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铺在海床上的海底管线由于海底地形凹凸不平、海床冲刷等因素容易出现悬跨段,悬跨段往往在海流、波浪等海洋环境载荷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涡激振动,引起管线的疲劳破坏。本文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底管线悬跨段涡激振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诣在加深对涡激振动机理的理解,预报管跨在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的动力响应,为海底管线的失稳、强度破坏、疲劳损伤安全评估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在波流水槽内开展了固定海床上海底管跨涡激振动模型实验,实验的目的在于考察海床近壁对涡激振动的影响、涡激共振由一阶共振向二阶共振过渡的模态过渡以及过渡范围内管线的振动特征。实验制作了两个模型,模型具有不同的质量比(单位长度管线质量与其排开流体质量之比),分别为2.62和4.30,模型均设计成受抗弯刚度支配的柔性梁模型。模型两端采用万向节模拟简支边界,由于重力等静载荷的影响模型跨中在水下分别存在约14mm和50mm的初始下垂。考虑到跨中初始下垂的限制,实验时质量比为2.62的模型端部间隙比选为2.0、4.0、6.0和8.0,质量比为4.30的模型端部间隙比选为4.0、6.0和8.0。基于一阶自振频率的约化速度在0~16.7范围内变化。采用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测量模型的动力响应,利用模态分析方法对应变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模型的振动位移响应,进而分析得到振动频率、响应幅值、模态特征等数据。对海床间隙对涡激振动的影响、顺向和横向两个方向振动的耦合等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间隙比的减小,主模态的转移发生在较大的约化速度下,当主模态从一阶模态转移到二阶模态时,响应频率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对于e/D2.0,管线横截面运动曲线表现为常见的8字形,但是对于e/D=2.0,管线横截面做泪滴形轨迹运动。重点分析了随着流速的增加涡激振动由一阶模态共振向二阶模态共振的过渡,揭示出各海床间隙比条件下涡激振动由一阶模态向二阶模态的过渡特征。 针对管跨两端管土作用复杂边界对涡激振动的影响在波流水槽内开展了第二组涡激振动模型实验。模型采用第一组实验中质量比为4.30的模型,模型两端平放在土壤上,中部具有2.138m的悬空长度,模型端部间隙比为6.0。针对沙土和粘土两种不同特性的海床土壤进行了实验。实验首先在空气中和静水中分别针对不同土壤进行自由衰减试验,测量模型的自振频率,之后在水流作用下进行涡激振动测试。水流流速在0-0.6m/s的范围内变化。实验对横向振动频率和应变时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自振频率具有模糊特性,但是水流作用下模型的振动频率是确定的,并且随着流速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土壤支撑的引入没有改变涡激振动的简谐特性。 针对海底管跨涡激振动问题编制了有限元分析程序,程序采用柔性梁模拟管跨结构,水动力系数由VIVANA模型得到,模型控制方程采用Newton-Raphson迭代算法求解。采用Larsen et al. (2002,2004)给出的两组不同的用于确定升力曲线的参数曲线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前人及本文模型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urve1 (Larsen et al.2002)参数曲线较Curve2 (Larsen et al.2004)参数曲线更适合于海底管跨的涡激振动分析;本文的涡激振动数值模型能够较好地计算无海床间隙影响时海底管跨一阶共振区内的涡激振动响应,以及较好地识别出主模态转移。 最后,为了考察海床近壁对水动力系数的影响及预报近壁影响下管跨的涡激振动响应,利用简单支撑柔性梁实验获取的响应数据进行有限元反力分析,求解作用在柔性梁上的涡激振动载荷,计算相关的水动力系数。利用反力计算得到的水动力系数进行响应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P75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仲翰 ,刘玉标 ,李青平 ,黄清华 ,祝发荣;Experiments on Interaction Between Current-Induced Vibration and Scour of Submarine Pipelines on Sandy Bottom[J];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00年04期
2 傅强,郭海燕,杨新华;Analysis of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ubmarine Free Spanning Pipelines by Complex Damping Method[J];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04年03期
3 钱孟祥,王志国,韩清国,张克明;埕岛油田海底管线拖管技术[J];海岸工程;2000年02期
4 周延东,刘日柱;我国海底管道的发展状况与前景[J];中国海上油气.工程;1998年04期
5 葛斐;龙旭;王雷;洪友士;;大长细比圆柱体顺流向与横向耦合涡激振动的研究[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09年05期
6 Juan J.Horrillo;;Calculation of Maximum Allowable Free Span Length and Safety Assessment of the DF1-1 Submarine Pipeline[J];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2010年01期
7 吕明春;;胜利埕岛油田海底管线防悬空技术探讨与应用[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8年03期
8 罗延生,余建星,方华灿;确定海底管线管跨段模糊固有频率的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9 李宁;我国海洋石油油气储运回顾与展望[J];油气储运;2003年09期
10 沙勇;王永学;王国玉;李广伟;;冲蚀地形上悬跨海底管线涡激振动试验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国兴;海底管线管跨结构涡致耦合振动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2 任亮;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黄智勇;柔性立管涡激振动时域响应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
本文编号:
2679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79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