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胶州湾岸线变化对动力环境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28 11:13
【摘要】:本文基于FVCOM数值模型,对1966、1986、2000和2008年的海湾水动力环境包括纳潮量、潮位、潮流以及水交换能力进行数值模拟,并加以比较,得出随着胶州湾岸线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胶州湾海湾动力环境变化的历史规律。 论文基于FVCOM数值模型,开边界选取M 2、S 2、N 2、O1、K 1和P1六个主要分潮预报水位驱动。近40年来,由于岸线的自然演化及人类活动(围填海)导致了整个胶州湾的岸线、水深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海域面积不断减小,数值模拟显示,2008年胶州湾的纳潮量较1966年已经减小了6.5%;湾内M2分潮的振幅较之1966年减小约3cm,其迟角较之增大了约30°;湾内的潮流流速特别是位于湾口附近2008年比1966年有明显的减小,胶州湾湾口处的u向平均流速从1966年的1.5m/s减小至现在的0.7m/s,v向的平均流速自1.0m/s减小至目前的0.5m/s。此外,湾内的各个流涡结构的强度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减弱,其中变化最为显著的是位于沧口水道两侧的顺时针流涡,这种变化与围填海造成的纳潮量与潮流强度的减小密切相关。从1966年至2008年,胶州湾整体的水交换率逐渐减小, 30天水交换率减弱了7.5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X55
【图文】:

胶州湾,地理位置


图 1-1 胶州湾地理位置1.4 海洋水文特征胶州湾的潮汐属于正规半日潮,潮差一般为 2.0-3.0m。大潮差为 2.9m,口向湾顶呈递增的规律,最大潮差为 4.89m。胶州湾的潮流运动形式为往复流,潮流方向基本与等深线方向一致。湾西向流为主,进入湾口后主要流向逐渐转为南北向,过团岛和黄岛后主为南北向。胶州湾的波浪,一般来源于黄海产生的波浪,以涌浪形式传到湾内,二地产生的风浪。2 胶州湾研究现状

地形图,粘性层,主渠道,边界相


图 2-1 参考水深(H),海面水位(ζ )和地形高度(hB)的定义其中 Dmin是在底部指定的粘性层的厚度,hB是与河流的主渠道边界相连的地形高度(图 5-2), ijk , , 是用来确定一个三角形单元的三个节点的整数。当某一三角形单元干出时,这个三角形的质心处的速度被定义成零并且在三角形的三条边界上没有通量。这个三角形单元就会从通量计算中被移除。例如,FVCOM 中连续性方程的积分形式写为:∫∫ ∫∫ = ∫ + = lNTCE TCEdxdyDdlyvDxuDdxdytvζ()(2.110)其中 u和 v是垂向平均速度的 x 和 y 分量。在干湿点系统中,在计算中只考虑湿的三角形,因为干三角形的边界通量是零,这保证了体积的守恒。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官志鑫;铁山湾海域潮流及风浪数值模拟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32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32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4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