演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5 季顺迎;渤海海冰数值模拟及其工程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6 刘斌;大气—海浪耦合模式的物理基础及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姜华;热带大西洋海表潜热和感热通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包福兵;微纳尺度气体流动和传热的Burnett方程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乔璐璐;冬季大风事件下渤黄海环流及泥沙输运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李响;海上大气边界层模式的物理过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永青;巴拉望岛西北海域夏季净热通量极小值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2年
2 马应生;2006春季珠江口海岸带近地面层湍流结构与热通量的观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武扬;南海上层海洋热力结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4 褚健婷;中国近海海气界面湍流热通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5 张莹;加拿大海盆上层海洋垂向湍扩散系数估计[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07年
6 王晓媛;“多米诺”效应风险评价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7 冯洋;大洋有效位能及浮力通量对其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8 李奎平;热带印度洋MJO结构与SST季节内振荡及其年际变化[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08年
9 秦婷;温室气体增长对北太平洋海洋—大气耦合系统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翟方国;黄海和东海障碍层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43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43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