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大生活用海水水质控制技术

发布时间:2020-05-27 08:36
【摘要】:本文主要是根据大生活用海水示范工程的实际需要,研究了大生活用海水水质控制技术。选用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研究了其投量与BOD5、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去除率之间的关系。结果为:二氧化氯对海水中大肠菌群的去除率较次氯酸钠高,3.0 mg/L的次氯酸钠对海水中大肠菌群的去除率为97.89%,而相同浓度的二氧化氯对海水中大肠菌群的去除率则高达99.94%。对海水中细菌总数及BOD5的去除率也是二氧化氯较次氯酸钠高,5.0 mg/L的二氧化氯对海水中细菌总数、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99.96%、74.5%,出水中残余细菌数及BOD5分别为470个/L、0.79 mg/L;而相同浓度的次氯酸钠对细菌总数及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99.92%、72.9%,出水中残余细菌数、BOD5分别为1000个/L、0.84mg/L。当取水水质较好时,只需采用加消毒剂工艺就能杀灭海水中的生物,而保证管网末端余氯浓度≥0.2 mg/L,就可抑制藻类等的生长繁殖,并可保证管道中有足够的溶解氧。如果取水海域的海水水质较差,那么要进行曝气,以增加海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通过对海水供水系统中溶解氧的现场实测发现,在管道运行中,海水中的溶解氧会逐渐降低,尤其是从取水泵后到厂区使用前这一段,由于管道较长,使得封闭时间也相应较长,外界充氧能力大大降低,海水中的生物消耗氧的速度相对升高,导致海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明显降低。 通过调研和查阅文献发现:沿海污损生物的分布受季节、温度、盐度和水流畅通程度的影响;电解海水制取次氯酸钠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海洋生物附着措施,大生活用海水也应采用此法防止生物附着;为了有效防止海生物附着,海水中的有效余氯浓度不应低于0.5mg/L。对于连续加氯方式,初始投加量应控制在1.5~2.0mg/L,并确保海水的余氯浓度为0.5~1.0mg/L;对于间歇投加方式,应密切监视余氯,当其不足时应及时投加,每次加入量为2~4mg/L,加氯时间为20min。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P74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韶峰;;铅直不均匀大气流场中污染物扩散规律的研究[J];科技通报;1991年05期

2 刘信生,贾让成;多元分析在大气环保方面的应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3 耿玉珍;激光技术探测污染物[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1998年03期

4 张焕芬;利用气相水还原法,进行PCB污染物处理[J];广东科技;2001年01期

5 邹建军,李双林,程新民;近岸海域的沉积物污染研究[J];海洋地质动态;2004年08期

6 王素平;太原市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测方法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7 禹雪中,钟德钰,李锦秀,廖文根;水环境中泥沙作用研究进展及分析[J];泥沙研究;2004年06期

8 卢冰,陈荣华,王自磐,朱纯,WALTER Vetter;北极海洋沉积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分子地层学记录的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5年04期

9 蓝俊康;污染物的固化/安定化处理的种类和研究应用现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年03期

10 吴爱敏;白爱军;张天锋;张洪芬;;陇东空气质量的分析及预报[J];甘肃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苑克兴;;建卫瓷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技术措施[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一)[C];2009年

2 许雷;范存养;吴味隆;;冷水机组的能耗及其对环境影响的比较[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七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谭建活;李权;;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探讨[A];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4年

4 张华玲;高焰;王蕴;孟廉洁;;黄河流域(济南段)污水资源化对策探讨[A];济南市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辉;刘慕亮;肖晓凌;潘明光;徐进;蔡春桥;;污染水域潜水对潜水员健康的危害及防护措施[A];救捞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樊新岩;张霞;赵术燕;王仍;张树东;孔祥和;;激光质谱法在大气污染物分子探测中的应用研究[A];江苏、山东、河南、江西、黑龙江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红;;液压系统水、气污染控制问题探讨[A];中国航空学会液压气动专业2005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邓文娟;;室内装修污染及防治[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9 王少华;徐光;;生物发酵舍生态养猪技术研究[A];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康建成;吴涛;孟菲;安琰;王甜甜;徐明星;;上海水环境污染的年季变化[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曲久辉;关注水质转化中的生态与健康[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海青;有机污染物可随风远飘[N];经济参考报;2001年

3 杨学聪 曾昀;本市污染损失成本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N];北京日报;2007年

4 鄢渝葵 孔桂林;川化环保真正从点滴做起[N];中国化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张庆源;奥运空气[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本报通讯员 桓颛嘉 本报记者 王伟民;苏州汽车每天排污800吨[N];苏州日报;2007年

7 晓康;注意生活细节 远离污染食品[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8 张瑞;居室环境污染种种[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9 记者 李禾;“十二五”氨氮等四种污染物将强制减排[N];科技日报;2011年

10 胡汝明 王俊斌;涑水河污染物大幅减少[N];山西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萃峰;失效手机电接触故障表面的污染物特性及形成机理[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2 杨晓婷;傍河抽水驱动下污染物在河流—地下水系统中运移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韩卫清;电化学氧化法处理生物难降解有机化工废水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张哲巅;湿空气扩散火焰的实验和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6年

5 黄文典;河流悬移质对污染物吸附及生物降解影响试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唐军;近岸波浪场的缓坡模型数值模拟及波流场中污染物输运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张志红;疏浚底泥污染物在粘土防渗层中的运移规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8 岳建华;海南省松涛水库流域固体废物污染物溶出规律及对水环境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黄亚东;给水管网水质传感器优化选址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常静;城市地表灰尘—降雨径流系统污染物迁移过程与环境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领全;大生活用海水水质控制技术[D];天津大学;2004年

2 李薛刚;DE氧化沟对几种典型医药类污染物的去除转化规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丽娟;成都市新都区水环境容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时小兵;柱撑膨润土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5 刘秀兰;传统非发酵豆制品中污染物调查及安全监管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6 李飞宇;污染物在土壤中运移的并行分析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7 范良千;海州露天矿排土场淋溶水对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8 党亚丽;发动机燃油过滤器污染堵塞机理与防治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9 刘亚妮;循环流化床锅炉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胡立峰;基于污染动态特征的新集矿区矿井水处理方案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83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83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6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