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海洋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修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0 06:14
【摘要】:由于渗漏、排放、溢油事故等人为活动的影响,石油污染已成为海洋有机污染物的最主要来源。在石油污染的处理处置方法中,微生物修复以其经济、高效、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寻求高效的海洋石油降解菌并优化其降解条件对现阶段的海洋石油污染生物修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由于实际的修复处于开放的体系,海滩的生物修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模拟海滩环境跟踪修复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在大连湾附近油污海域筛选到25株具有石油降解性能的菌株,其中SW5-3、 SQ4-2、SY4-2、SC5-1在10天内对原油的去除效果明显,降解率分别为54.87%、38.42%、34.44%、31.42%。通过形态学、生理学及16S rDNA测序分析,SQ4-2被鉴定为Advenellakashmirensis; SW5-3被鉴定为Acinetobacter venetianus; SY4-2被鉴定为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 SC5-1被鉴定为Alcaligenes xylosoxidans subsp.xylosoxidans。本实验首次报道了Advenella kashmirensis在石油降解中的应用,并证明了其降解石油的高效性,因此,Advenella kashmirensis.在处理石油污染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对这4株菌进行不同的组合以研究复合菌群对石油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SQ、SW、SY、SC的等比例混合为最优组合,降解效率达到70.33%,比最高效的单菌株作用时高出25%,显示出菌群明显的协同作用,其中Advenella kashmirensis对提升菌群的降解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石油中的难降解组分,进一步通过添加共基质来提升降解效率结果表明,以牛肉膏为共基质且与石油的质量比为1:4时,石油降解率最高,为82.04%,比未添加任何共基质时提高近12%。 模拟海洋潮汐环境,构建生物修复系统,对系统内石油的降解进程和菌群的稳定性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经过20天的生物修复模拟实验,水面表观石油已基本去除,去除率达到98.26%,水中的去除率达到90.67%,效果显著。石油污染在12天内经历了一个快速降解期,易分解的组分已被利用殆尽,剩余的组分还需更长时间的处理。运用Q-PCR法监测菌群在环境中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加入的石油降解菌群在开放的体系中形成了优势种,在整个修复的过程中不需要再投加新的菌源即可实现良好的处理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55;X172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55;X1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尧;中国近海石油污染现状及防治[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3年11期
2 王伟平;李伟;邱雁临;张华山;彭晓斌;;高效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初步鉴定[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9年07期
3 包木太;巩元娇;;微生物固定法降解含油污水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9年03期
4 夏文香;李金成;宋志文;郑西来;林海涛;林国庆;;生物修复剂在清除海滩石油污染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学报;2007年08期
5 王海峰;李阳;赵丽萍;王增林;张建;包木太;;稠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与菌群构建[J];环境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6 苏莹;陈莉;刘兆普;;一株海洋石油降解菌的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7 夏星辉,周劲松,余晖,杨志峰;黄河水体石油类污染物生物降解模拟实验研究[J];环境科学;2004年01期
8 姜,
本文编号:2705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058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