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大亚湾海域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01:21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亚湾海域上覆水和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HCHs、DDTs和狄氏剂等)和多氯联苯(PCBs)等有机污染物含量的调查分析,分别对各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状况进行了描述,同时根据目前大亚湾海域及其沿岸主要污染源的分布状况对各有机污染物的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现场调查于2003年5月份进行,共布设12个调查站点,上覆水和沉积物等样品采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徐继荣和王友绍等人设计的新型水下沉积物单管采样器(专利号:ZL200420044691)采集,该采样器可以同时采集上覆水和沉积物样品,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够确保水下沉积物样品的无扰动采集。其中,沉积物样品分四层采集:(0~2)cm层、(4~6)cm层、(8~12)cm层和(18~22)cm层。样品的预处理和测试分析按照《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4~5.1998)中提供的方法进行,所用仪器为日本岛津公司GC-2010型气相色谱分析仪,通过安捷伦毛细管柱DB-1和AOC-20i自动进样系统,分别对HCHs、DDTs、狄氏剂和多氯联苯(PCBs)等有机污染物进行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亚湾海域水体中(主要指上覆水中)尚残留一定量的HCHs和DDTs,狄氏剂已经检不出,PCBs的含量则比较高。上覆水中,HCHs的含量范围为(1.5~11.8)ng/L,平均含量为7.0 ng/L,以α-666和γ-666为主,β-666也占有一定的比率,δ-666很少能检出;DDTs的含量范围为(检不出~48.0)ng/L,平均含量为21.6 ng/L,以PP′-DDE为主,OP′-DDT和PP′-DDD较少能检出,PP′-DDT检不出;PCBs的含量范围为(742.1~2443.4)ng/L,平均含量为1306.3 ng/L。HCHs主要分布在大亚湾北部近岸海域和湾口海域,DDTs也大都分布在大亚湾北部海域和湾口东侧,PCBs在整个水体中的含量均较高,大亚湾中部马鞭洲海域PCBs的含量最高。大亚湾海域水体中各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与石化项目的开发、工业废水和船舶含油污水的排放有较大关系。 大亚湾海域沉积物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为PCBs,HCHs和DDTs也有一定的残留量,狄氏剂的含量则较低。沉积物中,HCHs的含量范围为(检不出~16.0)×10~(-9),平均含量为2.2×10~(-9),主要分布于(4-6)cm层和(18-22)cm层沉积物中,(0-2)cm层沉积物中HCHs的含量相对较低;DDTs的含量范围为(检不出~4.1)×10~(-9),平均含量为0.5×10~(-9),主要分布于(18-22)cm层沉积物中,(0-2)cm层、(4-6)cm层和(8-12)cm层沉积物中DDTs的含量较低;狄
【图文】:

上覆水,现场调查,测试分析,位图


调查站位布设

水下沉积物,采样器,单管


和王友绍等人设计的新型水下沉积物单管采样器(专利号:ZL200420044691)采集,该采样器可以同时采集上覆水和沉积物样品,,最突出的优点就是能够确保水下沉积物样品的无扰动采集。采样器的设计情况见图2一2。上覆水样品:采用ZL聚乙烯桶盛装:沉积物样品:分四层进行采集,(o一2)em、(4一6)。m、(s一12)em和(18一22)cm,采集到的样品分别用聚乙烯袋盛装。(专利号:ZL200420044691)图2一2新型水下沉积物单管采样器2.2.2样品预处理沉积物样品风干后,经研磨、过80「1金属筛,然后进行预处理和污染物含量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X55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车明秀;渤海湾沉积物—水界面有机氯农药的环境污染化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735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735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1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