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东中国海台风浪分布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9 13:46
【摘要】: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具有暖心结构的气旋性涡旋,当热带气旋达到一定强度时,便形成了台风,而台风引起的大浪对海岸带及海洋工程有极大的影响。进行长时间序列的台风资料分析和台风浪模拟,对海岸带规划及海洋工程防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是中国近海海区,因此最终确定东中国海为本文的研究海域。 本文利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中提供的台风信息,分别统计和分析了1949年~2010年和1981年~2010年出现在东中国海海域的台风的时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将两个时间段的分布特征进行比较。统计结果来看,1月、2月、3月没有热带气旋过程出现;7月、8月、和9月为最易发生热带气旋的月份,并且出现的热带气旋等级较高。在空间上,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出现台风的可能性逐渐增大,并且出现的台风等级逐渐增高。 本文利用高桥公式和藤田公式计算了1981年~2010年间92次台风过程的气压场分布,进而计算出风场,并且把经过验证的风场做为驱动,通过SWAN模式计算出有效波高等波浪参数。经过与B22001号浮标实测资料的对比,模型计算风速和有效波高均与实测值符合较好。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分析了东中国海海域台风浪有效波高的分布特征。并且通过对9503号台风的模拟结果,分析了在一次台风过程中有效波高及波向的分布特征。从模拟结果来看,从1981年至2010,渤海海域出现的台风浪有效波高最大值都小于5m,年极值的平均值在2m以下;东海海域的台风浪有效波高最大值在10m~20m之间,,绝大部分海域有效波高年极值的平均值在5m以上。有效波高最大值和年极值的平均值的分布趋势与台风等级的分布趋势相同,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增加。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73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竞姣;朱志夏;;最大熵分布在波高长期统计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2 赵丙义;;海洋卫星高度计及其技术问题的考虑[J];遥感技术与应用;1991年04期

3 齐义泉;施平;毛庆文;;一个异常的台风海面风、浪结构的遥感分析[J];遥感学报;1997年03期

4 齐义泉,施平,毛庆文,郭佩芳;西太平洋8708号台风海面风、浪结构及其关系的遥感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8年03期

5 徐福敏,薛鸿超;墨西哥湾波候统计特性分析[J];海洋工程;2000年03期

6 闻斌;于福江;;0414号“云娜”台风浪数值试验[J];海洋预报;2006年02期

7 陈红霞;华锋;袁业立;;中国近海及临近海域海浪的季节特征及其时间变化[J];海洋科学进展;2006年04期

8 段华敏;王剑;;基于X波段雷达海面波高估计的改进方法[J];海洋通报;2009年02期

9 王淑娟;王剑;刘永玲;王峰;;利用X波段雷达图像估计有效波高[J];海洋湖沼通报;2009年01期

10 谢辛;李燕初;许德伟;郑凌虹;林明森;;利用TOPEX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台湾岛周边海域巨浪和大风特征[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纪永刚;张杰;张有广;;神舟四号高度计有效波高反演[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杨永增;纪永刚;;利用Topex资料的海浪同化模型试验[A];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张有广;纪永刚;张杰;;一种机载高度计有效波高快速反演算法[A];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孟雷;闻斌;于福江;程明;;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海浪数值模拟[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纪永刚;张杰;张有广;;神舟四号高度计波形分析及数据预处理[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段华敏;周蓓;;X波段雷达图像估计有效波高[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7 刘志宏;郑崇伟;;SWAN模式对一次台风过程的模拟研究[A];气象海洋环境与船舶航行安全论文集[C];2010年

8 史灵卫;刘和光;许可;杨双宝;徐曦煜;;延时多普勒雷达高度计在不同海况时的回波仿真[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9 孟雷;闻斌;于福江;程明;;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海浪数值模拟[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10 于晓利;郭欣;;渔船作业水域波浪预测方法的探讨[A];海浪海啸与实用航海技术[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董永春;破译“花”语护南粤[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唐文俊;空间科学实验抢眼[N];中国航天报;2003年

3 唐文俊 记者于莘明;“神舟”四号空间科学实验成果丰[N];科技日报;2003年

4 ;水动力条件对植物生长的研究[N];中国水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启峰;背景误差相关结构的统计分析与Envisat ASAR海浪谱资料同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2 宋贵霆;合成孔径雷达提取海面风、浪信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3 郭衍游;东中国海区域海浪同化系统设计与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4 赵喜喜;中国海散射计风、浪算法研究及海面风场、有效波高的时空特征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5 史本伟;长江口崇明东滩盐沼—光滩过渡带沉积动力过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过杰;星载散射计海浪参数提取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7 刘首华;畸形波的海浪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杨乐;卫星雷达高度计在中国近海及高海况下遥感反演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9 刘斌;大气—海浪耦合模式的物理基础及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裴玉国;畸形波的生成及基本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玉姣;东中国海台风浪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邹文峰;台风浪在我国内海的传播、演变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余墅幸;浙江省沿海风暴潮位对台风浪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张婕;风—浪要素的全球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进峰;典型海域的海浪数值模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李秀仲;HY-2高度计有效波高提取算法研制[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1年

7 辜俊波;海洋内波与海浪的数值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陈壮杰;雷达测波反演算法及系统集成设计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谢辛;利用TOPEX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台湾周边海域风、浪特征[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0年

10 文武健;应用不同方法计算内陆湖泊风浪要素的比较[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87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87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1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