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白令海峡南北两翼海盆晚第四纪沉积对比研究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0-06-27 20:54
【摘要】:白令海峡周边的北极与亚北极海域是了解现代和过去北极变化的关键地区。本论文以白令海峡北侧楚科奇海盆的M01孔和南侧白令海盆的BR02孔为研究对象,初步对比探讨了白令海峡南北两翼海盆的古海洋学特征特别是晚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极区与亚极区海冰(冰盖)和海流的演变信息与关联。通过对M01孔和BR02孔沉积物中颜色、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学旋回的对比研究,获得如下几点结论: (1)M01孔沉积物颜色的韵律变化明显,大致可划分出3个褐色层(B1~B3)和2个灰色层(G1~G2);褐色层与间冰期(MIS1期、MIS5期和MIS7期)相对应,灰色层与冰期(MIS2期~MIS4期、MIS6期)相对应。在中全新世、MIS5.1、MIS5.3、MIS5.33、MIS7.1、MIS7.3等大暖期到来之前,曾出现多个冰筏碎屑事件。在MIS2期~MIS4期(末次冰期)和MIS6期,楚科奇海盆一带可能为巨厚的海冰所覆盖,相应沉积物中冰筏碎屑含量少。 (2)BR02孔比较完整地记录了MIS2期和MIS3期的多个冰筏碎屑事件,包括H0、AL1、AL2、AL3、AL4、H4和H5等。MIS2期和MIS3期白令海盆频繁的冰筏碎屑事件说明,白令海盆在末次冰期位处北半球冰盖的南缘特别是劳伦冰盖的西南缘,每一次千年时间尺度的冷暖波动均可能引发冰筏碎屑事件,冰筏碎屑事件集中发生在冰消期及冷暖转换期。 (3)MIS1期、MIS5期和MIS7期,楚科奇海盆及海台区为季节性海冰所覆盖,太平洋水、大西洋水和携带冰筏碎屑的波弗特涡流活动加强,咸水和淡水的层化现象弱,底层水含氧量高,该时期形成的沉积物呈褐色或黄褐色,含较多的冰筏碎屑,富Mn、Co、Ni、Cu,有机质含量较高,浮游有孔虫等生物遗壳较多,同时来自北太平洋富火山物质源区的富Na矿物增加。 (4)白令海盆BR02孔上部17~21cm段出现Mn和Ba的富集,说明在全新世大暖期,随着白令海峡通道的开通和进入北冰洋水量的增加,白令海环流加强,水体层化减弱,海盆底层水的含氧状况明显改善,同时硅质生物生产力亦显著升高。
【学位授予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73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业;;苏美跨国公园将问世[J];世界知识;1990年09期

2 高生泉;陈建芳;李宏亮;刘子琳;卢勇;张海生;;2008年夏季白令海营养盐的分布及其结构状况[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1年02期

3 王晓宇;赵进平;;北白令海夏季冷水团的分布及其年际变化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1年02期

4 王金宝;;21世纪的十大奇迹[J];科学之友;1994年04期

5 刘子琳;陈建芳;刘艳岚;高生泉;李宏亮;张海生;;2008年夏季白令海粒度分级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1年03期

6 陈淳;;圣劳伦斯岛——白令海峡探古[J];化石;1984年03期

7 佚名;;造一个大海 再造一个岛屿——猜猜新世纪十大科技奇迹[J];大科技;2000年05期

8 唐森;21世纪将实现的十大奇观[J];内江科技;1999年05期

9 卢冰;张海生;武光海;周怀阳;陈荣华;朱纯;姚龙奎;王自磐;;楚科奇海和白令海沉积地层中甾醇的物源组成及其周边气候效应[J];极地研究;2005年03期

10 王奎;陈建芳;金海燕;金明明;李宏亮;张海生;;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表层沉积物中的氨基酸[J];沉积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起祥;;黄海晚第四纪沉积作用的概念模式[A];海洋地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2 王开发;支崇远;陶明华;;东海南部陆缘晚第四纪沉积硅藻与古环境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刘子琳;陈建芳;陈忠元;张涛;张海生;;白令海夏季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分布[A];中国海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董艺辛;刘春莲;杨小强;陈亮;严伟术;庄畅;;珠江三角洲微体生物群的环境意义[A];海洋地质、矿产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李艳丽;林春明;于建国;陈海云;路天明;漆滨汶;;EH4电磁成像系统在杭州湾地区晚第四纪地层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张玉兰;贾丽;;东海北部陆缘地区晚第四纪沉积孢粉与古环境研究[A];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唐寰澄;;世界跨海工程规划概况[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6年

8 徐世澄;;亚洲与拉美的关系:回顾和展望[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17届年会暨“纪念拉美独立2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9 孟妙志;王仲文;;一次春季寒潮天气浅析[A];陕西省气象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学波;张景发;唐荣余;王恩福;张国宏;陈旭庚;李金森;;中国及外围地区莫霍面深度分布图(1/1500万)及说明书[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浩;真要凿“白令海峡隧道”?能赚钱吗?[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2 王学俭;俄拟建世界最长海底隧道[N];中国矿业报;2007年

3 张金艳;泳者不再孤独[N];人民日报;2007年

4 记者 李茜;新思维“心”服务[N];上海金融报;2009年

5 木 子;工程大突破[N];大众科技报;2003年

6 肖灵;亚洲?大洋洲?美洲人祖先来自何处[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丁海霞;植物世界:妙不可言[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8 俐颖;上半年俄罗斯渔获量较上年增长[N];中国渔业报;2010年

9 记者  刘志良;美洲豹崇拜——人类童年的精神世界[N];金融时报;2006年

10 肖岩;香味动物濒临绝迹[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娜;北冰洋、白令海、南海南部海域氟氯烃分布特征及其水团示踪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仇建东;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晚第四纪沉积地层结构与沉积环境演化[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毅;白令海峡南北两翼海盆晚第四纪沉积对比研究及其古海洋学意义[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2年

2 孙恒;夏季白令海和西北冰洋二氧化碳体系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09年

3 胡宪敏;太平洋入流对北极海冰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王蕴;白令海、楚科奇海及加拿大海盆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和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D];厦门大学;2009年

5 郁慧福;北冰洋西部地区沉积物中碳酸盐的分布特征及其古海洋学意义分析[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08年

6 张可;潜浮式索张桥的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宫勋;利用NAOSIM模式模拟末次盛冰期北冰洋水文及海冰变化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宋亚娟;北太平洋海雾发生频率的气候学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32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32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2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