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溢油对海洋生态污损的评估及指标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8 12:56
【摘要】: 在我国以往的溢油事故处理中,人们大都关注的是直接的环境损失,包括事故调查费用、清污费用、财产损失及渔业资源的损失等,但对更为巨大的海洋生态价值损失研究未有广泛开展。基于目前海洋溢油环境损害评估索赔不充分的现实,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的溢油生态污损评估程序和评估量化指标体系,以期使海洋环境损害能够得到较为充分的赔偿。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有:(1)分析溢油对海洋环境损害大小的决定因素,对油污生态污损项目进行归类分析,并从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将溢油对海洋环境的生态损害分为对海洋资源价值和海洋生态功能价值的损害。(2)结合实践,并借鉴国内外成熟的海洋生态价值理论和计算方法,建立一套溢油对海洋生态污损的评估程序,分模块详细介绍其5个子模块的主要内容。(3)建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量化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3类13个指标。(4)本文还首次将条件价值法用于海洋生态保护区等敏感目标非利用价值的评估过程,设计了投标博弈法的实施方案。(5)将所建的评估程序应用于“塔斯曼海”轮溢油事故,根据本事故的特征,建立“塔斯曼海”轮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指标体系,所得成果如下:①采用市场价值法估算天然渔业资源、捕捞业等直接利用价值的损失,采用Costanza等人关于河口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平均公益价值的研究成果估算海洋干扰调节、生物控制、文化价值、营养循环等间接利用价值的损失,采用影子工程法、生物修复法等恢复费用法估算海洋生境价值的损失;②在海洋生态价值损害约1.824亿元的总损失值中,间接利用价值损失约占总损失值的98.03%,直接利用价值损失却仅占1.97%,可见溢油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损害更大;③在间接利用价值损失中,生境价值损失占总间接利用价值损失的61.06%,干扰调节价值损失约占1.01%,营养循环约占37.73%,生物控制约占0.14%,文化价值约占0.05%,可见,河口湾生态系统生境价值损失较之其他生态系统功能的价值损失更为巨大,营养循环价值损失次之。 通过本文生态污损评估体系的探讨研究和实例计算结果的分析可见,溢油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损害更大,我们在实践中要牢固树立海洋有价的观念,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X55
【图文】:

示意图,风化过程,油膜,示意图


图 3-1 海上油膜风化过程示意图图 3-2 油溢出后随时间演变过程.3.2 溢油风化后的存在形式经过上述一系列的风化过程后,石油在海洋环境中存在 3 种形式:

演变过程,分散态,风化过程,溢油


- 23 -图 3-2 油溢出后随时间演变过程2 溢油风化后的存在形式经过上述一系列的风化过程后,石油在海洋环境中存在 3 种形式:漂浮在海面的油膜;溶解分散态,包括溶解和乳化状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峰;;论房地产损害评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5期

2 龚雅莉;;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资产化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25期

3 邰京伟;;基于监测的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体系的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4 尹新哲;杨红;;耦合产业系统中资源与污染的结构性动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7期

5 刘志;;论我国水资源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完善[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太顺;赵建军;;工程的环境价值与人文价值[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刘金平;张幼蒂;王明明;樊华民;刘义德;蒋清伟;;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价值[A];当代矿山地质地球物理新进展[C];2004年

3 闫立宏;岳帅伯;;贸易环境损害国际赔偿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鄢斌;崔然;;政府环境危险行为的责任性质及其承担——以福岛核泄漏事故排污行为为线索[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5 刘年丰;宋宗泽;刘宝珠;罗巍;唐汉春;;湖泊资源环境价值量化方法及可持续利用判据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朱清;;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构建[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7 刘芳;杨海霞;;比较法视角下中国的生态损害责任——从国外的生态损害补偿谈起[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8 那力;孙丽伟;;从Amoco Cadiz案看环境损害赔偿问题[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9 张荣斌;王晓杰;宋东升;;浅析绿色GDP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10 刘长兴;;环境损害的概念[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蔡若愚;向海洋要能源 兼收环境价值[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2 ;如何正确核算环境价值[N];民营经济报;2009年

3 曾涛;能源开发环境价值优先[N];中国能源报;2009年

4 宋宇;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迈向制度化[N];中国环境报;2011年

5 中国环境报记者 屈遐;佛山提升城市环境价值[N];中国环境报;2009年

6 中意合作《环境污染事故损失核定技术与鉴定机制》项目培训团;学习意大利经验 建立环境损害评估体系[N];中国环境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马英珍;光热和环境价值的回馈[N];吐鲁番报(汉);2009年

8 本报记者 梅青;“环境价值核算”难题亟待攻克[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9 张黎;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心成立[N];中国环境报;2006年

10 李禾;全国性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心成立[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巍;环境价值论[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李磊;环境资源价值的价格策略[D];天津大学;2004年

3 裴辉儒;资源环境价值评估与核算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雷莹;森林公园的环境承载力评估和环境价值计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陶卫东;论中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郎璞玫;新疆阜康地区森林资源与环境的空间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3年

7 梅宏;生态损害预防的法理[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那力;国际环境法的新理念与国际法的新发展[D];吉林大学;2007年

9 陈广娟;中国发电产业节能降耗的优化模型与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10 高益民;海洋环境保护若干基本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超;基于环境价值的节能发电调度环境影响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2 佘渝娟;住宅产品环境价值的会计学计量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 张艳;论环境损害的民事责任[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柯锐;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5 张学京;论破坏自然环境应承担的法律责任[D];福州大学;2006年

6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静芝;跨界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8 刘广月;论跨界环境损害责任认定及赔偿[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宋雅楠;基于成本预测和环境价值的SWHP经济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丽杰;论污染造成海洋环境损害的国家求偿[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19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19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8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