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洋中的溶解态铝属于痕量元素,由于其含量受人为活动影响相对较小,常用来作为示踪元素指示陆源物质向海洋的输送及不同水团的运动,其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受到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浮游植物对Al的清除机制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在此背景下,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溶解态Al的分布、季节与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实验室培养初步认识浮游植物对溶解态铝的清除机制,为进一步认识Al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根据2006年6月、8月和10月对长江口邻近海域的调查结果,分析了水体中溶解态Al的分布及季节变化。2006年6月、8月、10月长江口邻近海域溶解态Al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19±77 nmol/L、109±80 nmol/L和138±73 nmol/L,统计结果表明,该海域的溶解态铝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受长江径流量减小、浮游植物清除作用及菲律宾群岛降雨的共同影响,该调查海域10月份溶解态Al的浓度最高,6月份次之,8月份最小。与2002、2003年相同季节的调查结果相比,2006年8月、10月溶解态Al的浓度显著偏高。三个航次中,溶解态Al的水平分布规律相似,都是近岸浓度最高,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溶解态Al的浓度降低,表现出明显的陆源输入的特点。溶解态Al的断面分布规律基本上呈现出近岸高、远海低的分布特点,与盐度的变化趋势相反。溶解态Al的垂直分布表现为表、底浓度较高,中层浓度最小的分布趋势,这种分布特点表明水体中溶解态Al有两个主要来源,表层主要来源于长江冲淡水等带来的陆源物质和大气中颗粒物的溶解,底层则主要来源于底沉积物再悬浮的释放。 8月航次调查期间典型站位溶解态Al的垂直剖面变化规律与SiO32-基本吻合,显示出营养盐型的分布特点。在叶绿素最大层,溶解态Al的浓度最低,说明浮游植物对Al有明显的清除作用。8月航次调查期间调查海域出现明显的底层缺氧现象,缺氧海域表层溶解态铝的浓度较其它两个航次明显偏低,说明上层水体中存在明显的清除现象,这种清除可能源自浮游植物吸收或生源颗粒物沉降过程的吸附。缺氧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水体中溶解态铝迁移转化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为了进一步探讨浮游植物对Al的清除机理,本论文选取我国近海几种常见的硅藻—中肋骨条藻、威氏海链藻和新月菱形藻以及甲藻—东海原甲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进行实验室培养。培养分为三组,分别是对照组、300 nmol/L Al加富组和600 nmol/L Al加富组。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硅藻都对水体中溶解态的Al有明显的清除作用,被浮游植物清除的Al一部分以表面吸附的形式附着在细胞表面,一部分以吸收利用的方式进入细胞内部,中肋骨条藻、威氏海链藻、新月菱形藻细胞内结合态Al占细胞内总Al的比例分别为25~75%、45~82%、15~54%,说明实验室培养的几种硅藻均可以吸收海水中的溶解态Al参与细胞代谢过程。东海原甲藻对溶解态Al没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塔玛亚历山大藻对溶解态Al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细胞内结合态Al占细胞内总Al的比例为24~62%。由于不同藻种的细胞特性不同,表现出的对Al的清除能力也不尽相同。 当中肋骨条藻培养至稳定期时,对照组、300 nmol/L加富组和600 nmol/L加富组中细胞内结合态Al的浓度分别为0.27±0.01 mg/g、0.39±0.06 mg/g和0.23±0.00 mg/g,300 nmol/L加富组中细胞内结合态Al的含量最高,说明适当加富溶解态Al的浓度有利于促进中肋骨条藻细胞对溶解态Al的吸收转化。在威氏海链藻的培养实验中,稳定期时三个分组中细胞内结合态Al的浓度分别为0.09±0.01 mg/g、0.17±0.07 mg/g及0.31±0.09 mg/g,细胞内结合态Al的含量随加富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说明水体中溶解态Al的浓度越高越有利于威氏海链藻对溶解态Al的吸收利用。稳定期时,新月菱形藻对照组、300 nmol/L加富组和600 nmol/L加富组中细胞内结合态Al的浓度分别为0.30±0.06 mg/g、1.03±0.17 mg/g和0.59±0.10 mg/g,结果表明当Al的加富浓度为300 nmol/L时能够有效地促进新月菱形藻对溶解态Al的吸收利用,当加富浓度为600 nmol/L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相同浓度的加富组中新月菱形藻细胞内结合态Al的浓度最大,中肋骨条藻次之,威氏海链藻最小。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照组、300 nmol/L加富组和600 nmol/L加富组稳定期时细胞内结合态Al的浓度分别为0.10±0.01 mg/g、0.11±0.03 mg/g和0.10±0.00 mg/g,说明不同的Al的加富浓度对细胞内结合态Al的浓度无影响作用。与三种硅藻相比塔玛亚历山大藻细胞内结合态Al的浓度显著偏低。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X55;X1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铁明;杜桂森;杨忠山;武佃卫;华振玲;;锌对2种淡水浮游藻类增殖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6年08期
2 任景玲;张经;刘素美;;以Al/Ti比值为地球化学示踪剂反演海洋古生产力的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12期
3 韦钦胜;战闰;魏修华;臧家业;王守强;王宗兴;;夏季长江口东北部海域DO的分布及低氧特征[J];海洋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4 田伟;孙军;樊孝鹏;汪岷;;2008年春季东海近海浮游植物群落[J];海洋科学进展;2010年02期
5 沈焕庭;潘定安;;长江河口潮流特性及其对河槽演变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1期
6 栾兆坤;水中铝的形态及其形态研究方法[J];环境化学;1987年01期
7 阎海,潘纲,霍润兰;铜、锌和锰抑制月形藻生长的毒性效应[J];环境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8 戎秋涛,杨春茂,徐文彬;模拟酸雨对浙东北红壤中盐基离子和铝的淋失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7年01期
9 朱建荣,丁平兴,胡敦欣;2000年8月长江口外海区冲淡水和羽状锋的观测[J];海洋与湖沼;2003年03期
10 白学志,王凡;夏季长江冲淡水转向机制的数值试验[J];海洋与湖沼;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任景玲;长江流域及黄、东海铝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孙向卫;铁、磷和光照强度对三种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袁征;铁、不同氮源和光强对海洋微藻生长的交互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2 张铁明;微量元素—锌、铁、锰对淡水浮游藻类增殖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国玲;桑沟湾、浙闽沿岸铝的分布、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
本文编号:
2685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85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