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北黄海盆地前中生界基底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3 20:01
【摘要】: 北黄海盆地位于北黄海中央部位,在大地构造上,属中朝地台的东延部分,是发育在胶辽隆起上的中生代、新生代叠合盆地。 近年来的勘探活动证实北黄海盆地中生代地层具有良好的油气前景。前中生界基底对上部中、新生代沉积盖层具有控制作用,通过对研究区前中生界基底特征开展研究,可以为查明盆地中、新生代沉积盖层的分布状况提供重要参考,为该区的油气评价和勘探开发提供石油地质依据。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收集到的研究区及邻区地质、岩石物性、重力、磁力、地震及钻井资料为依据,综合应用地质与各种地球物理方法结合、点(钻井)线(地震)面(重磁场)结合、正反演结合等研究方法,对研究区前中生界基底的埋深、起伏、岩性和岩浆活动进行综合研究,取得如下几点新认识: (1)北黄海盆地前中生界基底由太古界-元古界鞍山群、辽河群、胶东群和粉子山群变质岩系以及浅变质的震旦系、碳酸盐岩建造为主的下古生界和碎屑岩建造为主的上古生界组成; (2)由重力资料反演所得的研究区前中生界基底埋深起伏较大,介于1500~5500m,其展布状态与地震解释的前中生界基底顶面基本吻合; (3)由磁力资料反演所得的磁性基底埋深介于1000~7500m,总体看来具有东深西浅和南北浅、中部深的特征,其展布状态与地震解释的前中生界顶面具相似性; (4)前中生界基底与上覆沉积盖层多处呈现明显的不整合接触,层速度≥5000m/s的等层速度面基本反映了前中生界基底顶面埋深,其展布状态大致与地震解释的前中生界顶面基本相符; (5)北黄海盆地断裂非常发育,切割前中生界基底的断裂的优势走向为NE向和NW向,控制了北黄海盆地内次级构造的分布格局; (6)虽然北黄海周边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岩浆活动比较强烈,但是研究区岩浆活动不甚发育,对盆地内油气的生成和保存有利。
【图文】:

统计图,中国石油,进口量,统计图


油气资源是 21 世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石油供应与国家安全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的油气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我国虽居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但是 1993 年起,我国已连续 13 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石油进口量急剧上升(如图 0-1),2000 年进口原油 7000 万吨,2005 年原油净进口达到 1.36 亿吨,,进口依存度大于 43%。能源短缺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为了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我国急需开辟找油新地区、新层位,寻找新的油气田。北黄海盆地是我国目前在近海海域未取得油气勘探突破的盆地之一。我国在北黄海盆地的油气勘探和研究程度比较低,致使对该区的构造格架、地层分布、次级构造带的划分及评价、圈闭的展布规律及有利勘探目标等均不确定,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在该区的油气勘探开发。

构造图,古近系,底界,构造图


图 0-2 北黄海盆地古近系底界构造图[1]随着朝鲜在中生代地层获得工业性油气流,为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与国民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在该海区给予高度重视并加大投入,开展了一系列查和研究工作,对北黄海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2000 年,在北黄海海域 123°00′~124°00′E 划界敏感区进行油气资源评价北黄海海域部署并进行了多道地震勘查,共完成多道地震调查剖面 10 条,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P738;P7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振兴,张训华,薛荣俊;北黄海盆地区域地质特征[J];海洋地质动态;2004年02期

2 蔡峰;北黄海盆地中新生代地层特征[J];海洋地质动态;1997年01期

3 蔡峰;北黄海盆地中新生代沉积环境及特征[J];海洋地质动态;1997年08期

4 蔡峰;北黄海盆地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分析[J];海洋地质动态;1998年04期

5 肖国林,孙长虹,郑浚茂;北黄海盆地东部前中生界基底特征[J];现代地质;2005年02期

6 龚建明,温珍河,陈建文,戴春山;北黄海盆地中生代地层的地质特征和油气潜力(英文)[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0年02期

7 吴琳,许红,何将启,蔡乾忠,孙和清,李刚,闫桂京,杨胜雄;北黄海盆地与朝鲜安州盆地和中国胶莱盆地的对比[J];海洋地质动态;2004年08期

8 田振兴;张训华;肖国林;孟祥君;;北黄海盆地北缘断裂带及其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年02期

9 李文勇;王后金;白志琳;王嘹亮;陈玲;黄家坚;;北黄海盆地构造几何学研究新进展[J];南海地质研究;2005年00期

10 李文勇;李东旭;王后金;;北黄海盆地构造几何学研究新进展[J];地质力学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丽莉;郝天珧;黄晓霞;黄松;秦静欣;涂广红;赵百民;;北黄海盆地烃渗漏蚀变带“磁亮点”的识别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王衍棠;王立飞;曾祥辉;金华峰;;南黄海盆地和北黄海盆地地震速度初步分析——以HHQY05-1测线为例[A];海洋地质、矿产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陈才顺;;浅谈海事对海上钻井平台的监管[A];2010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珊珊;李日辉;杨慧良;;大连附近海域新近纪以来地层沉积特征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宋鹏;北黄海盆地前中生界基底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田振兴;北黄海盆地断裂特征及其深部构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成海燕;北黄海及其周边盆地烃源岩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11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11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4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