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面向水下原位探测的光谱图像采集与数据处理

发布时间:2020-06-30 14:33
【摘要】:发展海洋原位化学传感技术,实现对水下目标化学成分的原位探测,对海洋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以及海洋环境监测、资源开发利用等都有重要意义。与电化学传感器相比,新兴的基于光谱学原理的化学传感器具有多成分同时探测、快速、非接触等优点,是目前水下原位探测技术研究的热点。然而将光谱技术应用于水下原位化学成分探测首先需要攻克两方面的关键技术:一是适用于水下的宽范围、高光谱分辨率的光谱探测技术,二是现场光谱数据的自动实时处理方法。本文即围绕这两方面内容开展研究工作。 为解决宽范围、高光谱分辨率的时间分辨光谱采集问题,构建了以折叠光栅光谱仪和带有内部数字延迟产生器的ICCD相机为核心的光谱图像采集系统,并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借助ICCD相机的SDK实现了时间分辨光栅衍射图像的采集。在从光谱图像到光谱的处理过程中,从9块子光栅衍射图像中各取单行像素,以多项式拟合方法实现分段光谱的波长校准;通过对9个光谱段的截取、拼接获得了300-700nm范围的全谱谱线。测试证明系统像素波长分辨能力可达0.054nm/pixel,波长准确度达0.1nm。 针对折叠光栅光谱仪制作工艺导致的光栅衍射图像变形问题提出了软件校正方法。对每块子光栅衍射图像经过图像校正、一维中值滤波、像素合并三个步骤的处理,可在保证光谱分辨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光谱信噪比约6倍。在上述工作基础上,以开发的系统进行了溶液中Raman/LIBS联合探测实验,同时获得了硫酸根、硝酸根的拉曼信号和钠离子的LIBS信号,验证了以该系统进行水中原位光谱探测应用的可行性。 针对水下光谱探测中实时分析、长期监控等应用需求,提出了以自动寻峰为核心,以定标曲线进行成分分析的光谱数据自动处理方法。在该方法中,寻峰是进行光谱自动分析的首要和关键环节。论文从弱峰和重叠峰识别能力、对噪声敏感程度、背景和趋势影响、计算机自动化处理等方面考虑,选择以对称零面积变换方法作为自动寻峰方法。针对重叠峰中峰参数难以准确提取的问题,以对称零面积变换寻峰法获得重叠峰的初步参数,以L-M算法进行拟合优化,提高了峰参数的提取准确度。在自动滤波方法方面,则对小波阈值滤波方法和EMD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以论文中提出的光谱数据自动处理方法对DOCARS系统获得的海试光谱数据进行了反演分析,获得了理想的结果。 最后,在总结完成的工作的基础上,论文从海水原位探测应用角度提出了进一步工作的设想,包括波长的自动校准、海水环境中的强度标定和光谱自动分析的深入研究等。同时针对联合探测实验中发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716;TP391.41
【图文】:

框图,时间分辨光谱,系统总体结构,框图


面向水下原位探测的光谱图像采集与数据处理 / BYF, 2013算机、ICCD 相机和电源模块组成,这是论文研究的重点。由折叠光栅的色散成像系统对光谱探测范围和波长分辨率等性能指标有重要影响,要讨论的光栅衍射图像处理方法有紧密联系。因此,下文中在对时间分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介绍前也对折叠光栅光谱仪予以简单介绍,其详细情附录 A。

相机,内部结构,实物,侧视图


图 3-2 折叠光栅光谱仪内部结构图片(a)和折叠光栅实物放大图(b)3.1.2 光谱图像记录系统—ICCD 相机为满足对微弱信号探测和对光谱时间分辨功能的要求,选用Andor公司带有内部数字延迟产生器的ICCD相机iStar734-18F(如图3-3(a))作为折叠光栅时间分辨衍射图像采集的设备。ICCD的内部结构如图3-3(b)所示[131]。放大图折叠光栅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鞠挥,吴一辉;微型光谱仪的发展[J];微纳电子技术;2003年01期

2 许宝杰;张建民;徐小力;李建伟;;抑制EMD端点效应方法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潘泉;孟晋丽;张磊;程咏梅;张洪才;;小波滤波方法及应用[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01期

4 胡耀垓;张晓星;赵正予;冯波;;光谱重叠峰的曲线拟合解析策略与实现[J];重庆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5 缪华键,胡上序;一阶和二阶导数相综合的色谱峰检测法[J];分析化学;1994年03期

6 成忠,陈德钊,吴晓华,叶子青;自适应模糊偏最小二乘方法在药物构效关系建模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05年07期

7 吕剑峰;戴连奎;;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改进算法及其在光谱定量分析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07年03期

8 张国文;潘军辉;王福民;阙青民;;主成分回归用于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6种食品添加剂[J];分析试验室;2007年07期

9 刘国金;曾孝平;田逢春;刘刈;;基于小世界模型和图论的图像去噪[J];光电子.激光;2010年01期

10 毕云峰;亓夫军;郑荣儿;;一种提高折叠光栅光谱仪信噪比的新方法[J];光电子.激光;201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颖;LIBS在金属元素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帅;拉曼光谱预处理及多组分分析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陈柳;拉曼光谱系统设计及基于遗传算法的光谱数据分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354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354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a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