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辽东湾冰区海洋平台冰激振动作用下风险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1 15:48
【摘要】:随着经济和海洋科技的飞速发展,海洋资源得到深入开发和应用,海洋成为财富的源泉,也成为解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新的曙光。海洋石油、天然气的开发与利用是海洋资源利用的重要内容,然而在靠近极地、严寒海域的海底油、气开发中,大量的海上勘探设备以及海洋平台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中工作着,冬季冰区海域海冰的作用对平台产生较强的冰激振动响应,当振动频率接近或达到海洋平台的固有频率时,海洋平台结构产生明显的振动作用,因此,冰激振动作用成为平台的安全生产和平台结构失稳的重要风险因素,诸如海冰、海流、地震等环境荷载所带来的风险若考虑不当,海洋平台等工程设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垮塌、溢油、人员伤亡等工程灾害。因此,本文以实测锦州20-2MUQ平台固有特性和冬季海洋环境数据为依托,重点对海洋平台在冰激振动作用下的风险评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保证这些海上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及采取海洋工程灾害的预防管理措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首先,,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海洋平台设施风险评估的基本状况,为深入分析研究辽东湾冰区海洋平台冰激振动作用下的风险评估提供了理论指导; 其次,文章概述了关于海洋平台风险评估的相关概念,全面了解海洋平台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充分利用实测锦州20-2MUQ海洋平台固有特性数据及海洋环境实测数据,通过对其筛选处理、分析对比,得到了在海冰等极端恶劣海况条件下辽东湾冰区海洋平台受冰激振动作用的固有频率和外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频率,为海洋平台的风险评估提供了基础; 第三,对冰区海洋平台在海冰、海风、海流等环境荷载作用下,深入探讨海洋平台风险评估中的各个风险事件及风险因素的联合概率分布,重点研究海冰和环境荷载的极值联合概率分布,并得出其发生随机性和相关性的概率信息,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锦州20-2MUQ海洋平台的安全使用进行风险评估研究; 最后,通过分析研究,得到海洋平台结构体系的风险评估结论,并为冰区海洋平台的的合理化管理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图文】:

分布图,辽东湾,海域,区位


对海洋平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能够合估,需要对海洋平台所受的环境荷载因素进行分析研锦州 20-2MUQ 平台实测的环境风险因素,为海洋平据。区域概况Liaodong Bay,Liaodong Wan)是位于渤海海域东北部高的海湾,每年冬季均会出现大量的浮冰现象,冰洋工程设施具有较大的破坏作用,辽东湾属于我国渤灾害最严重的海域,受西北风影响,海冰生长及发展重[15],西海岸相对较弱,该海域位处长兴岛与秦皇高潮与低潮最大相差约 5 米。

海洋平台,海冰,锦州,桩腿


42m摄像机海流计718.5冰盖图 2-3 锦州 20-2MUQ 平台环境荷载监测系统 至图 2-7 是在 2012 年 01 月 24 日期间针对海冰及其海洋为海洋平台的风险荷载对平台的影响提供了资料基础,通得到平台与海冰的作用模式及破坏形式,以及环境荷载对步分析得到风险因素的形成与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宏男,马百存;固定式海洋平台利用TLD的减震研究[J];海洋工程;1996年03期

2 孙东昌,潘斌;海洋平台模块化设计与建造的研讨[J];中国海洋平台;2000年01期

3 俞庆,肖熙;海洋平台结构风险评估[J];海洋工程;1997年03期

4 顾元宪,马红艳,姜成,亢战,张洪武;海洋平台结构动力响应优化设计与灵敏度分析[J];海洋工程;2001年01期

5 李华军,嵇春艳,吴永宁;随机波浪荷载作用下海洋平台的前馈-反馈振动控制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6 管友海,李华军,黄维平;海洋平台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控制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7 尚久铨;;地震作用下的海洋平台试验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1990年04期

8 管友海,黄维平;MR阻尼器在海洋平台半主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海洋平台;2002年03期

9 张连营,胡云昌;基于可靠性分析的海洋平台地震保险费率的计算[J];海洋工程;1998年04期

10 周亚军,赵德有;基于结构参数随机性的海洋平台振动模糊逻辑控制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聃;;海洋平台抗震[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2 岳前进;姚健;毕祥军;屈衍;;海洋平台的冰振疲劳与动冰力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3 高国强;郭伟宁;;海洋平台厨房通风设计探讨[A];2008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嵇春艳;于文;张峗;刘聪;;海洋平台结构振动控制效果的数值模拟及试验对比研究[A];七届更迭 三十回眸——第七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黄维平;刘娟;;基于遗传算法的海洋平台损伤诊断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6 黄国君;殷昀虢;戴锋;;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系统在海洋平台监测中的应用研究[A];2003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蒋习民;;浅海新型单立柱平台在埕岛海域中的应用[A];2005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倪歆韵;潘子英;;SSCVⅡ半潜式起重海洋平台流场数值模拟分析[A];第四届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张宏彬;谢永春;;海洋平台淡水系统设计[A];2009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黄小平;崔维成;;服役中后期海洋平台的安全寿命评估与维修决策[A];2003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勇;中电电气赢得上海振华重工1200万大单[N];机电商报;2009年

2 沈伟彬;华机厂新型海洋平台起重机通过鉴定[N];中国船舶报;2006年

3 胡平;华南船机再创新记录[N];中国船舶报;2007年

4 记者 梁茵邋通讯员 王安军;国内首台海洋平台9000米井架组装完毕[N];中国石油报;2007年

5 通讯员 胡平;华机厂海洋平台吊机占领国内9成市场[N];中国船舶报;2004年

6 通讯员 张小平 孟彬蔚 黄竹清 记者 常素莉;国产化[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季宏程;自升式海洋平台提升系统通过评审[N];中国水运报;2009年

8 李晓斌;我国首套出口海洋平台钻井系统启运[N];中国海洋报;2011年

9 石晓;我国首套出口海洋平台钻井系统起程发运[N];中国石化报;2011年

10 通讯员 李晓斌;我国首套出口海洋平台钻井系统起程发运[N];中国石油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乐丛欢;海洋平台基于结构碰撞损伤的风险评估[D];天津大学;2010年

2 周亚军;导管架海洋平台结构振动智能主动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蒋济同;海洋平台的模态参数识别与损伤诊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4 嵇春艳;海洋平台动力响应分析与振动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5 屈衍;基于现场实验的海洋结构随机冰荷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梁燕军;海洋平台非线性系统最优减振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刘圆;抗冰海洋平台动力分析与结构选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王立成;海洋平台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9 陆建辉;随机波浪载荷激励下海洋平台振动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10 于骁;环境荷载激励下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方法及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倩;埕岛油田现役导管架海洋平台安全评定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2 郝明金;海洋平台起重机起升机构液压故障仿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彭贵胜;导管架平台冰振疲劳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李园园;海洋平台安全监测与控制系统安全完整性评估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董怀全;辽东湾冰区海洋平台冰激振动作用下风险评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谭慧;巨型框架海洋平台设计及优化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7 张艳芳;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海洋平台结构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马军;考虑溢油损失的海洋平台结构构件目标可靠指标优化决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朱锟;海洋平台爆炸事故风险分析与防护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马海龙;基于粘弹性阻尼器的海洋平台振动控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90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90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4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