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1979-2017年北极航道冰情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8 18:47
【摘要】:北极航道是连接欧亚北美三大经济区最短的航道,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和战略意义。我国是重要的海运贸易国,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将极大的降低运输成本。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海洋强国建设,将经略极地、建设极地强国作为海洋强国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并将北极航道定义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冰上丝绸之路”。北极航道和其他暖水航道最大的差别就是海冰的存在,因此北极航道海域的冰情变化研究对航道的开通有重要意义。利用1979-2017年美国雪冰中心sea ice index海冰密集度产品和欧空局CryoSat-2海冰厚度产品评估了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海域海冰范围、面积和平均海冰厚度的变化趋势。在VOS舰船数据库提取的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通航路径的基础上,借助高分辨率的AMSR-E/2海冰密集度产品,以30%密集度作为通航阈值判断了航道全线通航初日、终日以及通航时长,并结合SMOS薄冰区的海冰厚度进一步讨论了咽喉航段的融冰细节特征。量化了北极海冰密集度30%等值线的变化趋势,为穿极航道开通的可能性提供了依据,探讨了气候环境因素对北极航道的影响。1979-2017年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海域海冰范围和面积均呈周期性变化,东北航道2005年以后振幅增大,西北航道2007年后振幅增大,1-4月为高值期,7-10月为低值期。海冰范围和面积均呈减小趋势,东北航道海域减小速率大于西北航道。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海域海冰范围最小值均出现在2012年,东北航道的次小值为2007年,西北航道为2016年。然而2016年西北航道海域海冰面积小于2012年,这和海冰密集度的持续降低密切相关。东北航道西部的巴伦支海和挪威海航段几乎全年可通航,北地群岛附近冰情最为复杂,可通航性最差,是影响航道通航的关键,近10年来也显著改善,其中维利基茨基海峡在北地群岛附近各海峡中通航性最好。德朗海峡以西的东西伯利亚海域在2000年以前仅个别年份可通航且需靠近大陆航行,2000年以后明显好转,可通航海域向高纬延伸。西北航道北路巴芬湾航段通航时间较长,阿蒙森湾以西的航段受冰覆盖的影响也较小,且可通航海域逐渐向高纬延伸,巴罗海峡到麦克卢尔海峡之间的航段经常出现冰障,近些年冰障的位置有西移的趋势。航道全线开通时间的年际变化较大,不仅和航道相关海域海冰面积的变化有关,而且还受海冰运动模式的影响,例如2007年东北航道海域海冰面积较小,但夏季拉普捷夫海强劲的西北风,促使海冰靠岸运动,造成泰梅尔半岛北部海冰拥堵,北地群岛附近海峡通航困难。但总体上,东北航道全线开通初日以0.85天/年的速率提前,通航终日以0.73天/年的速率推后。近10年来,东北航道的可通航性明显增强,通航初日的波动较大,最早在7月底,最晚到8月底开通,而通航终日相对较稳定,一般在10月上旬或中旬,如若考虑海冰厚度小于30cm时,航道仍可通航,那么东北航道的通航终日可能延续到10低或11月初。西北航道南路的可通航性明显优于北路,北路的可通航年份较少,其中以2010-2012年的可通航性最佳,全线开通时间达50多天,通航初日提前的速率远大于通航终日推后的速率,分别为0.9天/年和0.25天/年。南路在2003、2004和2005年未开通,2014年仅16天可通航,其余年份的可通航天数少则30-40天,多则60-70天。南路弗瑞赫克拉海峡较早开通,但易反复冰塞,在拉森海峡到毛德皇后湾的航段中,绕过威廉王岛,沿詹姆斯罗斯湾-雷伊海峡-辛普森海峡的航线冰情相比维多利亚海峡的冰情更轻,更有利于通航。北极每年海冰面积最小日出现在9月上旬或中旬。最小海冰面积和平均密集度持续刷新,2016年最小海冰面积虽略大于2012年,但平均海冰密集度却比2012年小6.8%。1979-2017年夏季密集度30%等值线不断退缩,以8月和9月退缩速率最快,分别为-12.8km/yr.和-11.9km/yr.,若以此速率退缩,那么将在不足40年的时间里,8月和9月北纬85°以南的海域将可通航,通航路线和穿极航道极为接近。北极海冰面积的变化和海表面温度异常、海表面风场以及气压密切相关。温度的上升,促进了海冰的融化,并且与气压共同影响了风场的变化,海冰在风场的驱动下发生辐合和辐散运动,海冰的分布对航道的通航有重要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731.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玮;;有这样一位环保局长——速写大连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海冰[J];中国生态文明;2017年05期

2 罗成喜;张大勇;王国军;于哲敏;娄春娟;岳前进;;渤海湾海冰压缩强度测试研究[J];中国海洋平台;2016年05期

3 季青;庞小平;许苏清;赵羲;刘清全;石中玉;;极地海冰厚度探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极地研究;2016年04期

4 殷俊俊;冯正平;刘乐乐;沈权;;极地海冰环境分析[J];船舶;2017年02期

5 任政委;查恩来;龙慧;刘文增;;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探地雷达海冰探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7年02期

6 张文奇;张胜茂;樊伟;胡勇;巩彩兰;;南极磷虾探捕区独立海冰提取[J];遥感信息;2017年03期

7 颜钰;邵冬冬;许映军;顾卫;;海冰运动研究进展综述[J];海洋预报;2017年03期

8 刘煜;吴辉碇;;第1讲 渤、黄海的海冰[J];海洋预报;2017年03期

9 刘煜;吴辉碇;;第2讲 海冰动力学[J];海洋预报;2017年05期

10 leithian;;海冰,来年再见啦![J];海洋世界;201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璇;任妙春;周须文;常志坤;;河北省沿海海冰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气象要素指标分析[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5 谢义炳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2 石立坚;王其茂;邹斌;曾韬;施英妮;;基于辐射计海冰密集度数据的北极区域海冰变化规律分析[A];“一带一路”战略与海洋科技创新——中国海洋学会2015年学术论文集[C];2015年

3 康钊菁;叶松;王晓蕾;李军;刘凤;;海冰厚度测量技术进展[A];“一带一路”战略与海洋科技创新——中国海洋学会2015年学术论文集[C];2015年

4 药蕾;苏洁;;渤海海冰的大气影响因子[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6年

5 吴辉碇;;海冰动力学过程的数值模拟[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6 郭井学;李鑫;席颖;李丙瑞;;雷达技术在极地海冰厚度探测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彦青;苏洁;汪洋;郭晓葭;翟梦茜;;渤海海冰距离侯平均时间序列构建与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8 孙波;何茂兵;康建成;温家洪;李院生;;探地雷达对北冰洋海冰的探测与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周琳琳;康建成;益建芳;张小伟;;被动微波遥感与南极海冰[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周凯;;基于机载多传感器系统的海冰航空遥测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崔鲸涛 胡丽茹;拉响海冰蓝色警报[N];中国海洋报;2018年

2 记者 张梦然;海冰已成塑料微粒临时“储存库”[N];科技日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崔国辉;堪忧:北极气温频繁骤升[N];中国气象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董姝楠;千里迢迢探海冰[N];中国海洋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杨安丽 通讯员 任弘道;大连 一切都是为了碧水蓝天[N];中国环境报;2017年

6 记者 房琳琳;北极变暖速度为其他地区两倍[N];科技日报;2017年

7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N];中国海洋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郭静原;航海遥感:开启海天观测“第三眼”[N];经济日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游雪晴;北方的那片冰与海,与我们息息相关[N];科技日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吴琼;菁冰连:海冰之上舞青春[N];中国海洋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培;导管架海洋平台与海冰相互作用及结构优化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2 韩正兵;东南极普里兹湾“生物泵”及其对海冰变化的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

3 王安良;基于强度试验和立体监测的海冰离散元模型及工程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4 纪永刚;基于微波图像的辽东湾海冰典型要素信息提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5 王刚;中小尺度海冰动力学的粘弹—塑性本构模型及SPH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卢鹏;基于图像分析的海冰几何参数和拖曳系数参数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郭井学;基于电磁感应理论的极地海冰厚度探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张树刚;海冰密集度反演以及北极中央区海冰和融池变化物理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王瑞学;海冰动力学数值模拟及波浪与海冰相互作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春花;海冰在潮汐和波浪作用下的断裂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校熠;基于CrvoSat-2的海冰厚度反演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2 王蔓蔓;1979-2017年北极航道冰情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3 庞海洋;近50年来渤海海冰时空变化与气候因子关系研究[D];鲁东大学;2018年

4 刘涛;基于模糊事故树的海冰事故防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

5 卢巍;海冰弯曲破坏的近场动力学数值计算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6 肖王星;东北亚海冰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7年

7 贾丽莉;2003-2013年北极圈海冰时空变化研究[D];鲁东大学;2015年

8 任朝辉;基于决策树算法的遥感影像海冰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D];青岛大学;2012年

9 刘宗勋;立体监测的海冰图像处理与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靳卫卫;海冰智能视频监视系统设计及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33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33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7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