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海洋勘探拖缆多传感器数据采集传输控制技术及实现

发布时间:2020-05-25 23:52
【摘要】:在未来20年,我国将迎来油气并举的重要机遇期,石油产量稳定增长,天然气产量快速攀升,但随着陆地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日益严峻,一场以开发海洋资源为标志的“蓝色革命”正在全世界兴起。本文受天津市科技兴海项目和天津市科技支撑项目支持,旨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阵元压电探测拖缆及相关设备。通过设计完整的海洋勘探拖缆系统总体结构,并对系统的各模块进行推导研究,经过详细的系统软、硬件设计和调试后,本文最终完成了初步系统样机联调实验。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基于海洋勘探拖缆系统的特点,着重分析了系统的各组成模块,并对系统的拓扑结构和传输方式进行了有效优化和改进。命令信号和同步信号同时传输,从命令信号中将同步信号提取出来,并间隔固定时间进行校准,避免了同步误差的累积,提高了同步信号精度,减小了系统体积。 2、深入分析了各种传输技术的优势,设计了一种传输速率可调节、传输距离远、体积小和可靠性高的阵列信号数据传输技术。采用数据恢复芯片,驱动均衡器和网络变压器的方式,实现了速率实时可调节和远距离可靠传输。 3、根据系统的硬件电路,完成了传输系统的逻辑设计。在FPGA中编写了串化与解串的程序代替芯片实现数据的串化与解串功能,消除了最低速率的限制;设计了包间数据传输的字节对齐方法;编写I2C总线程序控制外设。 4、针对水听器线阵列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水听器阵列多传感器的高精度同步采集方法。采用两级同步的方法,保证了同一个数字包内和不同数字包间的同步采集。 5、搭建了系统样机的测试平台,对系统样机进行调试和初步联调实验,主要包括板级硬件测试和系统级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已经初步达到了海洋地震勘探系统的要求。
【图文】:

含油气盆地,海洋,世界,油气开发


第一章 绪论2图1-1 世界海洋近海含油气盆地分布目前,我国的近海油气田开发主要集中在 6 个含油气盆地[5],分别为东海、珠江口、琼东南、莺歌海、北部湾和渤海,且已经形成了 4 个油气开发区:东海油气开发区、珠江口油气开发区、南海西部油气开发区和渤海油气开发区。投入开发的油田[6]有 25 个,油气田共 32 个,其中含有 13 个自营油田和 16 个合作油田。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年产原油达 2345 万吨,年产天然气达 51 亿立方米[7]。虽然中国的海上石油开发已经取得可喜可贺的成绩,但是相对于海洋石油的总资源量

电磁反射波,高衰减,电磁波传播,路径


向海底及海底下方的地层中传播。而接受的电磁信号如图 1-2 所示,共包括 3 条路径:直达波;地层的反射和折射信号;水面的反射和折射信号。图1-2 高阻储层中电磁波传播的路径由于电磁反射波在海底(高衰减物质中)穿行了很长一段距离,,所以通常比直达波信号弱。在高阻油层上垂直入射的电磁折射波,虽然在高阻储油层中的能量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74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震宇;大型旋转机组状态监测与保护应用技术及典型案例分析[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80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80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e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